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皮來自有慌

皮來自有慌

早幾天逛街,路過深水埗一間小店,賣的是縫紉和小手工材料,店前放著一卷一卷、有各種顏色選擇的卷料(見照片),百多卷整齊地排著,每卷價錢約$100至$200,每卷都有標纖寫上來源地(例如意大利)。對造小工藝的人來說,可算是琳瑯滿目,必定激發各種手藝的創意吧。

那天天氣有點秋意,令我不禁想起一件事,於是我向該店一個女店員查詢:

筆者:「請問,有沒有做皮草衣的布料?」
店員:「甚麼?有毛的那種?」
筆者:「是呵,毛毛的、造皮草外套的那種料,我想自己造…」
店員:「沒有呵,(神情帶點鄙視)我們不賣這些東西的! 」
筆者:「為甚麼不賣?」
店員:「那些毛毛皮很殘忍的!你沒有看過YouTube嗎?那些狐狸、浣熊、都是被活活剝皮的,慘不忍睹! 連貓狗皮都有,我們現在也不賣了」

筆者一向倡議動物權益,在云云麻木眾生中巧遇這位醒覺的店員,自然感動不已,於是繼續問道:

筆者:「....呵,明白了! 那麼..... 這裡一卷一卷的有何用途?」
店員:「呵,這些可以用來造錢包、手袋、裝飾也可以,現在很流行自己造呵」
筆者:「是甚麼質料?」
店員:「是真皮」
筆者:「呵,是甚麼真皮?」
店員:「真的皮呵」
筆者:「如何真? 我意思是... 如何得來的?」
店員:(有點不耐煩)「我們從批發買回來的,是外國來料,不是假的」
筆者:「我意思是... 用甚麼製成的?」
店員:「用牛皮做囉,這裡都寫明了」
筆者:「牛皮?是用甚麼造?」
店員:「牛皮… 當然是牛吧!」
筆者:「怎麼得來那麼多牛? 這裡有幾多隻牛?」
店員:「牛劏了便有牛皮啦,很好看的,現在很多人買啦,用來造飾物」
筆者:「你有見過他們嗎? 」
店員:「當然見過!他們來買的!沒有騙你呵」
筆者:「不,我是指牛 」
店員:「牛? 怎麼會見過呀? 沒有啦」
筆者:「那你知道他們是怎樣被劏的?」
店員:「像平時那樣劏吧」
筆者:「你剛剛說沒見過他們,又怎知他們如何被劏?」
店員:(無言)
筆者:「你有沒有見過那些造皮草的狐狸、浣熊....怎樣被劏?」
店員: 「唉喲,我不知道啦…!!」

她明顯已非常不耐煩,沒繼續回答我了,並走回店內。
一會兒後,她拿著一塊大布走到店前,把那些牛皮卷料通通蓋著!

另一天,我到新界某漁村附近的一個假日小市集逛逛,大樹下,清風送爽,擺了三數個小檔口,售賣各式手工藝和用品,有木造手飾、自製天然肥皂、香料、香薰等,其中一檔賣自製皮具,我走近看看,那年輕的檔主傍有一隻住在附近的村狗躺著,悠然自得,從檔主的眼神看來亦似乎很喜歡狗,於是我問他:

筆者:「這些皮包是狗皮製的嗎?」
檔主:「呀! 當然不會! 是真皮造的」
筆者:「狗皮不是真的嗎?」
…..
如是者,對話繼續了幾分鐘後,檔主無言,筆者亦點到即止。

看來,牛皮店員和市集檔主與我這位「白撞」對話一輪後都似乎感到有點不安,我深信這兩次巧遇會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終有一天會令他們更清楚思考每天所幹,並化成動力,帶來改變,惠及眾生。

註:如讀者希望了解更多關於皮革的真相,可隨意在互聯網搜尋器和YouTube搜尋 “ truth about leather” 或 “皮革的真相”,獲得更多相關資料。

------------------------------

《動物公民》


動物公民旨在探討動物與人類的關係,擴闊公民社會的視野。我們希望透過文字及討論,建立切合本地環境、公義與普世價值的動物權益論述,提升動物議題討論的層次,也同時令大眾對動保工作有更深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