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郵政總局又要拆 中西區關注組辦導賞團望港人關注

郵政總局又要拆  中西區關注組辦導賞團望港人關注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早前提出清拆中環郵政總局,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早前開會討論,政府表明將郵政總局大樓遷至九龍灣宏展街,預計新大樓造價17億元,原址則騰出予中環海濱三號用地建作商業大廈。中西區關注組昨日舉辦導賞團,和市民回顧郵政總局的歷史,希望港人關注郵政總局的建築特色及文化價值。

建築風格反映當時社會發展

中環郵政總局建於1976年,屬於現代主義建築特色的公共建築;矮小建築四周卻被一幢幢高樓大廈包圍,屹立中環海濱貴價地皮之上。郵局背向維多利亞港,地理上是坐北向南。

柏齊

柏齊

民間博物館計劃成員兼導賞員柏齊解釋,總局的設計是為了配合香港氣候特色,夏天時太陽照射郵局背面,避免直射內部;冬天則照射正面,抵擋寒冷天氣。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羅雅寧讚嘆郵局是「好靚嘅公共空間」,指郵局背向海港和倒望城市;在四十年後的今天回望城市發展的變遷,更顯然是有心思的設計。

羅雅寧

羅雅寧

柏齊表示,建築物的位置及其建築風格可反映當時社會的發展,例如郵政總局建於海港附近,是因為郵局需要連接碼頭,以方便將郵件以海運發送。此外,郵局和電報局當時用以接收及發佈重要訊息,屬商業運作的中心,所以要將它們建在中環商業中心區,以方便運作。

簡約特色並非粗疏設計

前建築署高級建築師馮永基早前表示,郵政總局稱不上是「精彩建築」,沒有保留價值。建築及文化評論人兼導賞員黎雋維認為,現化建築的設計傾向簡潔,但重視實用性,是結合簡約美學及科學的建設。黎雋維強調,香港現代主義建築並非粗疏的設計,所以應該用另一種態度去分析和欣賞。

黎雋維

黎雋維

黎雋維續分析郵政總局的外牆設計,指郵局一樓可以連接行人天橋,屬室內的公共空間,加上樓底較高和方便採光。而在郵政總局的中間樓層,大多是機器,所以未有裝上玻璃窗;高層則是職員辦公室,形成一格格密集的玻璃窗。他重申,雖然郵政總局的設計不算宏偉,但如此低調建築卻能投射出當時香港人務實的態度,是殖民時期的美學。

IMG_4402

連接公共空間 清拆對建築群影響大

導賞團下午在中環皇后像廣場集合,其後經過德輔道行人隧道到達郵政總局,又觀賞香港大會堂。柏齊解釋稱,港英政府在規劃時有意將中環的公共空間連接,令人們更容易到達各個「目的地」。

willy mandy

Willy和Mandy

導賞吸引超過20名參加者,Willy和Mandy透過中西區關注組的Facebook專頁得知活動。他們一直關心郵政總局面臨清拆的消息,今次更帶兒子前來參與,認為是健康的親子活動。Willy認為郵政總局是有保留價值的建築物,希望透過參加導賞,親身了解當時的歷史。

IMG_4281

另一名參加者伍先生認為,今次郵政總局面臨清拆,不單止是一幢建築物消失,更影響周邊整個建築群的歷史意義。他認為現時郵局、大會堂及皇后像廣場都是一般市民可使用的公共空間,若改成商業大廈,該地則成為高收入人士的地方,容不下一般市民。他續提到,以前政府因發展將皇后碼頭和天星碼頭清拆,「如果連郵政總局都無埋,成個社區就會變咗好多」,不捨郵局清拆命運。

IMG_4382

國際保育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在2015年曾將郵政總局列為「文物危急警示」(Heritage in Danger)。羅雅寧提到,如果失去一幢活現眼前的建築物,人們便會慢慢遺忘這裏曾經是郵局:「發展計劃又再次犧牲一幢歷史建築。」

黎雋維最後強調「保育唔係一場零和遊戲,亦唔係破壞性嘅嘢」,倘若政府願意在此多花心思,將保育和發展並行,便會成為城市的榜樣。他無奈表示,可悲的是當城市間有廣泛討論其保育價值時,政商界偏偏背道而馳,認為不值得保留。

記者:盧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