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今早發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香港地球之友歡迎政府發行綠色債券,以及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但是對於其他環保政策著墨不足,表示遺憾。
本會於以下3個範疇提出建議,以填補施政報告之空白。
1. 推動循環經濟
〉都市固體廢物按量徵費推行在即,政府竟未有著力推動循環經濟達至減廢,令人失望。政府應在全港18區建立回收分類廠(Material Recovery Facilities),除政府公布的膠樽外,應接收其他固體廢物並進行清潔和分類。
〉政府須以較低租金和更長租期租賃土地予回收業界,以促進回收業的可持續發展。
〉政府應加快落實生產者責任計劃,並涵蓋更多產品和服務,如膠樽和零售產品包裝,真實地反映由生產到最終處置的環境成本。根據環保署數據,2015年每天有136噸PET膠樽棄置於堆填區。政府應率先推動膠樽飲品按樽制度,以提高膠樽回收率。
2. 應對氣候變化
〉本會歡迎政府牽頭發行綠色債券,以回應氣候變化問題。但是報告中未有闡述如何鼓勵公營機構發行綠色債券及路線圖,本會建議綠色債券可擴充至為民間環保項目融資。
〉政府應制定2050年香港減碳排放達80%,在2030年達到使用10%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世界各地的碳定價政策成效顯著,有效地減少碳排放。政府宜實施碳稅,確保碳排放產生者公平承擔氣候變化的代價。
〉政府應支持綠色企業和綠色就業,並根據邊際減量成本曲線(MAC curve)分析,制訂本港的減排技術方案。政府應提供補貼,令公眾多使用綠色產品及服務。
3. 建立宜居城市
〉本會非常憂累政府未有承諾不在郊野公園範圍內覓地建屋。在長期房屋策略上,應優先發展棕土。
〉政府應建立城市森林計劃,為市民提供經濟、社會和健康效益,及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擴大藍色和綠色空間,以連接零散和分隔的生態系統,提升本地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