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荒謬的教材

荒謬的教材

文:張婉麗

上課時,學生彈奏了一首獵歌(Hunting Song),叫我指導一下。我請他彈得熱烈一點,力度對比和速度上都要多些表現,以帶出樂曲中鬧哄哄的氣氛。獵歌一般描述打獵時的喧鬧景象,節奏明快,把獵人騎馬於山林奔馳、獵犬兇猛吠叫、獵物四處逃命等鏡頭放進作品裡,焦點在於打獵的樂趣上。

我向學生解釋時,不禁補充說:「這所謂『樂趣』,是指從前達官貴人以征服動物為樂事,然後把動物的毛皮、頭顱甚至整條屍體作展覽炫耀用,他們多數不是靠打獵為生的。」然而,說罷我已無法再推動學生把樂曲彈得生動點,只是因無辜的動物因別人的歡樂而死感到悲傷。

幸好學生答道:「那些人好無聊!太殘忍了!」

於是我跟學生說:「你也很難想像這種『樂趣』吧?你大可當作樂曲描述你和朋友玩捉迷藏,追追逐逐,我相信你會彈得投入些。」

很多人都說,小朋友是一張白紙。那麼父母、教育工作者要塗些什麼上這一張張的白紙上?這實在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我曾經在一本很流行的小六英語教科書上看過一篇講述「刺激的職業」(exciting jobs)的課文,指任職馴獸師的人「必須勇敢、有自信」,「不能讓動物以為你害怕」,又說「獅子是我的好朋友,你必須花很多時間與牠們相處,好使牠們信任你」。也有一本補充練習,裡頭有一個名叫「狼先生」(Mr. Wolf)的電影故事,影片中的狼先生立志要離開森林,到城市加入馬戲團為人類表演。這兩段文字讓我感到很荒謬。首先,我不明白人類為何要看動物表演。把人頭放在獅子口中,測試獅子會否一口咬下,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娛樂性?馬戲團動物攻擊馴獸師的新聞屢見不鮮,馴獸師因而受傷甚至死亡的情況也不是未發生過。我們為什麼要看這種只有官能刺激的表演?這種「刺激的職業」為什麼要存在?再想,要求獅子跳火圈,或大象四肢站在球體上,可以想像,動物在訓練過程必定受了不少苦。試問面對火圈,有誰會不怕?站在球體上,有誰不會感到不適?那麼為什麼馬戲團的動物仍然會這樣做?在我看來,這不是因為動物是馴獸師的「好朋友」,因為好朋友絕不會把你囚禁,要求你做危險的事,只是因為動物在訓練過程中,受到比這些動作更令其恐懼的威脅所迫,才無奈地做出這些雜技。事實上,不少報導曾經提過,馬戲團動物在受訓期間遭虐待,例如北韓的馬戲團馴獸師就被發現用針刺熊腳,使之做出高難度動作;美國甚至有馴獸師用長矛刺大象,大象發起狂來把馴獸師殺掉,而大象亦遭絞刑處死。那麼,馴獸師的行為是「勇敢、有自信」的表現嗎?加入馬戲團會是動物夢寐以求的理想嗎?這些欣賞低俗表演的品味、欺負動物的價值觀、歪曲事實的故事情節,極有可能不經不覺注入小朋友的心內。我小時候都曾以去動物園為樂事,現在才了解到動物被長期困在斗室內其實是何等痛苦。這種錯誤的價值在不少人心裡一直扎根,以致很多父母老師到現在還以「看動物被困」為一種娛樂,甚至是一種教育。在我們教導小孩子愛護動物的同時,我們又告訴他們馴獸師如何英勇、在馬戲團表演是動物的夢想,這些錯誤的邏輯會讓小孩子得到什麼?

隨著人類的興趣變得多樣化,打獵在人類生活所佔的重要性降低,獵歌也變成一種過去式,在現代作品中很少出現。現今社會對馬戲團動物表演的接受程度已經大大降低,不少人開始意識到要求動物做出高難度動作,其實是變相虐待。教育工作者應能與時並進,慎重地把正確及正面的訊息放進教材,小孩子這張白紙才能染上燦爛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