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初地政總署人員開始圍封在大埔龍尾灘附近一帶的土地,為政府展開人工泳灘工程的大屠殺掲開序幕。政府在十年前知會環保團體興建龍尾灘的決定;香港自然生態論壇(論壇)一群網友自發的保衛龍尾運動距今快將十年,而守護龍尾大聯盟(大聯盟)也成立近五年。今年2月24日高等法院覆核委員會裁定,保育人士兼守護龍尾大聯盟成員何來就司法覆核政府興建龍尾人工泳灘的案件,不能獲得法律援助上訴至終審法院。不論個別環團、論壇的網友或是大聯盟在這十年來都是以制度內的方法去守護龍尾,靠的是公眾的捐款、義工的無私奉獻,如今我們已經用盡了制度內的所有方法,大聯盟所能做的也做了,雖然深感遺憾,也只能走到這一步。
大埔龍尾灘附近一帶的土地,已被地政總署圍封。龍尾的海岸仍然是眾多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育養場所,圖中各種海洋生物今年仍到龍尾覓、繁殖。
最近數月,龍尾的海岸仍然是眾多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育養場所,海星疊海星,以及眾多的小如指頭的年幼海星,滿佈在沙質的潮間帶上,其他的魚蝦蟹等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也是忙著交配和繁衍下一代,久未一見的頑強黎明蟹(Matuta victor)這次只有雄性孤獨出現,又名勝利黎明蟹的牠不知是否已知道我們的失敗,知道這裡某一刻的黎明會變天,所以只隻身來向我們道別。
今年最特別的是,有眾多的海牛聚集在龍尾灘繁殖,數量最多又成功生兒育女的煙枝鰓海牛(黑色體),幾乎是佈滿整個灘塗。另外,節慶多彩海牛 (Hyselodoris festiva)是龍尾首次記錄,像要吸引我們一眾多年來默默為龍尾付出的朋友,為一睹牠的美貌要再來龍尾灘一聚說聲再見。
但這不代表香港民間的保育運動就此完結,守護龍尾的精神不死!未來我們會繼續監察政府搬遷物種的計劃,以防止類似2008年3月,環評顧問公司員工在進行調查時粗暴對待生物,將一隻列為瀕危物種的大螻蛄蝦用密封膠袋包住遺留在地上的事件重演。也會要求政府盡快修復遭非法倒泥的汀角東。
改革環評 刻不容緩
龍尾灘不算大,以直線計只有二百米,但在香港過去十年的保育運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龍尾事件暴露了現時環評制定的嚴重不足,顧問做調查時何等馬虎,漁農自然護理署又何等厚顏不惜犠牲專業操守為工程護航。雖然經論壇網友的一番努力,完成了本港首個民間環評生態調查部分,但面對政府的一意孤行,工程先後在2008年11月21日及12月3日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及城市規劃程序。
2012年7月13日,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2億800萬興建泳灘。不過論壇成員未有就此放棄,在7月至9月間在龍尾舉行導賞活動,並提出生態泳池的建議。然而,政府在10月25日,宣佈不會撤回興建龍尾泳灘的計劃。
何來就政府於龍尾興建人工泳灘提出司法覆核,案件在2014年2月審結,可惜的是法院在2014年8月判何來敗訴,而上訴也在2016年3月被駁回。
曾有論者指司法覆核浪費公帑,但在1996年6月27日立法局環境影響評估條例草案委員會的會議上,當時的首席助理規劃環境地政司(環境部)林錦平指出,如市民認為政府的決定有損利益,可提出司法覆核。
司法覆核是民間可用的最後手段,以質疑政府決定的合法性。以司法覆核方式保育自然或鄉郊環境(或者其他公共政策),未必是最理想的方法,因為顯示了其他公眾可以參與(即使只是表面上也好)的制度如城規和環評的失效。
這次司法覆核的結果也顯示了現時環評的弊端,判詞指環保署長聽了漁護署的專業意見,因此她所作的決定不能算作非常不合理。問題是漁護署的意見非常不專業,非常不合理又如何?正如2007 年龍尾擬建人工泳灘的環評報告為例,當年顧問的環評只列出了 21 種潮間帶生物,但態論壇一群網友在龍尾灘上找到最少 150 種潮間帶物種。
環保署長手執審批環評大權,但這職位在2007年起,在局署合併的名目下,由環境局常任秘書長兼任,為政府其他部門提供有關環評的意見,也即是對於政府提出的工程,便成了自己工程自己俾意見自己批。這問題在興建焚化爐的例子上更加明顯,環保署既是項目倡導者,顧問公司為環保署撰寫環評報告,最後又由環保署批准環評報告,角色混淆不清。要改變這情況,最好的做法是還權於民,使權力分散,升格環境諮詢委員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共機構,並把審批環評的權力由現時環保署長轉到新的機構。進行環評的費用同樣由工程倡議人負責,但顧問則由新的機構聘請,報告也由新機構負責審閱,即使政府的工程也不能例外。
而顧問做環評時一直只向項目倡議人負責,不少研究結果避重就輕,未能如實反映影響實況。解決方法是可效法外國如加拿大、荷蘭的環評過程中有獨立撥出資源,容許民間團體就環評內不同部分進行民間評估,與法定環評看齊,民間如能夠介入環評過程,除了補足環評顧問的不足,也可作為監察手段之一。
此外,區議會機制亦須要負起生態保育的責任,因為每區的生態條件和人口分布情況不同,尤其在具特殊科學生態價值的地區,區議會更有責任履行生物多樣性國際公約的責任。珍貴的自然生態資源,是全香港人的資產,實不應因一小撮人的利益而斷送。
龍尾以及不斷面臨發展壓力的各個郊野自然環境,如郊野公園的邊陲地帶等等,都是屬於所有生物以及我們每一人。不管是生態、地理還是交通方面,龍尾均不適合建人工泳灘,只會是另一個大白象工程;政府唯發展至上的政策,實在是愚不可及,往後只會有更多個龍尾,請大家一起繼續守護我們珍貴的自然資產!
守護龍尾大聯盟
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