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很快就會推出近年罕見的農業政策諮詢。事實上自從梁振英咬著粟米上台開始,民間農業關注團體都遍尋蛛絲馬跡,希望了解政府心儀的農業型態是怎樣,能否讓受內外夾攻多年的本土農夫安心耕種。
首先管理漁農業的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農業政策是:
「奉行自由市場的政策原則。除特殊情况發生,社會的資源概由市場力量決定,政府積極不作干預;政府負責因應發展現代化、生產效率高、安全及環保的農業生產所需,提供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援服務,但業界仍需按照市場力量自行作出調節;漁農自然護理署除研究引進適合本地環境的生產技術(環控溫室精耕蔬菜)之外更致力協助業界掌握市場新機會。」
明眼人也看得出,153字內的潛台詞就是:「我們只做技術支援,其餘一切農夫隨市場自生自滅。」同時間,掌管土地規劃的規劃署也在今年的年報中有城市農業研究的專題,但竟然對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於2011年底公布,香港六千七百公頃的農地隻字不提。最後食衛局副局長陳肇始在日前談及農業政策諮詢時,終於「明張目膽」地拆開禮物:「香港可用作農地的土地有限,政府一方面希望農業有良好發展,另一方面亦希望發展用地較少的高端農業科技。」發展農業真的可以不理農地嗎?
不能說的農業政策:以農地解決偽房屋問題
對現存農地避而不談,或許是政府心虛的表現。無論特首如何四處宣揚香港無地時,還放風會購買數十公頃農地做農業園,也無法解釋為何一直坐視3,794公頃,超過八成的農地被荒廢。說穿了,這其實就是養肥地產商鄉議局的結果。
假若政府表明心跡,正式宣佈消滅農業的話;能滿足數百萬人房屋需求的數千公頃土地正式轉變規劃用途,大家可以想像樓價會跌到哪一個地步。目前多個新界XX發展計劃分期推出,同時放任鄉紳在農地倒泥頭起丁屋,先破壞後發展;就能方便發展商(包括丁屋地產及各大地產商)享受加息週期前的最後盛宴,在人民水深火熱中賺盡一分一毫。奉行自由市場的政策原則,從來都不在土地房產市場出現,只是陰乾有利民生的各大行業的藉口;農業也許就是港府選擇性積極不干預的最早受害者之一。
中港農業政策的一國兩制
我們常說特區政府緊貼大陸政策,但偏偏在農業政策上體現出買少見少的一國兩制。正當多數香港人以為有錢就能向阿爺買食物,坐視官商陰乾本土農業時;中共不單將三農問題視為重中之重,更以菜籃子政策及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等規限城市化過度蠶食農地。於國際層面,中國更早已四出爭地,「糧失求諸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13年在烏克蘭投資買糧,在烽火大地中要求面積達27個香港(三百萬公頃)的農地產糧輸華。
在動盪的國際局勢下,我們與其祝祖國好運,何不仿傚紐約及倫敦等國際都會,好好善用農地爭取部份自給,渡過短期的食物波動?倘若大陸再經歷如零八雪災般的天災人禍,我們如何能確保供港食品能順利通過食物自給率跟香港相約,但人口過千萬的深圳?我們難道要派警察上貨車穿州過省地守衛嗎?解款車都會跌錢吧!
腳踏實地的本土農業政策
那麼香港需要怎樣的本土農業?這並非三言兩語能說明。但在此借用現代都市農業之父Jac Smit 的經典著作《Urban Agriculture-Food, Jobs and Sustainable Cities》* 去點題:本土農業離不開食物、工作及永續城市發展。
食衛局及漁護署對農地影響力有限,我們難以寄望諮詢文件能根治農業荒地處處的困境。假若農業政策脫離食物生產及資源循環,或大灑金錢投資高入場費的高科技農業,而無視產業單一化的受害者──低學歷高手藝人士的就業問題;這就是不折不扣的離地政策,必須加以糾正。同時間,香港要發展一切利民產業,都必先整合一個永續城市發展方向,再真正落實土地規劃,嚴格執法。我們絕不能讓殘民自肥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今次農業政策諮詢中逍遙快活。
一日人類還要進食,我們都不可能脫離農業。今次農業政策諮詢,就讓我們從三十年的浮華夢中醒來,從舌尖開始,真切面對生活上每個細節,反思我城該如何發展。
* Jac Smit 雖已辭世,猶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實現了他的遺願,將《Urban Agriculture-Food, Jobs and Sustainable Cities》的更新版公開於網上。此書同時為AGR101-邁向本土農業世紀課程的主要參考書之一,謹此向Jac Smit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