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際學術中心?哪個中心呀?(破解殖民語言想像之二)

雖然中大教學語言爭論好像有點平息了,上次寫的文章已沒有多人回應,但我還是要寫下去,以作一個思想記錄。

「國際學術平台/中心論」?

國際視野外,另一個流行說法是「國際學術平台/中心論」。李詠怡說:

More importantly, the use of English has allowed bo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CUHK to have direct linkage with the center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that predominantly reside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aking Political Science as an example, even China Studies today is a heavily English-dominated field of studies. The best centers of China Studies are physically located in the West.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writings on Chinese politics are published in English, not Chinese. Maj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re conducted in English. In short, the use of English is pertinent to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of this university. (全文

讓學生靠近,或所謂接軌國際知識生產中心,是否大學教育的目的?這其實是十分令人可疑的。

作為一個老師,我會比較期望學生學好英語,跟印度人打交道,多於要他們擠身那些所謂國際知識生產中心,究竟香港有多少學生有機會進入國際知識生產中心?

更重要的問題是,學術實踐就是要向那英語世界的知識生產中心靠攏?恐怕那不過是我們仍然以西方的眼光看我們自身的結果,但在這種眼光裡,我們永遠不夠班,我們永遠距離那個中心很遠,我們很自大,覺得自己要跟哥倫比亞呀,哈佛呀,史丹福呀,一較長短,我們很自卑,我們覺得自己水平不夠,那不是殖民情結的翻版又是甚麼?

以西方為中心的學術體制,在美國以至本地大學高層吹噓之下,它不是一個中心這麼簡單,它是一個層級,一方面,它吸納了本地精英,另一方面,它貶抑及排斥專注本地或非中心的學術實踐;例如,做香港研究的學者,要打入這個中心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大學卻偏偏越來越以那個中心作為衡量標準!!

學術實踐與生產,不一定以西方中心為目標,台灣的陳光興等人搞了一本叫Inter-asian cultural studies的學術期刊,英文的,由外國最主流的學術出版社(Routledge)出版,但投稿人主要以亞洲學者為主,甚至翻譯不少亞洲地區的社會運動文章,他們要促進亞洲地區之間知識與社會實踐的互動。

他們有自己的籌謀,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對不對,好不好,我們可以再討論,但總比以脫離本地,脫離跨地網絡(華文的學術生產,其他亞洲地區與香港的互動等等)的西方學術中心,作為自己的價值體系要好得多。

香港回歸了,但殖民情結多的是,但學術界裡自己的另類籌謀,自己的另類價值體系卻嚴重缺乏!!

下次再談這個「中心」前,請各位先看陳光興與錢永祥寫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之下的學術生產>!!然後再想一想,是哪個中心,是別人的中心?還是自己的中心?自己的主體在哪裡?

國際視野?望向哪裡?(破解殖民語言想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