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歷史保育和社會發展?
只談談一些個人感受.
7月28日,很不開心,因為當我要求朋友:「請你叫你們那班基督徒支持一下保衛皇后啦。」她義正嚴詞地說:「我都不支持,如果什麼也保留,怎會有2007年的香港」。我感到十分驚訝和失落,以為我和她有相似的想法,卻是南轅不轍,我反問:「那麼政府有保留過什麼呢?」她說:「根本不需要保留,因為香港沒有歷史。」我心想:即使香港沒有歷史,是否應該由現在開始要珍惜及「發展」具歷史價值的公共空間呢?我並沒有說出來,因為關鍵不是我所說的是合理與否,真與假,而是她聽不入耳,若再討論下去,只有傷感情。
後來我再問細妹,「你是否支持保護皇后碼頭?」她說:「當然要保留一些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看看澳門,別人保存幾多有歷史的東西。」真奇怪,為何意見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下午當我坐在皇后碼頭,聆聽講者討論警權的問題,我看見一位年約50的中年婦女,儀態優雅,拿起地上的水彩筆,細心地在布上畫了一個公仔,說「支持下去!」我很感動,她那份輕於鴻毛的心意對正在絶食的三位青年人有如泰山般重啊!7月28日或7月29日有一位灣仔街坊突然走到我身旁說:「今晚我開始到這裏睡。我剛剛借了睡袋。」她又說:「他們正在爭取,很孤單,我們要給予他們實質的支持!否則他們很孤獨。」
為什麼要保衛皇后碼頭,答完,又有人問,又想,又答,又有人問,又想,又答...它不斷出現自己的腦袋裏。不同的人不約而同問:你是否對皇后很有感情呢?那麼為什麼支持保衛皇后碼頭呢?
即使沒有感情,那又如何!經過多月內斷斷續續接觸皇后碼頭,看見挖泥船圍著皇后對出的海岸,開動摩打,不斷侵食維多利亞海港,內心就好似被割一樣。其實政府首先應做的,就是停止填海。拆皇后,代表著容許它填海。
二,拆皇后和天星,就是毀滅具生命力和具歷史性的公共空間。皇后碼頭,愛丁堡廣場,大會堂,維多利亞港和天星碼頭所形成的獨特歷史空間,它既蘊藏著香港的(反)殖民地歷史,又是中環商業發展的交通,交流,聚腳,消費,交易,解壓的樞紐,環環相扣,基本上那些建築物缺一不可,它承載著使用空間的規律,猶如中國人所稱的「根」,什麼東西的根呢?其中之一是文化交流的根,姑且不談「皇后碼頭係平民百姓相聚」的地方,(例如,菲律賓人或其它人在皇后碼頭休憩,捉棋和談天),若沒有了皇后,舊天星碼頭,大會堂會變成什麼呢?接觸大會堂的人會否減少呢?使用率會否減少呢?過去多名導演曾揀選天星皇后做拍攝背景,因為天星皇后代表了香港,沒有了舊天星和皇后,那麼哪裡還可以象徵著香港的商業中心呢?
其二是商業交易的根,幾多商業伙伴在天星皇后大會堂裏相聚和認識呢!最近天星渡輪公司宣佈在新天星碼頭下公司營業額下跌,它要求加價,單從這一方面看,可能已間接看見舊天星碼頭的空間對天星渡輪的生存有多大影響。
哪麼有什麼可以取替這種具歷史性的公共空間呢?可能有,但作為有限的人類,如何知道呢?除非政府官員和專業人士是上帝。
什麼是歷史,什麼是發展,什麼是保育?
香港政府、政權支持者及專業既得利益者的發展觀,就是大興土木,興建新公路,摩地大厦,填海,拆卸舊建築物。保育行動就是要抵抗這種單純提升政權地位和滿足資本循環的侵略式,擴張式的發展。
難道我們要接受這種擴張式的發展嗎?
難道我們要犧牲無法被取替的皇后碼頭及其相連的空間,換來一道不能解決交通問題的P2公路嗎?
難道保留天星碼頭、皇后碼頭,反對填海,不是現存發展的一部份嗎?保育難道就是一成不變地保留舊的東西嗎?
難道具歷史的東西不會自我發展嗎?難道今天具歷史價值的天星皇后碼頭不會發展成如澳門的大三巴嗎?
香港政府聲稱要按既定的合約,法律程序和公共利益將皇后碼頭清柝,本土行動已說它講大話。
對我來說,幾年前,已有人說反對拆皇后碼頭和愛丁堡廣場,可是政府和專業既得利益者堅持要做,他們是一班香港歷史的懀子手,將一個公承的,具歷史性的公共空間終結,埋葬,令它不能發展下去和延續下法,任由那些只顧短線賺錢,盲目的人說:「要發展,要工程,不需保育」,然後便婉惜地對外人說:「香港沒有歷史,沒有具歷史的建築物吸引旅客」,令到這種「沒有歷史的香港」傳說循環不息,影響下一代人對香港的看法。
如本土行動的守護者用身體所展示:「政府,不要一錯再錯。」
人民規劃的力量
守護皇后的青年人,他們絶食和靜坐,做緊什麼?他們正在實踐「人民規劃」的理念,他們代表一班無權無勢具有歷史遠景的香港人,爭取決定我們香港未來的發展和土地用途,他們那種堅持和固執,透過「血書」、「絶食」正在彰顥人民規劃的力量,抵抗那種官僚、行政霸道的「環境規劃」。
究竟這場運動怎樣走下去?有許多東西不是守護者可以控制, 即使你控制到a, 未必控制到b, 只能說:「順其自然,步步為營」,而旁觀者應該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