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公報:教學語言風波應喚起中大重塑

本來最近in-media咁多關於中大0既文,除庶民都無謂貼d 觀點重複0既出來,不過今日呢篇大公報社論,又的確有一讀價值,因為中大件事搞到今日,愈搞愈大,土共官方喉舌究竟點睇,係非常重要。連日來土共報可謂百花齊放,支持中大校方0既有,但係支持維持中文教學,好鬼民族主義0既都有,但係呢篇社論,卻將事件定性為 "近年少數人動輒將事件政治化、做「騷」歪風在校園內的反映" ,可見土共泛政治化的思維,又一次主導並壓倒了他們的民族原則。文章尾末又大擦劉遵義鞋,所以話,親中係咪一定支持 中文、支持母語,真係講唔定0既,大家以後真係唔好咁 naive......

-----------------------------------------------

由於校方準備增收外地學生,中文大學近日鬧出了教學語言風波;學生會幹事貼出了題為「哭中大」的大字報,事件頗受關心教育的社會人士關注。

其實,中大未來準備多用英語教學,並沒有什麼可「哭」之處。一來,中大的理、工、醫等科本來就是使用英語教學,現在只是擴及其他學科也多開一些英語課程,以方便非本地生選課。但文、史、哲等學系當然仍是中文授課,難道改用英文去講莊子和唐詩宋詞?所以,「哭中大」云乎哉,是「言重了」,也是近年少數人動輒將事件政治化、做「騷」歪風在校園內的反映而已。

不過,哭之不成,中大校方及師生如能借此機會,重新討論、深入檢討一下中文大學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發展前景,倒是一件十分有意義和值得去做的事。

中文大學成立於一九六四年,去年剛慶祝四十周年校慶。而在當前芸芸八所大學中,中大是最有傳統、最有個性、最有條件發展成為一所國際一流的學府。因為中大誕生於危難、亦成長於困境,當年一些由內地來港的文史學者如錢穆、唐君毅等不見容於港英殖民大學,自力於農圃道開辦新亞學院,艱苦經營,其後與「崇基」、「聯合」兩校合併而為中文大學,從一開始就具有承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和特質,而後來亦因為重視中國文化、堅持中文教學而一再遭到當局的掣肘,包括以拒絕撥款的「殺手鐧」強迫中大由中國傳統的四年學制改為英式大學的三年制。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大正是以其獨特的「校格」而受到各方尊重,中大師生亦發奮圖強,畢業生以優秀表現而得到僱主認可、社會認同。

然而,近年隨着社會、經濟變遷,教育普及,特別是港英殖民政府在後過渡期推出所謂「玫瑰園」計劃,一下子將大學數目由兩間猛增至八間,令到各家大學之間出現資源上的激烈競爭,包括撥款和收生,因為撥款是按人頭「計價」的,如此要多撥款就要多收生,要多收生自然就不能多所要求。而收生也成了院系教授、講師工作的「中心目標」,否則收生不足,隨時「收檔」,課也就沒得教了;校長的「首要任務」是爭資源,八所大學之間互相比併,爭相發表「研究成果」成為一時風尚。在此種情形下,大學個性和使命實已不知從何談起,學生也迷失了追求知識的方向和對大學的歸屬感,去年發生在中大校園內的金耀基校長被圍事件和眼前的「哭中大」,正是問題長期積聚的一些「小爆發」而已。

香港的當前急務,是重新定位,要在國家崛起和全球一體化的大流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只要看得準、抓得緊,香港仍然可以以其中西文化背景和「國際化」特質而緊守內地其他大城市暫時無法取代的橋樑中介位置;同樣,中文大學目前亟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不是多幾科英語課程,而是要從整體上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和確立自己的位置。

當前中國在急速崛起,世界各國不論是做買賣還是做研究,都亟需要了解中國、認識中國,香港未來的發展前途亦端賴「中國因素」中文大學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重新明確「結合傳統與現代、融匯中國與西方」的創校宗旨,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教學上中英雙語並重,擴大招收更多外地生,開設大量現代中國研究的本科課程和研究院課程,成立「中國研究學院」,將傳統「漢學」更新為「現代中國學」,則中文大學將會在香港、中國以至世界建立自己的學術地位,真正為香港培養人才、為國家的現代化作出貢獻。

劉遵義校長是一位傑出學者,尊重中國文化、具有國際視野,又是研究中國經濟的權威,正好帶領今日的中大立足香港、服務中國、走向國際。

大公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