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逸聞

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逸聞

原文刊在訊報

首先鳴謝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林發欽會長邀請,鳴謝文化公所給予場地,舉辦這次為澳門口述歷史協會進行內部培訓的公開講座。講座題為「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由於當時時間關係,未能把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所有一一提及,只能抽六個重點去講。香港有大逃港的偷渡潮,其實澳門也有,就是大逃澳的偷渡潮。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當中,也有一些鮮為人知逸聞,即官方和民間歷史專著沒有特別提及過的部份,在講座當中也有分享出來。本文就其中抽出講座投影片部份內容,給各讀者分享。以下內容難免錯漏,如有錯漏請給予指正。

澳門難民在抗戰時大量回流中國大陸

在抗日戰爭時期,參考專著和當時各大報章所載,例如有《澳門人口》、《澳門歷史(一八四0至一九四九)》、廣東澳門檔案史料選編、澳門掌故(黃德鴻),澳門、香港、中國大陸、新加坡老報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期間,葡屬澳門屬於中立地區,中國大陸居民以及香港居民爲了躲避戰火,不斷遷居澳門。到了一九四零年人口達到四十萬人口的空前規模,到達歷史高峰。不過澳門沒有利用這一有利時機發展經濟,這可能是人口過量加上周圍還滿佈戰亂的原因。一九三八年十月,澳門組織救濟廣東難民慈善會,以救濟廣東難民。由於對外交通幾乎完全中斷,澳門物價高漲、生活困苦、失業已久、許多人活生生餓死,糧食短缺加上疫症肆虐等原因,甚至有傳出現人相食情況。

就在一九四二年三月起,許多華人逐漸遷回中國大陸居住。一九四三年一月,最後一批難民回鄉。由於澳門當時填海造地沒有現在這麼多,仍然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口,到了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人口又自發調節到只有十五萬人左右。可見當時澳門人口抗戰時期除了不斷大量湧入澳門的情況,其中也有回流中國大陸的情況。

澳葡六十年代對中國大陸難民特殊政策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間,參考專著和當時各大報章所載,例如有《澳門人口》、社工局、李福麟著《澳門四個半世紀》,澳門、香港、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老報紙。由於澳門現代經濟開始起步,中國大陸發生三面紅旗而導致的大飢荒和文化大革命。同時東南亞興起排華浪潮,一些華僑被迫返國或遷來澳門,澳門人口因而再度飈升,其中一九六二年上半年就有五萬五華僑湧入澳門,一九七零年澳門中國籍人口大增至二十四萬零八人,比一九六零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九點三。七0年六月,澳葡宣布願意收留所有中國大陸的難民。當時美國甘迺迪總統和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極表關切,粵省高級幹部眷屬也紛紛遷往澳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報》載,國民黨特務在一九六二年八月五日炸死和炸傷由港澳回鄉探親的旅客二十多人,五百多名回鄉探親的港澳同胞看到了這次事件。後來經過有關調查,查明這一事件是由親台「國民黨中委會二組」派在香港和澳門活動的「第二特種工作組」策劃佈置的。

後來澳門直至一九六六至一九六七年發生一二三事件之後,澳葡接受中共方面要求,禁止中國大陸人民非法進入澳門,遣返難民回中國大陸,也禁止親台機構在澳門辦公。世界反共聯盟籌備委員會主席和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理事長谷正綱在一九六七年二月一日致電聯合國,指責澳葡措施違反人權宣言,呼籲宇譚運用力量予以阻止.一九六七年二月二十一日,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劉鍇也向聯合國提岀抗議。由於不堪中共逼害,澳門僑胞一批遷居台灣。

八十年代澳門華人流動逸聞

參考專著和當時各大報章所載,例如《人民日報》、香港工商晚報、統計暨普查局、社工局、《澳門人口》等。《人民日報》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載忍痛離開故土、逃往夢想中「天堂」——港澳謀生的一千多珠海人,近幾年陸續重返家園,安居樂業。還說廣東珠海人外逃現象已成為歷史。到底外逃現象情況是否已成為歷史?其實澳葡當局早在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一日,為兩萬多無証勞工發身分證。另外筆者曾撰文所述,其後由於澳葡政府政策轉變(當時澳葡當局對無證人士實行特赦政策,對其後偷渡入境人士實行「即捕即解」措施)的因素,其次在當時中國國內形勢轉變(中國大陸發生六四鎮壓學生運動),由於香港嚴格執行身份證制度,中國大陸也嚴格控制大陸居民移居香港,而對人口移居澳門尙未注意嚴加控制,澳門人口在一九八九和一九九零年大量激增。直至一九九六年完成所有臨時逗留證人士的換證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小插曲,由於誤信謠言等候政府發證,曾經有近三百人在一九九六年一月聚集在特警總部外。

對於認識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給筆者的啟示,在於認識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就可認識澳門現當代史。原來人口流動與城市歷史發展,是有密切相連。其次認識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可明白到粵澳關係的密切相連。這是由於粵澳地理位置的接近,文化的相近。認識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可明白到澳門是個移民城市。許多人為了避難(戰亂和政治運動)偷渡到澳門生活。認識二十世紀澳門華人流動史,可明白到澳門從來不是蓮花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