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孔誥烽:落後的印度經濟與民主?

明報      
2006-07-31
思潮

一些中國學者尤喜愛比較「糟糕」的印度發展和「成功」的中國發展,重申一下專制相對民主的好處,增加一下自己的良好感覺。但最近在北美,私人企業、大眾媒體、學術界乃至華府,正掀起一股印度熱。

港人對印度一直成見極深,往往只會聯想起銀行金舖的護衛「阿差」或氣味濃烈的咖喱。中國大陸不少人同樣看不起印度。國內媒體在報道印度民主選舉時,總是對選舉過程的暴力事件或賄選買票等「光怪陸離」現象(不論多麼零星和毋損大局)特別關注。一些中國學者尤喜愛比較「糟糕」的印度發展和「成功」的中國發展,重申一下專制相對民主的好處,增加一下自己的良好感覺。

但最近在北美,私人企業、傳媒、學術界乃至華府,正掀起一股印度熱。今天在美國致電到主要航空公司訂機票,或向電腦生產商提供的技術支援熱線求助,在另一端接電話的,往往是身處Bangalore、操流利印度腔英語的服務員。各大醫院將X光片等醫療數據電郵給遠在印度的醫生作實時分析,已成潮流。大大小小的金融企業,更開始大量將財務規劃、審核帳目、報稅等高度專業化的工序外判到印度去。現今全球的「商業程序外判」(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市場,被印度佔去了八成以上。除了為西方企業提供支援服務外,印度近年還孕育出一批在軟件開發、藥物研製等知識經濟領域擁有極高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如Wipro、Infosys、Cipla、Ranbaxy等。若說中國在歐美的形象老是與冒牌貨與廉價成衣聯繫在一起的話,那麼印度的形象,現在已牢牢地與高科技和高增值商業服務掛鈎。最近,《商業週刊》、《時代》和《經濟學人》等雜誌,不約而同地組織有關印度崛起的專輯,其熱忱不下於90年代由它們帶頭煽起的中國熱。

90年代以前,印度崛起,可謂是天方夜譚。印度各地從機場到公路等基礎建設,爛得令人瞠目結舌。印度那個除了讓私營企業不斷填表、申請這個牌照那個配額外一無是處的低效政府,也是舉世聞名。這些弊病源自印度獨立後由尼赫魯確立的蘇式計劃經濟。尼赫魯當年雖沒有將印度變成共產國家,卻將蘇聯盲目將經濟資源向國營重工業集中、任由官僚系統無限膨脹的發展模式搬到印度。

91年印度經歷金融危機,同時蘇共倒台令蘇式計劃經濟喪失一切公信力。這一形勢迫使當時的財政部長,即今天的總理ManmohanSingh採取連串經濟自由化改革以減低外債與財赤。改革雖然力度有限,但已足夠使印度經濟從停滯邁向彈升,打開了今天GDP年增長7至8%的局面。這一增長率雖不及中國的10%,但印度的改革比中國遲起步13年,其經濟還未擺脫前述積弊的掣肘,也能錄得此成績,確實成就非凡。

印度私營企業在稍為鬆綁後併發出的能量,甚至已超過了中國。在改革後的短短十數年間,不少印度私企已發展成創新能力足與發達國家匹敵的跨國公司。反觀中國的大部分大型企業,至今仍擺脫不了撿別人開發的產品作大量廉價生產的格局。政府天天空喊要提高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竟吹牛吹到鬧出科研單位騙取巨額研究經費,改裝市面上芯片冒充新發明的「漢芯」醜聞。

印度相對中國的另一項優勢,乃其成熟的金融體系。印度的銀行貸款大都被配置到高效能的私營企業,整體的壞帳率低於5%。這與中國大部分貸款被有關係無能力的低效國企吃掉、高效私企反而融資無門、銀行整體壞帳率高達20%的處境,大相徑庭。

印度的整體增長模式,也較中國平衡。印度在經濟高速增長之餘,收入分配並未經歷中國式的大分化,堅尼系數仍維持在0.33左右(相對於中國的0.45以上)。印度的內部消費佔GDP比重達66%,有異於中國內需下降到40%以下、增長愈來愈依賴出口、經濟容易受世界經濟波動衝擊的高危模式。同時,印度的投資率仍然偏低,為它在將來通過投資擴張加速經濟增長留下不少空間,這又與中國因過度投資而產生的硬着陸風險形成強烈對比。印度25歲以下年輕人佔總人口一半之多,亦比中國因一胎化政策而提早老化的人口結構優越。

基於上面種種因素,不少亞洲專家均認為,印度現在雖然在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上落後於中國,但只要改革繼續穩步進行,印度將超越中國而創造出更大奇蹟。

在經濟奇蹟以外,印度與日俱增的地緣政治價值,也引起各國關注。印度在50年代曾是發展中國家不結盟運動的老大之一,在60年代的中印邊境衝突和中蘇關係惡化後,印度即全面倒向蘇聯,與中國抗衡,也與北邊受美國和中國支持的巴基斯坦對峙。

90年代冷戰結束後,印度擺脫了蘇聯盟友的僵硬身分,外交空間即大幅增加。今天,印度憑巨大經濟潛力、位處歐亞大陸中央的地理優勢,以及半個多世紀以來穩定地實行民主制度的輝煌成績,正成為東西方各國爭相拉攏的對象。一方面,中國固然不希望與這個同樣在崛起中的發展中大國再起衝突,還企圖與之建立互惠經濟合作關係,因此出現了去年溫家寶訪印時的「戰略對話」說。

另一邊廂,美國和日本等對專制莫測的中國有所顧慮的國家,也積極籠絡民主透明的印度成為他們將來制衡中國的盟友。溫家寶離開印度不久,印度政府即與到訪的小泉和後來的布殊大談與美日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為了拉攏印度,日本積極並成功爭取印度參與去年年底的東亞峰會,並悄悄開始將部分中國投資轉移到印度。布殊政府更不惜受千夫所指,承諾向印度輸出敏感核

技術。印度西鄰東非、波斯灣,北有巴基斯坦、阿富汗,美國拉攏印度,當然也有借印度之力牽制激進回教勢力的算盤。畢竟,印度作為民主大國,面對美國在其周邊宣揚民主人權時,也能保持夜半敲門也不驚的磊落心境。印度由此得來的外交戰略彈性,絕非背負六四包袱、一聽到別人談民主論人權即心裏發毛的中國可比。簡言之,印度正成為一個在美、日、中全球角力中左右逢源的最大得益者。

回歸後,本地的管治集團一直強調香港要背靠祖國,通過趕上中國奇蹟的列車延續繁榮。這一單調的發展路向,正使我們喪失感受中國崛起以外的其他全球趨勢的觸角,更使香港慢慢從一個面向世界的多元國際經濟蛻變成單向依賴大陸的附庸經濟。在大陸經濟過熱、硬着陸風險日增的當下,我們又能否在印度崛起的大潮流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孔誥烽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

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伸延閱讀

1 . Gurcharan Das 2002 . India Unbound : Social and Eco nomic Revolu - tion From Independence to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 . Vintage

2 . Raja Mohan 2006 . Impossible Allies : Nuclear India , U nited States , and the Global Order . India Research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