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或碰到朋友和大學同學,他們也問我:「喂,獨媒近排有咩搞呀?」然後,我也簡單說獨媒近來的重點報導。有時候,需要交換名片,對方看到我是來自獨媒,總會回應兩句:「我有睇你地網站呀。」或者是:「點呀,之前office俾人搞事後冇野嘛?」我總會跟他們道謝,感激支持。
他們想起我,是因為我獨媒成員這個身份。
不知為何,在獨媒當特約記者和編輯,是無酬的,卻是我花最多時間,也感到最滿足的一項勞動。感到滿足,因為有人家認同,認為自己的文章有影響力,也因為有人家抨擊自己文章的觀點,而非擱在一邊沒人理會。我想大部份文字工作者也有同感吧。
我是在中七的時候認識獨媒,到現在已接近七年。如果要我解釋為何在這個地方留了七年,我大概想到以下互相影響的原因:
一、八卦。對,那是天生的,但獨媒加強了這個性。獨媒朋友各有神通,來自政治文化經濟媒體科技性別環保教育學術圈子,比立法會功能界別還要廣闊。有東西不明白,或者懷疑報章雜誌的報導是否真確,問一下就知道。再者,他們也帶來不同觀點,衝擊我的思想。當然,結論可能會更清晰,也可能更複雜,但至少我可以多知道一點。
二、無拘束地用文章跟讀者交流。我沒有甚麼專長,只能估計有兩項東西是above population mean:勤力和筆功。獨媒就給了空間,用文章發表意見,跟網民交流。
三、遊走於大學和民間團體。大學本科和研究院唸社會學,同時參與民間團體事務,給了我很多題材,以及引進一些學術觀點,例如把去年派錢和中港家庭缺分娩床位的爭議,引入公民身份的討論。起初我甚麼也寫,後來發現寫社會政策,勞工,公民身份這類議題較上手,也是較少網民觸及的,於是我就多寫一點,希望更多人留意。
到現在還不錯,能夠撮了《Land and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點出香港地產財團控制大眾生活,輾轉令《地產霸權》書本出版,書名成為buzzword(當然沒想到後來梁振英靠地產霸權攻擊官商勾結,爭取民意支持當特首!),又寫了佔領華爾街的起源,以及最近補足民間團體反對長者生活津貼,爭取全民養老金的聲音。這些題目也是主流媒體不會看重的,至少在初期。
四、可以做採訪和報導。獨媒給了我最多的,是讓我有機會當採訪和報導。2009年初,獨媒舉辦媒體行動工作坊,教導社交媒體工具和報導方法。大學沒有讀新聞學科,但可以在這裡學基本功,夢寐以求。我很快就報名了。到年底,獨媒成立特約記者團,加強報導比重和編採把關。順理成章就當上首批特約記者。名片和記者證是最要命的,因為有了身份,就有了壓力,要定時交稿,又意識到文章是代表網站的,於是要認真鍛鍊一下文筆和專長題目,也為此另開一個放特約報導的帳戶,以及更勤力寫文。加入特約記者團是我參與獨媒的轉捩點。
真的要感謝朱凱迪、葉蔭聰、林靄雲、謝曉陽,張彩雲等一眾媒體前輩,設定議題,建議框架(framing),編輯報導,令文章更到位,少兜圈子。再舉長者生活津貼爭議為例子。是阿迪提議找一些反對津貼,支持全民養老金的學者,解釋前者的壞處,以及抗衡輿論指學者支持津貼及設資產審查的印象。於是我很快找來認識的學者做訪問,寫報導。然後,阿迪替我修改了標題和引言,明刀明槍指政府方案「硬要把退休保障制度看成扶貧問題,透過派錢轉移市民視線」,又指受訪學者擔心方案「不能減少長者貧窮問題,而且撥款一旦通過,全民養老金建議就會被無限拖延」。這刪走不少枝節,令重點更突出。文章反應不錯,稍稍潤飾後,更能夠在數天後的《明報》副刊刊出,加強民間討論。
要選一篇最滿意的民間報導,是年中跟實習記者Cassy一同採訪生前葬主角陳偉霖(William),既能合力做到即日報導,而且能夠體驗另類葬禮。文章廣泛流傳在互聯網。最開心的莫過於連William也稱讚文章。假若沒有收到採訪通知,我們就錯過這個活動了。
===========================
獨媒打開了我的眼界,不只涉獵更多議題,而且透過獨媒認識更多朋友,連我第一次出遠門也是因為獨媒去年舉辦台灣交流團。同時,我也在這圈子感受到何謂群眾壓力,例如各位好友經常關注我的感情狀況……(還好吧,有時候給人家笑一下,帶給社群歡樂之餘,也看得出他們關心我。)去年和今年,我有幸先後當上編輯和執委,開始要處理網站和整個組織事務。那是吃力的,因為我以前沒有參與學生組織或者執委經驗,幸得各位執委引導,邊學邊做。
獨媒這個空間確實很大,但沒有大家支持,它是很脆弱的。八月辦公室被襲,明顯是有人不滿意獨媒的捍衛言論自由的立場,用暴力威嚇我們。不過,正如阿釘所言,沒有人因此事而退出,或者提出結束組織。反之,各方好友更主動提出捐贈物資和款項,教人感動。這反映大家認同獨媒八年來致力開拓民間報導,推動觀點爭辯,拉闊言論空間。
我在獨媒的故事,不夠主席朱凱迪的精彩,也不夠創辦人靄雲聰哥的豐富和深入。也許,我在分享一個在民間團體成長的故事。剛巧之前的工作和學業也沒有佔用我所有時間,得以有空參與獨媒。不知道將來的工作能否有這空間。或者有一天我會減少在獨媒寫文章和開會。因此,期望有更多認同民間報導和矢志加強世界各地思想交流,捍衛自由言論空間的人加入獨媒,延續獨媒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