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巨型「第三意大利」:批判全球城市理論之二

東京市在莎辛的書中,屬她的「全球城市」重要例子,她甚至說,東京與紐約的歷史非常不同,但卻出現類近的空間及社會變化;然而,在懷特眼中,東京卻完全是另一個故事。

懷 特指出,東京是一個出口中心,但不是一個國際資本指揮中心,她沒有成為巴黎,甚至有人覺得她是醜小鴨;這個城市的製造業、建造業及零售業佔六成左右,金融 及生產者服務,要加上政府的經濟活動,才剛過三成,就以股票市場為例,自九十年代經濟泡沫爆破,東京的金融地位已被其他城市取代。

事實上,近年日本政府並沒有令東京的金融業很吸引,相反,由於各種限制,呈現萎縮;國家在經濟中具有主導地位,他舉出東京灣海傍計劃,原意是吸引國際商業,但是,經濟泡沫後,雖然許多投資了的企業想退出,但是,由於政府主導,該計劃仍要繼續。

東京與其他地區的確存在兩極化,但這種兩極化在六十年代與九十年代沒有多少變化,似乎不是由於過去二十至三十年的全球資本擴張所造成,事實上,東京市內也沒有像紐約一樣的大量移民社群。至於東京這種城市的社會關係及紋理如何,懷特沒有細緻討論研究,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了。

懷特認為,東京在面對去工業化過程中,其經濟並沒有產生金融及服務業化,相反,東京變成一個有點像「第三意大利」(Third Italy)的生產區域,而且幅員很大,中心是公司總部,外圍五十公里是研究發展,再外圍的三百公里是各類科技含量較高的製造業(技術含量中度或較低的轉 移至其他國家)。

他指出,「公司」並不是完全獨立是各個地方的資本,它與國民經濟、政體與文化共生,大東京地區的彈性專業的製造業網絡,其實是由舊財閥的「交互融資企業集團」(Keiretsu)所演變而成,與紐約的血汗工場根本是兩個世界。

東 京的例子,似乎告訴我們,政府的產業及土地發展政策,的確有改造城市空間結構的能力,並不全由資本主導,去工業化 (deindustrialization)也非唯一出路,所以,不同的城市地區的去工業化路徑也不一樣,跟政府做或不做甚些事情有關,所造成的社會效果 亦不一樣。

例如,大台北地區的去工業化,大量勞動密集工廠移往大陸,並沒有完全導致金融及服務業膨脹,反而,冒現了一些跟新竹不一樣的資訊 科技產業,這當然跟台灣在電腦生產上的位置有關,甚至亦有一些文化工業的代工出現;至於香港,去工業化非常砌底,九十年代初已有人提出曼克頓化的危險,現 在幾乎成為事實,其他科技及資訊產業可以說是非常弱,一般人認為是政府撒手不管,讓工廠外移,但我想,更大的原因可能是政府的土地政策。

也許莎辛的理論對理解香港城市發展頗有用,不過,並不宜視此為政府以至公民社會可以撒手不管的理由,不宜誇大資本的神通廣大,香港的城市經濟政策,似乎仍然有可商議的地方。

White, James W. 1998. "Old Wine, Cracked Bottle? Tokyo, Paris, and the Global City Hypothesis." Urban Affairs Review Vol 33, No. 4, 451-477.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或這個網站辦得不錯,請捐款支持我們吧!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