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汗血維城》的史料來源以香港的書刊為主,而《爭尊嚴──香港海員大罷工史》亦不例外,並不是凑本土的熱鬧,主要是這些資料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借閱簡單方便。況且以海員罷工為例,部份當時津滬穗的報刊的消息來源,都是引用香港《華字日報》的報道,而《華字日報》已可在公共圖書館借閱,且製成電子檔,可在家中上網溜灠,十分輕鬆容易就可以查閱,怎不使用。
海員大罷工不只是一宗單純經濟罷工,內有華洋及中英矛盾,以及中港關係等。這是一宗完全自發的罷工,與任何政治組織無關,參與的政黨只是從旁協助,不是領導或決策者。罷工領導者全是香港人,大部份是新移民,居港多年,以香港為家者,部份雖有國民黨背境,這只是當時港人的常態而已。而國民黨的從旁大力協助,除了爭國家民族尊嚴外,全無經濟利益獲得,反花費了不少金錢。因此可以深入多角度思考民族主義這一雙刃劍的利弊,更應以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作比較,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正是當時共產國際革命的理論基礎,及後的法西斯主義也正是以民族主義興起為禍人間,民族主義就是如此一把雙刃劍,海員大罷工有助大家用以深入反覆思考民族主義,探索香港的前路。
近年港人談民主的人多,行民主的人少,且看當年海員工會如何在罷工中運作民主制度,讓每位罷工者知道罷工當前情況,間接或直接參與罷工決策,領導罷工鬥爭。
《爭尊嚴》我間間斷斷的整理了5年,跑了多間公共圖書館,何文田的中山圖書館也去了十多次,銅鑼灣中央圖書館更是重點,在大埔圖書館看《國富論》等經濟著作,在屯門中央圖書館借閱3大卷《資本論》。九龍中央圖書館藏了不少有關澳門的史書,屏山圖書館則藏了新界史書籍。《爭尊嚴》就是如此一點一滴的完成。
某日與樹仁莫世祥教授的晚飯局中,他說史料以當天報刊報道最珍貴,它的主觀和修飾成份低,要好好重視,因此我開始去銅鑼灣中央圖書館翻看報刊,後始知可在網上溜灠《華字日報》,初期集中抄下二十年代工運資料。後看到它完整報道了海員大罷工每天的情況,一宗光輝的罷工行動立體呈現眼前,回想現有的海員大罷工書未免有點不足,決心把所有資料排列整理出來。再多跑其圖書館發現很多社團都編寫了自己的歷史,不少記錄了海員大罷工的點滴,全部逐一把他們加進去,《爭尊嚴》就是這樣完成的。
《爭尊嚴》現已公開發售,又製作了試讀本,有興趣者可來電郵[email protected]索取,目錄已刊於以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