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WWF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大部份香港人均願意減少或停止進食瀕危海鮮、挽救野生生物;港大和迪士尼的餐廳先後禁食魚翅,也是一個好開始,絕對值得我們 鼓掌支持。不過少吃魚翅,一定會影響那些既得利益者,像那些魚翅商、商會和勞什子議員,當他們說出像『吃魚翅不會使鯊魚絕種』這種違反邏輯和常識的言論 時,也只好相信這是他們黔驢技窮的表現。
不妨好好記著這些人說過甚麼:
立法會議員方剛(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近年港人對魚翅的需求量有所減少。去年進口乾魚翅連鯊魚骨有五千噸,比○三年下跌一成。而自從多個環保團體呼籲「禁翅」後,業界的銷售量更下跌三成。他指,本港魚翅業界所進行的貿易全屬合法,希望外界不要以偏蓋全。(全球魚翅總貿易量才一萬噸,小小一個香港就佔超過五成,還不夠嗎?)
立法會議員周梁淑儀(零售界、自由黨):現時國際間的共識只是對3種魚翅的買賣作管制,所以環保人士不應「一竹篙打一船人」,而影響香港美食天堂的地位,因為魚翅是華人美食的重要部分。她又呼籲業界應多向公眾解釋國際間的共識。(2005-11-03明報)(不錯,現時只得三種魚翅有買賣管制,但卻有65種被列為瀕危類別而未受管制,包括了9種屬「極度瀕危」、19種屬「瀕危」和37種屬「易危」。不是合法就大晒的。)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伍德良:「港大未諮詢業界和深入了解,就發表扭曲中國文化的聲明,非學者的所為……」(若果狂吃魚翅、不顧生態危機就叫做中國文化的話,扭曲一下又何妨?)
相關文章:請放鯊魚一馬!
聯合早報 (新加坡) 2005-11-13
魚翅商:吃魚翅不會使鯊魚絕種
(香港訊)香港大學禁吃魚翅之舉引起當地魚翅商和飲食業者反彈,他們指吃魚翅殘忍併導致鯊魚瀕臨絕種的說法是誤導消費者,對他們的生意造成負面影響。
《明報》報道,翅商強調所有在港出售的魚翅都是合法產品,不會導致鯊魚瀕臨絕種。
此外,業界也請來非洲和歐亞的漁業代表,力證漁民不會“要鰭不要鯊魚”。
港大校長決定大學宴席禁魚翅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本月初向全校師生髮出電郵說,決定在大學宴席上全面禁止供應魚翅。他指出,全球有275種鯊魚受威脅,大部分捕鯊漁民割掉魚鰭後,便把鯊魚丟棄到海中。他認為港大應為當地高等學府樹立好榜樣。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上周五聯同魚翅行商會和海味雜貨商會召開記者會,批評徐立之“嚴重抹黑”業界,又“誤導公眾”,令市民吃翅時“有心理威脅”,感覺“殘忍”,擔心有關政策會形成風氣,影響業界生意。
此前,環保組織的強大壓力已迫使香港迪士尼樂園在菜單上刪除魚翅這味菜餚。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伍德良認為,港大未咨詢業界和深入瞭解,就發表“扭曲中國文化”的聲明,非學者的所為。
魚翅行商會主席趙禎祥說,業界一向守法,配合漁護署的監管。他批評國際環保組織為了爭取經費,“自編自導”片段,說捕鯊是殘忍行為。
不過,專門研究瀕危物種貿易的國際機關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受貿易管制的鯊魚只有3種,但被列為瀕危類別而未受管制的多達65種。研究還顯示,出口魚翅的數量遠超鯊魚的捕捉數量,數以千萬計的鯊魚魚身“不知所終”。
東亞野生貿易研究委員會高級項目主任李國雄接受訪問時說,經香港進出口的魚翅佔全球50%至80%,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轄下的鯊魚專家小組,曾追蹤出口 魚翅到香港的70多個國家,統計出口的魚翅及捕捉鯊魚數量,發現魚翅數量遠超鯊魚數量,結果顯示,有數以千萬條鯊魚“不見了”,反映“要鰭不要鯊”的浪費 情況的確存在。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助理環保主任朱炳盛指出,澳洲政府上月初發現有兩艘印尼漁船,船上只有鯊魚鰭。美國政府2002年也發現有漁船載有20噸鯊魚鰭。
香港漁護署發言人說,有關鯊魚的貿易管制公約今年6月落實至今,香港共入口姥鯊5500公斤,署方只會監管受公約限制的魚翅進出口。魚翅行商會發言人坦言,商會無法追索魚翅的來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