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島線最後一個啟用的車站–西營盤站,預計於本年三月底正式通車。二月中兩位香港演藝學院的碩士生Den和郎朗,聯同「拓展公共空間」及本地城市寫生團體「事吉茶記」,籌辦了《遊.戲西環 城市互動藝術教育計劃》(簡稱「遊.戲西環」),旨在透過「創意工作坊」和「儂.情城西」中的一連串活動,包括立體書製作、劇場、遊戲、訪問老店和導賞團等等,促進社區內的文化交流及喚醒參與者對自己所屬社區的情懷。在「城西導賞團」中,「拓展公共空間」的義工帶領參加者遊走西環巷里,感受歲月在西環留下的痕跡,共同思考空間運用和城市發展的種種。
在時光斜道上 思考空間運用
導賞團由正街街市出發,沿著正街的斜道往下走向海邊,領隊表示斜道是西營盤的標誌之一,在香港其他地方絕少見到可在高處望到盡頭就是海的斜道,而西營盤一帶的街道設計亦十分獨特,由正方形的脈絡組成,於駕車人士而言十分容易辨認。斜道兩側不見千篇一律的名店和連鎖店,亦沒有湧沓人潮,有的是傳統的街市魚檔、舊式茶餐廳、小型餅店、前身為當舖的臨時服裝店,和各自悠然走動的行人。
中山紀念公園大草地
橫過電車路,再往前走一個路口,走上行人天橋,望著橋下魚貫而過的車輛,老社區的悠閒和城市發展的急速間的落差大得讓人愕然,領隊似笑非笑地說,沿著斜道走到橋上,真令人有走進時光隧道的感覺。回過神來,領隊指向橋的另一端連接著的中山紀念公園,乍見公園中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似是一個讓市民休憩的好地方。「從前的電車路大都在海傍。」眼下的行車道和大型公園,都是填海而來,是利是弊是否必要,都值得深思。
高樓之下 昔日人情不復得見
離開行車道經過海味街走進小巷,到達一個小型遊樂場,與其相連的,是看上去價值不菲的新樓宇,領隊指出近年這種空間規劃愈來愈常見,部分公共空間彷彿成了私人物業的「配套設施」。沿著東邊街往上走,再右轉步進第二街,可見右側擎天貴價新樓,聳立在左側舊式唐樓對面,高樓外圍留下的「餘地」有幾張長椅可供行人停佇休憩,領隊表示這範圍是從發展商跟政府之間的協議而來。
第二街兩側截然不同的面貌
團中的西營盤街坊憶述,從前區內小店林立,每到假日鄰里都會到相熟的店子裡閒晃聊天,打麻將聯誼,但自從豪宅進駐,小店無奈結業,就成了我們當日所見的冷清,高樓對面的一排舊唐樓,地舖不少只餘下生銹的鐵閘門。領隊提問在「建較高樓宇留一部分範圍作公共空間」和「建較矮樓宇不留公共空間」之間,團中各人會如何取捨,參與者大都認為前者較可取,言則兩者大概都不會是大家所願見。
拆建之間 僅餘的歷史遺跡
坊間流傳不少關於「高街鬼屋」的傳說
甫步至高街,「一幢」古老大屋映入眼簾,原來是傳說中的「高街鬼屋」。「高街鬼屋」的前身為精神病院,建於一八九二年,至一九四一年青山精神病院落成,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曾一度空置,後來政府將「高街鬼屋」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沿旁邊斜道向上走,會訝異地發現「古老大屋」現時只僅僅保留了原建築的外牆。
電影《玻璃之城》劇照
有關「高街鬼屋」的靈異之處坊間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隨團義工表示其中一個說法是在其為精神病院期間,不少病人都會在晚間「鬼叫」,逐漸衍生出大屋鬧鬼的傳說,而傳聞在大屋空置期間,有人經過時仍聽見叫聲,令大屋的「靈異」程度再添幾分。另外亦有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香港淪陷時,大屋曾被日軍佔據作刑場之用,亡魂盤踞大屋不散。靈異傳說之外,「高街鬼屋」亦有其「浪漫」的一面,隨團義工提及曾有不少電影於大屋外取景,如一九九八年上映的《玻璃之城》,仍是學生的男女主角黎明和舒淇騎著單車回校舍時,就曾途經大屋。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紅郵筒
在第一街西營盤護老院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側的小巷,可找到已停用的舊油燈;在長春社古蹟保育中心門外,可見印有「ER」字樣,標註著「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紅郵筒。老香港的時光精靈,在西營盤一帶縈繞流連。通車在即,老店雲集的西營盤區隨後會有的轉變已逐漸成形,中心地帶處處可見新樓盤的工地,在急速的城市發展中,還望憑藉妥善的空間規劃限制和加強社區文化交流,西營盤現時的社區風貌人情仍能得以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