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全球的難民人數高達六千多萬人,比英國的總人口還多,而且尚在增加中,原因是舊的戰亂停不下來,新的動亂又接踵而至,看來人類愈來愈不能維持和平狀態(註1)。
這批難民中,二千多萬逃到外國,四千萬在本國內流離失所,難民前三名最大來源是敍利亞(一千二百萬)、阿富汗(二百多萬)、南蘇丹(一百多萬),前兩個國家的動亂起源可以算到美國干預的頭上,後者2011年在武裝動亂中立國,隨後內部爭權令衝突持續。
我們從西方傳媒得到的印象是歐洲收容了大量難民,又不斷地在地中海拯救身陷險境的難民,以為歐洲國家是大慈善家,殊不知這是很大的錯覺,真正有善心和收留了最多外國難民的國家是:
這六個國家沒有一個屬於富庶國家,埃塞俄比亞曾幾何時本身還需要國際援助,但是都收容了大量難民,反觀新聞報道令我們以為承受了沈重難民壓力的歐洲國家,原來接收的難民遠遠比不上這六個國家,大家是否覺得給西方傳媒誤導了?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大家必須醒覺,我們看世界一向都戴了別人加諸我們身上的有色過濾眼鏡。
為了衡量難民為各個國家帶來的負擔,採用了世界銀行的人口數字,計算出難民與國家人口的比例如下:
答案令人嚇一跳,每六個黎巴嫩人就有一個難民,比例大得令人難以置信,但是數據是客觀的,在報章毫無報道之下,人口比香港還少的黎巴嫩以極大的善心,默默地收容了敍利亞一百萬逃避戰火的難民,在國際救援組織的支援下盡力而為,讓難民有尊嚴地活下去,沒有出現某些歐洲國家的反難民情緒或行為,也沒有吹噓自己的善行。
黎巴嫩展示了人類應有的慈悲,我們要感謝黎巴嫩人民提醒我們,人類的仁愛本性尚未完全泯滅,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把人性守住。
我想多談一點烏干達,對人均GDP每年僅5000港元左右的國家來說,每40個國民便有一個難民,負擔可算非常沈重,但是烏干達對來自周邊國家的難民除了接受還有支持,其難民政策被稱譽為「最先進和最具前瞻」(註2),難民入境後,獲得分發土地和種子,讓他們自力更生,孩子還可以得到教育,究其原因也許跟烏干達政府高層自己以前也當過難民有關。烏干達的經濟水平不高,但是以寬容和自己獨特的辦法,收容近一百萬人和給予他們生計,是極大的慈悲與功德。烏干達收容南蘇丹難民的最新情況見香港紅十字會的「南蘇丹人道危機工作報告」(註3)。
我們身處遠離戰亂的繁華都會,衣食無憂,有想過地球遠方有不少同種兄弟,在顛沛流離中飽受苦難煎熬嗎?比我們落後的國家都在幫助難民,我們怎能比他們差?我們不可能全都跑到前線做救援工作,但是可以捐款支援前線人員,你會動念捐款嗎?
註1 BBC 2017年6月19日 “UN refugee agency: Record 65.6 million people displaced worldwide”
註2 BBC 2017年5月13日 “Uganda: ‘One of the best places to be a refugee’ ”
註3 香港紅十字會 2017年6月16日 「南蘇丹人道危機工作報告(三)﹕烏干達應對人口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