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關係,今天我需要到藍屋一位街坊家裏做訪問。
藍屋附近,總會遇見一個個不是拍照就是素描的本地遊人,定晴仰望那個長露台,這方面,連大作家也沒分別。詳見大作家暢遊灣仔動物園?
但,這不過是最表層的風光外表。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家中會貼有「政府重地非請勿進」的通告?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家中有些範圍會被上了鎖,成為貓兒繁殖的安全地帶?你又有沒有想過自己家中存在一所自己進不了、但貓兒老鼠能從罅隙進入的房子呢?
這就是藍屋的肉身,陳生已居住了七十五年。
「大約十年前,政府話修緝,房子就變成藍色了,以前大家稱呼這裏為石水渠72a」陳生說,他不太在乎屋子的顏色是什麽(雖然他認為比原本舊舊的灰色好)。那他在乎什麽?原來,陳生的單位裏頭接近有一半的空間都被地政署上了鎖,因為,這所房子過去不只一户人家居住,那時有一位二房東,現在搬走了。然而,二房東房子內的傢俱雜物卻留了下來,如此這般的交回政府。政府不打理之餘,就將整個二房東的前租借範圍上鎖,貼上「政府重地非請勿進」的通告,一年找公務員臨門檢查二次,看看是不是有人非法佔用。
這種佔著毛坑不拉矢的態度,為陳生一家帶來不少問題,前陣子那裏就成為流浪貓的產房;此外,陳太說那裏的傢俬雜物「藕」足了兩年有多,她擔心下一回的不速之客會是老鼠,所以每次外出都會緊鎖門窗,不是害怕貓兒老鼠,而是害怕牠們走進了自己也鞭長莫及的「家中」。
政府預計,藍屋很可能會改作為文化場地,總之剩下來的空房子現階段是不會使用的。我想,即使朋友遠行,也會交低鑰匙給鄰居幫忙望望房子,有空入內充充人氣之餘看看有冇賊人打劫或老鼠入侵。想不到,我們的地政署連鄰舍都不如,又不必要像今日所謂壞公屋鄰居般扣分。
後話:
「藍屋」建於一九二零年,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當你看見一張張灣仔石水渠街灰色老照片,裏面很多舊建築物都拆掉了,唯獨藍屋仍聳立到今天。原來,藍色並非藍屋原本的顏色。籃屋的業權分别由政府及私人擁有,政府的部份於修葺時,聞說當年,才在大廈外牆髹上藍色,「藍屋」因而得名。據說,當年政府選擇藍色不過是因一時之便,用了水務署剩餘的藍油;私人的則保留原本的灰色。
居住了七十五年的藍屋街坊陳生真是百般知味:「我自己就冇乜所謂,但我太太不喜歡拍照的遊客,不喜歡被攝入鏡頭,若在露台晾衣服不幸遇見,掉頭就走。」陳太常說沒有廁所很不方便,希望搬走,但不要走到老遠的將軍澳;而陳生對藍屋則很有感情,以前父親及爺爺過去都住這裏,加埋自己足足三代人居住過,並且,他害怕搬了後生活費會變得十分昂貴,「現在」他說,「就算由西環筲箕灣,電車費不過八塊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