(筆者按:原文刊於《時代論壇》網站,本文是經過修飾的版本。)
意識形態治國的千年國度
從《冰點》事件談起
我國政府對新聞自由的箝制,最近再度成為傳媒報導的焦點,在本年的一月廿四日,《中國青年報》宣布停止出版其《冰點》週刊1,為本該喜氣洋洋的春節帶來一片死寂的氣氛。
根據報導,《冰點》敢言的作風,早已令政府感到不滿2。在今年一月十一日,袁偉時教授在《冰點》刊登〈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批評中學歷史教科書不尊重史實,令中國的青少年「吃狼奶長大」3。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批評〈現〉文才是歪曲史實、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並藉此令《冰點》停刊整頓4。
新聞自由備受壓制,在我國早已不算是甚麼新聞。我們或可將此事看為一個別事件,然後痛斥當局卑鄙無良。可是關注我國發展的朋友,卻不得不問一個問題:為甚麼像《冰點》事件這類的悲劇,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神州大地上發生?是不是有一些結構性因素,令我國難以走出禁制言論的鐵籠?
意識形態與傳統中國
也許,這與我國看重意識形態的千年傳統,不無關係。
如何令國民團結一致,乃是古今中外的領導人均要面對的治國難題5。在資訊及管理技術均不發達的古代,領導人會採用簡接管治的方法減輕管理的成本6。這難題卻突顯了我國文化早熟的一面:在秦代我國已經實行郡縣制,成為了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7。
究竟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做到的呢?事實上,我國的統一在初期並不成功。秦歷時十五年而亡,到了漢初部分偏遠地區亦重新實行了封建制度8。漢朝在後來之所以可以再次行使中央集權,乃是意識形態的功勞。孔子奠基的儒家學說,強調從個人道德教化作為建立社會秩序的手段9。他們透過將民間倫理理論化10,最終在漢武帝期間成為中國的國家意識型態11。這套意識形態的精要,在於「內聖外王」的理想,在於將政治與道德合而為一。君王被期望成為一有道德的聖王,從而令他可以作眾人的師長及領袖12。而孔子所提出「正名」觀念,在此發揮了作用:所謂「正名」乃是指人的義務與其地位不可分割,君主有君主的義務,臣民有臣民的義務13。而不論君主是好是壞,臣民也有義務盡忠。
知識分子在這制度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與政權及權貴建立了共生關係14。他們不單是政府官員的來源,也教育及指導大眾,提供人生價值的規範15。在某程度上,知識分子是國家意識形態的執行者,亦是官民之間的橋樑,而政府的角色,主要是對臣民作道德領導,對社會事務只會作低度的參與16。
直到清代,縣官仍然是我國政府最低層的官員。一位縣官需要管近廿萬人口17,在古代的標準看,這已是一個小國的規模。地區的基層管理,必需仰賴如保甲制度這類由居民自我約束的制度18。地區上的知識分子,即士紳階級,成為了地方官與鄉民之間的中間人。他們為了縣官出謀獻策,亦主導了地區的基礎建設及慈善事業19。除此以外,他們亦設立私塾,一方面支持政府的科舉制度,另一方面則以儒家思想教化鄉民20。而在距中原較遠的華南地區,宗族主導了地區的事務,亦擔當了士紳承擔的角色21。
簡要而言,我國在近幾千年來,在體制上仍然採用簡接管治的方法。可是儒家思想這強而有力的意識形態,加上知識分子的協調作用,令我國能夠成為世界首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
新中國與其國家意識形態
驟眼看來,上文所討論的現象,早已被歷史洪流所淹沒。馬克思主義取代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而新中國亦不再與地區士紳分享權力,而成為了無所不在,無所不管的全能主義國家22。可是,實際上傳統那種國家意識形態陰魂不散。我國仍然未能建立以制度及法律治國的合法型統治(Legal-rational Authority)23,仍舊採用仰賴大眾道德及領導人道德號召力的魅力型統治(Charismatic Authority)24。
在中國共產黨仍與國民黨進行鬥爭之際,已開始將馬克思主義本色化,令其受到儒家價值的影響。在戰禍連年、缺乏學術資源的年代,實際需要令中共以培養道德品格的方式培育黨員25。劉少奇在其膾炙人口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提出階級鬥爭不單要改造社會、也要改造個人26,他引用了孔子及孟子的教導,利用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主義倡導共產主義的理想27。劉氏將馬列主義的知識,轉化為道德理想的模範,使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以倫理為中心的理論28。馬克思主義不再是一種知識,是以堅定純潔的道德理想成為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必需29。而這樣,與道德自省相若的自我批判,成為了中共黨員的必修科。儒家企盼從道德教化改變社會的「內聖外王」理想,在中共以新的面貌、新的語語重新展現30。
在新中國於一九四九年成立後,這道德要求不再只是共產黨員的事,而是對所有人的要求。而知識分子則是這「新倫理運動」的主要目標。毛澤東認為,知識分子是一種可以為新政權利用的力量31,昔日君主如何靠士紳維繫維持「道統」,今日中共也要知識分子捍衛馬列毛的思想。這樣,新中國便於五十年代開展了一連串的思想改造運動,當中又以知識為特別針對的對象,在這一連串的運動中,知識分子需要學習並接受馬列毛的思想,要接受群眾的批判,也要公開進行自我批判。要是在後來的總結報告中,發現其覺悟的程度不及水平,便需重新進行改造32。
這種對意識形態的操控,在新中國的歷史中並不罕見。類似的思想改造在後期的反右運動再次出現33,對後來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亦十分深遠。
新中國與傳統中國社會,都是以國家意識形態治國的國度。縱然新中國採用了馬克思主義,其治國理想與儒家思想有天淵之別,可是它仍舊採納了昔日的治國方式。新中國仍然相信「內聖外王」。認為道德的人可建造更美好的社會,只是道德的定義給改變了。新中國仍對「士紳」有所期望,期望知識分子能服膺於國家意識形態,並為政權而服務。新中國仍然相信,政治領袖也就是道德領袖,不同的,主要是新中國採用了較急進、高壓的手段。
總結
我國政府對思想的控制,至今仍然未成為歷史,在《冰點》事件中,我們看到當局對人的思想、價值觀及意識型態未敢放鬆。縱然思想改造與儒家道德一樣等已成為陳年舊事,可是其陰魂歷久不散。我國政府未能開放言論自由、未能放鬆對新聞的管制,皆因它仍然寄望透過壟斷正統的意識形態,從而掌握權力。
我們應該指摘當局專權,可以指摘掌權者的腐敗,可是,在價值的批判以外,筆者看到了結構性的問題。此等結構問題,更是令人憂心忡忡:我國仍然未能進行有效的合法性統治,仍然要操控意識形態以進行魅力型統治。
可是,魅力型的統治能幫助我國面對現代世界嗎?魅力品質終有平凡化的一天34,道德統治的魅力也是如此。政治要穩定,統治需要改為傳統型(Traditional)或合法型,以解決其接班的問題35。而在現代化的社會,後者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冰點》事件的發生,意味著當權者採用著古老的辦法去回應現代的問題。可是對意識形態的操控,能在資訊發達的當代維持多久?對思想的箝制,能配合當代的知識型經濟嗎36?我國必需改革法制,學習合法型的統治,讓以國家意識型態治國的時代成為過去。
1. 〈冰點遭停刊、斥當局卑鄙〉,《明報》,2006年1月26日
2. 〈冰點評擊時弊展犯禁〉,《明報》,2006年1月26日
3. 袁偉時:〈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冰點周刊》,2006年1月11日
4. 《聞於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錯誤刊發〈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的處理決定》,共青團中央宣傳部,2006年1月24日
5. Hechter, M., Containing Nationali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ess, 2000),p.38-9
6. Ibid, p.40-1
7.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1993),頁39-43
8. 同上,頁51
9.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1989),頁82
10. 同上,頁142
11. 同上,頁147
12. 金耀基:《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頁113
13. 勞思光:《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頁17
14. 正面來說,這些關係令知識分子掌握權力。反面來說,則令他們喪失自主性
15. 《中國文化要義》,頁154
16. 同上,頁163-5
17.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頁50
18. 同上,頁52-3
19. 同上,頁66-7
20. 同上,頁69
21. 同上,頁64-5
22.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頁142-4
23. 合法型統治的定義見於Weber, M.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242-51
24. 同上,頁269-71
25. Fung Ho Yuen著:〈從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探討馬克思主義儒家化(四之二)〉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所(ROUNDTABLE)E-Journal No.22,2004年 11月23日
26.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九三九年在延安馬列學院的講演》(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第一節
27. Fung Ho Yuen著:〈從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探討馬克思主義儒家化(四之一)〉,ROUNDTABLE E-Journal No.21,2004年 11月19日
28. 〈從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探討馬克思主義儒家化(四之二)〉
29.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第四節
30. Fung Ho Yuen著:〈從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探討馬克思主義儒家化(四之三)〉ROUNDTABLE E-Journal No.23,2004年 11月26日
31. 謝泳:〈思想改造運動的起源及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第一節(摘自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網上中國研究論文庫),網址: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2058
32. 同上,第二節
33.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頁671
34. 《經濟與社會(上卷)》,頁274
35. 我國一方面期望「聖王」作為道德典範的魅力型領袖,另一方面卻未能意識到魅力型統治的困局。這式說明了我國歷史為何脫不了治亂興衰的循環
36. 梁文道:〈時代是會變的,春天不遠了〉,《明報》,2006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