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北京對台政策需軟些軟些再軟些

  中國「反分裂法」出台, 像一聲驚天霹靂震動了台灣,使島內政治生態出現變化。

  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的大陸之行表明國共兩黨與大陸台灣本屬一個中國,需要共同努力改善兩岸關係遏制台獨勢力。親民黨靜觀於藍綠與兩岸之間,看來不久之後也將探訪大陸。

  陳水扁與民進黨儘管上街示威反對反分裂法,但他們已經像潮濕的爆竹響不起來。與去年那種脫韁野馬似的狂躁勁頭相比,這次在北京華府壓力的夾縫中不得不有所收斂。甚至民進黨的頭面人物也放風願意尾隨政敵之後去大陸湊個熱鬧。

  中國硬軟兼施的對台攻勢固然已見成效,但這僅僅是事情的開始。曠日持久的台灣問題、錯綜複雜的島內政局,封凍三尺的兩岸關係,並沒有發生結構性與根本性的變化,台獨勢力並沒有受到致命打擊和高掛免戰牌。

致力促使民進黨中間化

  對北京來說,真要扭轉台海形勢,改善兩岸關係,解決台灣問題,前路依然漫長曲折,充滿障礙潛藏危機,在二○○五年有了一個好的開局之後,今後繼續使用硬軟兩手策略來處理台灣問題的走勢,應當是「硬的已經夠硬」,「軟的還須再軟」。

  軟的還要再軟些,有很多事情可做:一、宣揚當前對台政策的中心目標定位於維持台灣現狀,而非謀求台灣與大陸統一。統一是將來的事,可以等將來再說。突出維持現狀能夠爭取台灣民意,強求和平統一則會遠離人心。

  二、兩岸關係定位需要默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共存於一個中國的事實。中華民國是一個虛實相交的政治實體。從法理上說她欠缺主權獨立國家的有效依據,但在事實上她又擁有對台灣的統治權力。維持台灣現狀離不開維持中華民國的存在。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與歷史作用沒有消失,默認中華民國國號有利於阻止台獨,又可以使台灣人民得到一種虛中有實的安慰。

  三、兩岸和談應該降低先決條件的門檻,從原先的「一個中國」改為「一中各表」。這並不意味北京放棄「一中」原則,而是為了有利於重開和談。大可利用扁宋十點共識來將對方的軍:既然陳水扁承認「四不一沒有」不予改變和保持「憲法一中」,那豈不就等於「一中各表」的基礎已經具備,雙方就可以談了嗎。

  四、對民進黨不必急於要求撤銷黨綱中的獨立條款,而要致力於促使它向中間路線轉化。

  五、對民進黨人也可邀請來訪,不一定非提先決條件不可。讓他們看看大陸的變化,也會使之內心發生變化,在大陸與台灣的天枰上掂量掂量,究竟台灣脫離中國有什好處。

  六、如果要在兩岸關係上打一張具有震撼性效果的大牌,那在台灣各野黨相繼訪問大陸之後,也不妨援引當年尼克遜訪華的先例,給陳水扁下請帖,「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讓他以民進黨領導人的身份到北京走一趟。無論此行成與不成,反正得分都會在北京一邊。

  七、邀請台灣工商界大老級人物如王永慶、許文龍、高清源等組團訪問北京,由中國領導人出面與之懇談。即使只談經濟交流合作,也具重要政治影響。

  八、在台灣要求國際空間的問題上表現出靈活性。不僅為台灣以適當身份參加世界生大會開綠燈,也可進一步考慮以台灣參加亞行與APEC的模式讓它以觀察員身份參加國際貨基金與世界銀行的活動。

讓兩岸基層廣泛接觸

  九、兩岸之間開展各種形式與層次的交流活動,包括兩岸縣市長互訪,各專業對口單位人員互訪,交換留學生,以至中國全國與省市政協委員和台灣立法機構成員之間的交流。

  十、調整中國媒體與學者報道和評論台灣事務的語調口徑,拋棄文革大批判的習慣性思維,減少照搬官方的框框套套,用合情合理的語言來跟台灣上下平心靜氣地進行溝通。

  幾十年來,兩岸關係由於隔離對峙而產生疑惑缺乏互信。由於非得首先解決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使其他一切方面的交往處於凍結狀態。除了台商到大陸經營之外,兩岸其他階層很少往來。這種情況只能有利於台獨勢力進行歪曲真相,煽動對抗情緒。現在不妨反其道而行之,讓大陸與台灣兩方面的基層廣泛接觸,久而久之,兩岸之間的很多誤解與仇恨也許就會冰融雪消。

陳有為 

信報財經新聞   200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