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署長,不如你試o下推一日垃圾車哩!

署長,不如你試o下推一日垃圾車哩!

更新消息:食環署出了一封傳真,認為「在徵詢部分工友的意見後,本署同意在改進手推車的設計及承辦商完成手推車改裝工序前,讓工友在提供街道清掃服務時,可自由選用舊式或新式的手推車,作為過渡安排」。即是說,工友暫時可以用舊車!另外,工友可以帶回草帽了!然而,今天我和工會幹事和幾位大專生落區之時,發現有另一架新車,有人說是改良版,但不知可時出爐,對工友的影響又會如何呢?我們掌握得不清楚。我們做到的,只是繼續要求聯同工友跟署方開會,反映工友訴求!

先記記星期一(七月九日下午)的抗議行動。

兩個字講晒:常餐。
時間:七月九日下午三點半到六點半。
地點:金鐘政府合署食環署總部。
主辦團體:清潔工人職工會。
友好團體:清潔服務業職工會、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大專學生基層關注組。

找幫手,預備Banner,去上環西環的垃圾站找工友到金鐘政府合署抗議。友好工會團體到場聲援。
記者採訪,工會解釋為何換新車,講每架新車花了兩千元。工友訴說改用新垃圾車後身體受損。勞永樂醫生再解釋一遍如何勞損。叫喊口號,表達訴求,要求署方暫停使用新垃圾車,再作研究。
食環署派一位不大高級的職員接信,並不肯答允即時暫停使用新車,也不肯答允何時決定跟工會開會。顯然,佢係好唔話得事。

工會要求食環署接信,署方派o既是陳先生。以下是回應工會的答覆。
「我o地會了解o下。」
「我o地答覆唔到。」
「可唔可以暫時停用先?」……「稍後公布。」
「可唔可以叫個話得事o架?」……「盡快處理。」
「佢o地開緊會喎。」

記者同時問工人如何身體受罪,叫工友示範,並拍攝相片。
等了一會,決定上去辦事處門口等候回覆。全世界人也要捱著沒有空調。大家抗議署方官僚,不能以人為本,署方沒有問過工友對新車的看法,只在冷氣房閉門造「車」,抄外國東西。等呀等,工友也要上班,離開會場,等了半小時,都是那位職員加上另一位職員接抗議信和接工友簽名。行動也完畢。
我們到現在也是等候。
第二天,工會收到消息說署方樂意跟工會和外判商開會,工會希望本星期能夠開會。

閉門造「車」,清潔工友身體受罪

 
Photo Sharing and Video Hosting at Photobucket

[圖:中間載著兩個藍色矮筒子的是舊垃圾車,以灰色為主的車是新車。]

再講述新車的對工人的勞損。

行動前後我也到其中一個轉用新車的垃圾站探訪工友,每次工友也向我投訴新車。一位婆婆就經常說筒身太高太窄,她要舉高雙手才能把垃圾倒進筒內,回到垃圾站又要舉高手從筒內拿出載滿垃圾的垃圾袋,難怪她說「好辛苦呀」。再者,她的身材矮小,不夠五呎,跟車的高度差不多,所以在工作時往往看不到前面的環境,很容易發生意外,例如碰到途人或障礙物。示威當天,有工友就跟我說:「架車撞到個石頭,o個兩隻手位就童撞到我呢度(腰部)。」

另一位男工友就不滿筒身窄小加上不能把垃圾放在筒的外圍和上面(因為會被罰),因而被迫「走多幾轉」,由以往的兩三轉增加至現時的五六轉,效率大大減低。現時天氣炎熱,打掃範圍很多斜路,工作就更勞累。示威工友說:「好辛苦呀,o的垃圾好重呀,又o徙錢又唔好用,載好少垃圾。」那位男工友還說由於垃圾袋質料薄,聽說有工友從筒內拿垃圾出來時有時會弄穿膠袋,結果是怎樣?垃圾就倒在身上,弄得滿身污穢,狼狽不堪。

場內有大約十位南亞裔的工友,雖然我們難以溝通,但他們的身體語言能清楚表達到難處。他們指著手把,轉動手腕,表示用新車時要用力按下車子才可推動,手腕就會勞損,很痛。他們又用指著手把,按按心口和肩膊,表示手把經常撞到這兩個位置。

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李美笑打了個比喻:「外觀上係好o左,轉彎都容易o的,但係缺點多過優點好多。呢款就好似要工人著高根鞋,靚o的,但係唔實用。」

舊車就不會碰到以上問題。署方指這是工友的問題,是工友不懂操作。在了解工人處境後,我會答:是車子的設計令工人不懂操作吧。署長安坐冷氣房,又真的不會知道工友的辛苦。所以,正如清潔工人職工會陳寶瑩說:「我o地o係西環同西貢收集到130個工友簽名,要求停用新式垃圾車。工友有一封信俾署長,邀請署長親身落o黎,同我o地工友工作,了解o係裝滿垃圾時車o既問題。」

署長,不如你試o下推一日垃圾車哩!

再介紹舊車
舊車是鐵車,類似街市運豬或運五金裝條材料的四輪車。車身較闊,筒身也較闊較矮,能夠運載更多垃圾,就算是身材細小的也能操作。李美笑的比喻是:「呢款就好似要工人著平底鞋,唔係咁靚,但係好平實,好安全。」「工人最需要o既係一隻健康鞋,除o左要舒適都要安全囉。」「如果想要改善o既,咪學勞醫生話齋,加個brake囉。起碼上落斜會安全o的囉。或者前轆改做活動,咁轉彎都方便o的o羅。再整靚o的咁就已經好美觀囉。」

哦,原來係改良外國貨!
清潔服務業職工會李劍明講出為何有新出品:「呢架垃圾車係參考外國o既垃圾車。」舊式手推垃圾車會令垃圾外露及常有垃圾堆積;而新設計垃圾車參考了海外同類車款標準並加以改良。這批新車總共花費了三十萬,每架車子值二千元,「唔需要o徙成二千蚊做一o的不切實際o野。而呢個(舊車)不過二百蚊之嘛。」除了是錢的問題外,署方根本就不懂本地的情況。本地人身材較外國小,而且外國在街上收集的垃圾一般也較小較輕便,而不像香港那樣。

為何要改?
李劍明覆述工會跟食環署職員的對話:「......其實呢架車好美觀o架,我o地為o左市容先至改晒呢o的車。佢話我o地已經實施o左兩三年,冇收過任何投訴。」她認為政府改善市容比工友健康更重要,然而工友一旦受傷,受影響的不單是工友,而是整個家庭的生活。

食環署由七月一日開始,規定新合約的外判清潔承辦商使用該款新車,現於西環、西貢及沙田三個地方使用。由於收到工人投訴,七月七日起豁免承辦商在中西區三十二個比較斜的地段使用新款手推車。好明顯,署方沒有認真面對問題。何謂「比較斜」?如果一條收集路線(俗稱一條beat)有平路有斜路,那怎樣計算?為何只是中西區有豁免?工友指出平路也有問題,不只是斜路。今次事件是車子設計失敗,只是走斜路的問題比走平路多。這令我不得不懷疑這是個分化策略,平息一部份人的不滿,淡化事件。

是時候檢視一下架構吧。
如上所述,食環署要轉用新車,在外判商投標時列明。事成後,工友又投訴又受傷,要賠償受罪的是外判商。食環署如果得知工友不用新車時,又會向外判商罰錢。如果外判商「個底花o左」,有不良記錄,就會影響下次投標成功的機會。外判商就一方面要壓住工友不能有工業行動,一方面又不滿食環署因轉新車而增加工友受傷和工友行動等經營風險。究竟有沒有人可以教我們如何拆招?歡迎提供好橋!

的確,如果我不是親身接觸工友和參與抗議,我不會知道食環署的「好帶挈」,更不知工友的難處,平時我只看他們清理垃圾,不會細心留意「搵食架撐」。老實說,在一般人眼中,這只是一宗新聞而已,但對工友來說,這關乎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健康,他們的生計。

後記:戴乜帽都要管?
抗議另外一個議題是工人的服飾。工友不能穿長袖衣服,一定要穿水鞋,不能戴草帽,只能戴cap帽。以上是我跟一位示威工人的對話:
工人:大陽晒到呢個位(頸部)好慶。
我:你o地幾時轉用新帽o架?
工人:七月一號囉,轉新約之後。咁整晒呢o的(cap帽),又唔俾帶(草帽)。
我:佢o地係行埋o黎話唔俾定係點呀?
工人:罰錢喎。
我:罰幾多呀?
工人:罰二百呀。
工人:咁熱天時唔帶帽,晒著個頭,眼都花埋。
工人:六點半做到三點半。我做海皮呀,七點鐘就太陽就開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