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輝
南亞海嘯賑災,香港的人均捐款全球之冠,香港人的愛心無可置疑,但如此發達的城市,想不到竟然還有一百萬人(官方說的)生活在貧窮線下,政府要搞起扶貧來,真有點不可思議。
政府推出所謂扶貧措施,仍然脫不了書生論政的框框,總是崇尚空談,不切實際,有錢不願拿出來,時刻抱著生怕養懶人的觀念不放。學者式的脫貧三步曲︰先要搞好經濟,經濟好轉自然人民富裕;提高人民教育,便有機會出人頭地;加強再培訓,提升技能,協助工人轉業,政府和很多學者都相信這一套是脫貧良方,甚至能解決跨代貧窮。
除了九七年以後這幾年,香港的經濟在過去二三十年不斷發展,大部分香港人的確富裕起來,但窮困家庭始終存在,露宿者沒有減少,籠屋板間房沒有絕蹟,經濟好轉他們未必得益,相反經濟不好他們更是首當其衝被剝削,過去幾年,低收入的低處未算低,高收入的卻見工資上漲,這又是甚麼道理﹖
提高教育,過去十年,大學學位不是倍增嗎﹖副學士學位如雨後春筍,政府每年投放在教育的經費有增無減,為甚麼仍然有這麼多雙失青年,很多窮家小孩連買眼鏡吃漢堡飽的錢都沒有﹖
再培訓計劃成立超過十年,過去已培訓過十多萬失業工人,甚麼行業都培訓過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大有人在,每月的失業人數還有二十多萬,領取綜援的個案有增無減。
一個社會無論有沒有窮人,把經濟搞上去,給人民教育和培訓,是任何一個政府的基本責任,這些措施在過去和現在不是一直在推行嗎﹖為甚麼貧窮仍然那麼嚴重﹖貧窮與失業總是如影隨形,窮人要求很簡單,給我一份工作讓我能養妻活兒就夠了,毋須倚靠綜援,遭人白眼。現在的情況是,僱主根本不願聘請工人,香港工人工資高,十倍內地工人的工資,匯豐渣打和黃不是在盈利下凍薪裁員嗎﹖工資和就業不一定同經濟表現掛。
開門七件事,無錢不行,一天都難過,窮人的需要是直接的,不要來那一套遠在天邊的偉大脫貧藍圖。斗室細小得連讀書寫字的桌椅都沒有,汗流浹背也不敢開風扇,電費加價了。削了綜緩金,只好步行上學,車費實在太貴。中產階級埋怨稅納了不少卻享不到半點福利,政府不應加稅,也不要派錢給窮人。「派錢」這個字眼十分刻薄,有錢人說時心高氣傲,窮人聽來眼淚在心裡流。「反貧窮,反失業」,口號十分漂亮,似乎很久沒有聽到長毛在叫﹖長毛愛搞些無聊小動作,對大局毫無幫助,辜負選民對他的期望。
政府和傳媒不斷地這樣論述︰經濟好轉了!打工仔有望了!經濟真的好轉嗎﹖打工仔有得益嗎﹖
渣打裁員二百,未算震撼,和記裁員七百,社會也只是哼了一聲,罵句無良,聲音又沉寂下來了。大銀行大公司盈利,肥到不曉穿襪,政府不斷派送大利是,打工仔有沒有人工加﹖有的無的。匯豐加1.6%,渣打加2.5%,人工一萬元的才加160至250元,幾千元的加幾十,對盈利數以十億及百億計的銀行集團來說是多麼的慷慨啊!通縮期過去,物價急不及待要升,港燈加價6%,中電取消回扣,地鐵減了優惠,美心快餐早已加價超過一成,加薪幅度根本抵銷不了加費。社會上發生很多事, 都同打工仔,特別是貧苦不眾,息息相關,卻得不到合理回應。電力公司加價涉及幾百萬人,中產階級覺得濕濕碎,基層市民苦上加苦,不見得有基層組織出來大聲疾呼。那個說窮人家庭不善理財才致沒錢買眼鏡的社會福利官員,說出如此狼心狗肺的說話理應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可沒有引起基層組織一點激憤!一般人找工作不易,傷殘人士的命運更堪坷,更難脫貧,長期失業、綜援被削、醫療費用自付,平機會成立已久,政治風波不斷,議員樂此不疲,對這些弱勢社群的就業並不關注,有那些工會曾為他們出頭﹖或許他們的選票微不足道吧。為甚麼政府不帶頭,優先聘用或鼓勵商界聘用他們任職一些毋須走動太多的工作,例如櫃員或隧道收銀員呢﹖給他們一百元津貼算是甚麼﹖
公用事業機構為所欲為,那個「各界監管公用事業聯委會」早已形同虛設,名存實亡,劉千石、李卓人,蔡耀昌,十多年來評來講去,也只是例行式口水一番,講完之後又有甚麼跟進﹖他們有沒有深究﹖劉李在建制之內應有很多權力取得很多數據資料,挑戰這些機構,但他們有沒有善用這個特權,造福市民﹖
工人的困境罄竹難書,工會的人都睡著了。海外傭工十年沒有加過人工,政府要僱主繳交四百元培訓費,可從傭工薪金扣回。她們入稟法院要求推翻,可惜敗訴。本地工會沒有任何回應,工人權益分了彼此﹖
一個菲傭被公務員僱主「人盡其用」,除了服務住家外,還要服侍她父親的家和打掃她投資的兩幢物業,入境處檢控僱主敗訴。這等剝削工人的行為,本地工會又是不聞不問,真個關人甚事﹖大概他們忘記,「今日是她,明天你我也相同」的道理。本地工人失業,工作被非法勞工取代,或由外傭代替,街市賣菜雞的、售貨的、餐廳食店深井燒鵝店都有印傭泰傭菲傭做樓面清潔,舉目皆是,入境處人員視若無睹,工會領袖也視而不見。
外判清潔工人工資低至二千幾元,竟然有這樣滅絕人性的僱主!即使有四五千元也被僱主千方百計巧立名目剝削,剋扣幾百元作為培訓費,清潔工人還要怎麼培訓,這些老闆究竟是甚麼人,或者我們還應否稱他們是人嗎﹖保安員一天工作十二小時,朝八晚八,吃午飯的時間都在崗位上,真正足不出戶。晚上帶著疲憊身軀回家,很可能還要做飯給小黃口,吃的時候恐怕已是夜深。翌晨未亮便要整理早餐,安頓小孩上學,然後上班,這種工作,實在吃人,恐怕世上沒有多少地方像香港還有這種馬克思時代剝削工人的慘況出現,要到何時才結束﹖勞工組織倡議保安三更制,搞了多年斷斷逐逐,雷聲大雨點小,漸漸連雨聲都聽不見了。保安員薪金在倒退,十二小時的工資跟前幾年時八小時的工資已沒有多大差別。工會領袖只顧搞請願做騷,每逢五一、周日假期,肚滿腸肥的尊貴議員工會代表帶領群眾遊行請願,敲打飯碗,吃點豉油撈飯,喊喊口號便收隊,真正「整色整水」。失業的回家繼續失業,徬徨的繼續徬徨。前幾年一個在酒樓洗碗的老婆婆,酒樓結業工資被拖欠,她隨著工會和一班工人去請願,阿婆哭說︰「我無錢交租,點算﹖」聞者淒酸!
喧嘩過後,他們繼續失業,阿婆繼續無錢交租,請不要再把他們舞來舞去為自己撈政治本錢。請願示威,除了令打工仔知道自己的一點權益外,有甚麼用處﹖知多點或許會更痛苦。老闆會理會嗎﹖老闆說︰不要讓我看扁你,你工會有甚麼力量﹖你有甚麼伎倆﹖來來去去喊喊口號,口水一番而已。陳婉嫻在立法會擘頭要求為最低工資立法,商家指出這個話題講了十多年,了無新意,年年講,月月講。去年李卓人講,前年劉千石講,今年陳婉嫻講,但有甚麼實際行動﹖只不過在吹吹水,叫做向打工仔交差,他們真的為打工仔爭取嗎﹖難怪資本家都笑,講得多悶不悶﹖請切切實實為工人做點實事吧!
前兩年,有巴士公司取消司機的颱風津貼,司機按章工作以示抗議,沒有得到幾個工會支持,為甚麼﹖一年有多少次颱風,要支付給司機的津貼只不過很少很少數目,巴士公司都要削減,但對司機來說他們是冒生命危險服務市民,連一丁點的報酬都被奪去,在人浮於事的情況下他們不惜被炒的危險採取工業行動,都沒獲得廣泛支持,真是可憐。不支持的工會陰謀論指,搞事者另有所圖,根本不是為爭取保留津貼。動機如何並不重要,重要是工人的合理福利不應被蠶食,如果一間公司得逞,其他機構相繼倣效,以後員工在颱風日冒險上班將不獲發津貼和膳食費用。工會領袖是不是短視﹖
傳媒時常報道一些人事管理學會的調查,都是說老闆擔心經濟前景不好,繼續凍薪減薪,打工仔擔心飯碗不保,那有勇氣提加薪﹖這些學會通常是高中層管理人員,替老闆當打手,有這樣的結論,不足為奇。但工會也經常做工時工資的調查,結果耳熟能詳,工資越來越少,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工人敢怒不敢言,遲收工是應該,早放工是罪過;不期望公司加人工,不裁員已很好了,這樣的不斷論述,以為警惕僱主,其實正中老闆下懷,我本來今年給你加薪,現在調查說工人打定輸數,沒有期望,那就不加了,不裁員已是恩賜,間接把工人推向火坑。
時常聽到,這麼多人失業是因為職位錯配,有甚麼錯配﹖老闆越來越不願意支付多點工資,自然難聘請工人,工資少工人不夠開支,自然希望再找待遇好一點的工作,一個大廈保安員工資微薄,每天十二小時工作已把人摧殘得不堪,想兼職多賺點錢也不容許。政府不斷津貼僱主,鼓勵他們聘用失業人士,實際上便宜了僱主,他們根本毋須額外出資,政府津貼四千,他們就給工人四千。政府越插手勞動市場,出現的效果更適得其反,更不利工人。
工人境況已達水深火熱,工會倡議最低工資。最低工資其實即是最高工資,即使市場工資向上升時,工人收取的只會是最低工資。政府的統計數字常常滯後,工資以此為參考數據並不可靠,工人仍是吃虧。法例保障了僱主,只要給予最低工資便沒事。政府的外判工已有最低工資之設,仍然出現種種剝削行為,要有效監管,亦只會製造更龐大的官僚架構,蠶食納稅人的涓涓滴滴,得不嘗失。房署引入最低工資外判工作後,同時衍生一班監管這些合約的官員及額外開支。多少﹖房署每年要額外支出1500萬元!每年1500萬元可以多請幾個月薪五千元的清潔工人啊﹖3000個!
五六十年代香港工會很為工人階級出頭,不惜與當權者鬥爭,搞工運搞罷工,毫不手軟,甚至不惜下獄,工人齊心,資本家不得不讓步。今天靠吃蛇宴搞春茗聯歡,攏絡人心,養兵千日,用在選票上;靠搞遊行示威,為撈政治本錢,為的也是選票。都無所謂,若能真心誠意為工人爭取權益,而不是做騷,工人死也無怨無悔。工人今天落得如此田地,多少都因為工會積弱,敏感度不足,各懷鬼胎,一盤散沙,工會領袖為了維持自己的尊貴身份地位,自己的生活倒改善了,他們很多都在議會十多年了,為工人做了多少建樹﹖若有,十多年來成就該不止此罷!工人利益掛在口邊,心卻蕩漾在雲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