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聲音霸權——以「曾經的半個行內人」講解香港配音業界

聲音霸權——以「曾經的半個行內人」講解香港配音業界

近日在網上見到一篇〈香港粵配衰啲乜?一個觀眾的意見〉,眼見很多人都對香港配音界有討論興趣,故此就過往少許經驗略作分享。

筆者曾經跟隨著名配音導師學習配音技巧,亦有幸曾進入過錄音室當過雜聲演員(即聲音的茄喱啡),甚至為外購劇集寫過配音稿。雖說沒有正式成為正統的配音員,也可算半個行內人。

小時候不懂上網,伴隨長大的動畫全都是經港版配音處理,自命有辨聲能力的筆者也曾經以「配音員」作為夢想寫過「我的志願」。

然而終於有機會接觸業界同時也無奈行內的霸權問題。

香港的配音員分兩派,一為電視台內部合約配音員,一為不帶合約的自由身(類同演員“親生仔女”之模式)。而配音工作亦分兩門,一是電視台內部自行處理,一是轉託Production House錄製聲帶(基本上現在業界生態除了TVB節目外,近乎所有影視配音都是由Production House處理,ATV就不值一提了)。

首先簡述入行方法,以無線電視台為例,間中會舉行配音員訓練班,從中挑選合適人選簽約。筆者不熟電視台運作,傳聞有某電視台的新人薪酬微薄卻需長時間工作,失聲則寧願要打開聲針也不能請假。

自由身配音員要靠人脈才有工作,通常為師承某某著名配音員,參與過配音比賽(然後師承某某),曾經為合約配音員(無合約者仍可以為電視台配音),本身屬某經紀公司旗下(等同Model簽了經紀公司,然後四出Casting的模式),親戚朋友介紹入行。

配音是一門專業,大多配音員都會同意入行前需要接受訓練,但市場上並無正規註冊配音課程(港專及工聯會興趣班不會提供實習機會),除TVB外只有師徒制被行內認可。師徒制的穩定性源自權力集中,在實習之先可能就得先付一筆,學費可以很不菲;面向公眾的大公司則推高門檻,雙管齊下將配音業進一步專有化。

配音行業難入行,但壽命期卻很長,只要眼耳口沒壞掉就可以工作,以致難以換血。即使成了配音員,香港配音界的配套也不利發展。普通production house可能會設有小型錄音室,主要錄製外判的動畫,短片,電視節目。而電影的配音則會租借大型錄音室。小型錄音室容不下大量人數,而配音員的工作時間並非朝九晚五般計算,很多時候會輪流錄製聲帶。深情的對話,可能只是不同時間錄製的兩條聲帶。由於製作費不大,一個人在30分鐘的劇集內可能需要扮演2﹣3個閒角。若是外語電影需要配音處理,電影公司會聘請配音導演(老手),然後由其主導錄製過程(有時候電影公司指明要某明星配音也是交由配導去指導)。 所以行業內的運作模式:小型錄音小圈子製作;大型錄音一人霸權。

閉門式風氣沒有競爭,一台獨大的結果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所謂霸權就是將資源/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利用系統掌控生態,從而維護自身利益。基本上除了電視台的合約配音員,大部分配音工作都屬外判性質,而這個外判權,就掌握在少數人手上。

行內歪風︰拖糧。自由身配音員的薪酬沒有保障,收入以工作量計算,卻不一定能在工作完成當日領錢。很常見是連Production House也要等節目出街後才收到製作費,轉至配音員更是需時。往日寫配音稿正常要等三四個月才出糧,曾經被告誡沒有儲備資金就不要完全投身配音界。過往亦試過有捲款走數的事件發生過,不過純粹個別例子。

配音界沿用此模式多年,面對外語節目質素越來越高,配音界持續一成不變的風格為人垢病。但若然問筆者破解霸權制度會否令質素更高?很老實筆者並不認為短時間內能改善質素,反倒問一句︰你有冇真心支持廣東話?你有冇去捍衛我地獨有嘅語言文化?當廣東話配音已經演化如同TVB劇集一樣無味時,或許責任就從摒棄聆聽那裡漫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