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並非《城市筆記》的文章,極少寫影評,請多多指教)
伊底帕斯演《擊情》
《擊情》成為奧斯卡大贏家,大概不必再去讚它優秀在那什麼地方,反正奧斯卡的光環耀不可擋。有趣的是此片的爭議性,導演也很聰明地在片末留下爭議的空間,連上安樂死的議題。有爭議,代表不安全;不為大部分人所接受,才稱得上爭議。但想深一層,安樂死這議題,在今時今日已經不是什麼禁忌。連在美國議會都可以討論並投票表決的議題,觸及一下又怎會不安全呢?《擊情》的不好玩之處,正正是因為這部片太安全。所以,讓我們來用酷兒(Queer)的角度來歪讀一下。
一個土包女孩充滿鬥志,對拳擊懷有熱誠。遇上伯樂,一拍即合,達成目標。兩人之間有個智慧老人,從旁相助牽線。再加上一點點的哲理:每個人都渴望有機會賭一鋪,為此甘願付出代價。看完簡介,觀眾大概已想像得到整齣影片的格局。奇連依士活也算是個老實生意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無拖無欠。
我卻是因為想看這一幕而入場的:奇連依士活流淚。影幕上的大鐵漢要哭了,男性氣概(masculinity)會否有什麼動搖?再者,年過七十了,他會怎樣去處理和表達自己的男性氣概?需知道男性氣概跟性意識(sexuality)的關係千絲萬縷,失去男性氣概,就如被閹割。
其實不用擔心,父權象徵又豈會如此容易崩潰。相反,奇連依士活MAN得要命:不但有知識(會念蓋達語,也是拳擊專家),更有姿色。奇連依士活腰板夠直、五官夠硬、雙目夠神。七十多歲還是很壯,沒有大肚腩,教幾多香港男人汗顏。真的很性感,很有男人味。
不知奇連依士活作為導演,是否也意覺自己實在太秀色可餐──特別是對手並非靠美貌起家的希拉莉絲。此消彼長,秀色更現。誰叫奇連依土活在片中,幫希拉莉絲起了「寶貝」的外號哩!難免勾起觀眾的遐想:「他倆會否有『那個』發生呢?」那個「那個」,當然不能宣之於口,太大逆不道了,搞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被七十多歲的老人家搞?),那比活地阿倫的「那個」還要那個呢。畢竟活地阿倫一直都是怪裡怪氣的知識分子,但奇連依士活可是正氣過正露丸的牛仔啊。但誰叫奇連依士活的角色那麼可口又可疑──希拉莉絲癱瘓在床上,只蓋著毛巾,奇連依士活動手去擦身時,老老實實,有沒有想過會出現「對她有話兒」(Talk to Her)的諧疑(parody)?
嘿,信你才怪。
那怎辦呢?怎樣令影片變得安全,禁絕反抖主動的觀眾想到「那兒」去呢?唯有出兩招。第一招:哭。看,直過鉛筆的直男人,也會有軟──是軟弱,你們想到哪兒去了!──的時候。可是,「新好男人」的概念講了好多年,男人學流眼淚不過是(扮)新好男人的入門。搞不好還成為男人鞏固性別權力的口供:「看,我們都會流淚了,我們也有女性化(feminine)的一面啊。」
淚水不夠力?總不成叫奇連依士活八十歲學吹鼓手,像今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對手Johnny Depp,演一下扮裝皇后(drag queen)?第二招:推右走左、轉移視線。將訓練員與寶貝的關係定性為父女情。片中希拉莉絲畫公仔畫出腸,說奇連依士活好像她爸爸。
安全抵壘了──至少導演以為。因為是父女,所以親親、擁抱、擦身都合情合理。還要此地無銀式在敘述手法上大費周章,安插一串看得觀眾如墮五里霧中的尋女記。豈料欲蓋彌彰,越描越黑。加上在影片後段,希拉莉絲語言和意識上弒母的一幕,即使以為「希臘神話」是指劉翔奪金、跟佛洛依德只是點頭之交的觀眾,也嗅得出那濃濃的戀父味道。調較一下性別,就會見到伊底帕斯在四圍走哩!
好一個心理分析教材啊!這樣去歪讀電影就很爽。
不過,有一點是無論如何都爽不起來的。片中的大反派Lucia Rijker,現實中是貨真價實的拳擊一級高手。但她在戲中演一個東德妓女,爹地還說,她在擂臺上作風卑鄙,跟出身不良有關。唉,什麼年代了,連最基本的政治正確都不懂,奧斯卡換了口沒遮攔的黑人基斯洛克(Chris Rock)當主持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