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小媒體喜歡以「未戰先輸」的第四代香港人為題,造出各種各樣的報道。有言這一代年青人「唔夠搏、唔肯捱」;又有說這一代人學歷高,工作能力卻未如理想。四五十歲的人看著他們,往往不禁搖頭嘆息,慨道:「獅子山精神失傳了」。青年人在抱怨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同時上一輩又覺得這群後生仔太過浪漫,不設實際。社會在年齡層上出現撕裂,但我拒絕那種「新一代新思維就是一切」的結論,嘗試從社會結構和高等教育設計出發,淺談這個「青年人的問題」。
雖然香港是金融主導(甚至壟斷)的社會,但其實香港的高等教育也不單培養服務商界的人力資源。學科有如宗教或文化研究、藝術或音樂、心理學或犯罪學、地球科學或服裝紡織、東南亞或歐洲研究……這都是離賺錢很遠,但又好像很有趣的科目。我從來不認同大學教育是職前訓練所,大學應該是一個能讓學生專注做他們想做的事情的地方。學院科目的多元是社會的進步,說明這個社會能包容不同向度的發展,不同的才華和興趣都得到尊重。沒錯,香港在教育理念上是已經做到冠冕堂皇,學科雖然不及其他鄰近地區的多采多姿,但起碼在商業以外也留一線空間,讓其他領域得到傳承和發展的機會。然而當這班同學出社會時不少都遇到對相同的問題:找不到相關的工作,或者找到能糊口但不開心的工作。彷彿就似藝員訓練班畢業之後,發現原來電影公司根本不存在。大學產出多元青年,卻沒有在經濟上給予相關的發展機會和空間,這是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落差,這是導致青年人鬱鬱不得志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問題來了:既然我說讀大學不應該是訓練行業人才,那麼大學生畢業之後找不到相關工作,該不是我所關心的事吧?這點就要說到大學在社會的角色,除了教育校園裡的學生以外,大學還是社會思想的前端。出社會在工作的人,是維持原有運作邏輯,默默耕耘的小小英雄。維穩久了,難免落入因循苟且的圈套。象牙塔裡的大學師生,相對是塘邊鶴,或者能想出盒子以外的東西。古今中外,不少革命都起於學生運動。受理論啟蒙,合情緒激動,往往能做出令人意外的嘗試。即使失敗,他們的汗血都寫進歷史,化作日後社會進步的燃料。話說得遠了,我的意思是大學教育的多元既然是包容了興趣的差異,尊重了不同進路的存在價值。那麼社會經濟亦應該拿出勇氣,拓闊行業光譜,鬆動城市空間,讓豐富的色彩和活力迎進香港。
青年人在怨,社會沒有照顧他們;中老年人在怨,他們打拚回來的香港會給新一代敗去。城裡城外的人,都無法擺脫「怨氣很大」的標籤。倒不如將那埋怨的力量,轉化為勇氣。沒有城市可以永遠定格於某個時間空間,「五十年不變」是歷史陰霾裡的海市蜃樓。唯有改變,變得更廣更闊更開放和接納,香港才不會玩完,我們這一下和下一代(如果還有)才會有希望……
(原文載於個人部落格,參考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3/03/blog-post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