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就香港申辦2023年亞運召開特別會議,會上甘乃威提出「擱置亞運」的議案,在民建聯的支持下獲得通過。然而,民政事務委員會的議案並沒有法定的效力,曾德成在會上表示,亞運撥款申請的議案將於2011年1月14日提交上立法會財委會。會上多位議員批評,政府提交的60億元數目「報細數」,包括以現時的價格計算,將選手村及新場館興建的開支剔除在外,多位議員估計,亞運的總開支在500億元左右,如果通脤嚴重,隨時過千億埋單。2010年一月的立法會財委會,正是審議669億高鐵的日子,一年之後,財委會又再要重演一次歷史。
拆單財技 做細條數
究竟香港申辦亞運會,要用多少錢﹖今次政府向立法會申請的是60億元,是否就表示亞運只需60億﹖當然不是,而是政府運用財技,將開支分拆及壓低。以這60億元為例,只包括運動會的運作開支如行政、交通、典禮、保安,以及直接資本開支如改善現有場館。這60億不包括因為亞運而興建的其他場館的開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指,那些設施如啟德多用途體育館、荃灣及九龍城新體育館、長沙灣的新運動場等,不論是否興建亞運也是會興建的,因此不列入為申辦亞運開支,這是明顯荒謬的。如列席會議的會計界陳茂波議員指,如果不申辦亞運,某些場館其實是不需要興建,或規格是不需達致國際水平的。筆者翻查資料,以為符合東亞運動會要求的將軍澳運動場為例,建築成本為3億5千萬元,而今年批核的元朗新體育館暨圖書館,預算是7億9千萬元。然在申辦亞運文件中,那些所謂「不申辦也會興建」的場館,開支卻比上述這兩項新設施倍之。例如位於九龍的新運動場,預算是16.2億元,是四個將軍澳運動場。而擬建的兩個新體育館,每個造價達23億元,比元朗的圖書館暨體育館高出兩倍多。至於設50,000個座位,耗資近200億元的啟德運動場,如果不申辨亞運的話,它的作用為何,會否與香港大球場互相競爭造成浪費,也值得疑問。要記得的是,啟德這個計劃早於香港在2000年申辦2006年亞運會時提出興建的,在申辦失敗後,啟德的體育場計劃也終止了。申辦的文件中,亦尚未包括選手村的建築開支。
在計算開支上,政府在文件上又採取了今日價格去計算。張文光議員指,目前總體開支為540億,最終可能要700億,甚至1000億埋單。佢指出,顧問公司以通脹率2至3%計算成本的上升並不合理,他指出,近年的建築材料通脹上升了16%,政府文件目前的估算,大大低估了亞運的整體開支。60億一旦撥出,政府後來就亞運提出的其他撥款,立法會就只能任由宰割。
席間有議員問如果60億不夠,會否再來財委會要錢﹖曾德成不置可否,只說去年的東亞運只向政府申請了1.2億,沒有再次申請。不過梁劉柔芬席間不禁指出,當時東亞運錢不夠,要商界努力去籌才成,她表示東亞運錢不算多,但亞運涉及的金錢是另一回事。
亞奧會運作不透明
公民黨陳淑莊議員便笑言,即使商界願意出錢,但亞奧會也會分去33%的商界贊助。她指亞奧會運作不透明。根據文件,亞奧會可以獨享電視轉播權的所有收入,門票可以分成25%,贊助則分成33%。陳淑莊希望公開政府與亞奧會的商討過程,例如公開港協暨奧委會提交亞奧會的申亞意向書。她質問政府是否會在申辦書上填上60億元,並公開政府曾對亞奧會作出甚麼承諾。
民建聯雖然多次傳出疑似轉軑,但今日陳克勤仍代表民建聯發言反對申亞,民建聯建議60億撥作運動員基金,並改為多舉辦單項的國際賽事。旅遊界的謝偉俊也不支持申辦,他表示香港不是不知名的城市,不需要像其他城市爭辦。他說曾看到一份剪報,也是關於黃金寶的,阿寶曾說主場比賽,壓力更大,他對於主場優勢成疑。他又說,廣州亞運會已讓我們看到很多擾民的措施,例如車輛限行、安檢等,因為耗資過巨,廣州公務員更加在未來3年不會獲得加薪。謝偉俊又說,對旅遊界利益而言,一次性的「放煙花」也不會及得到長期的旅遊規劃。
會上支持申辦的有自由黨、梁劉柔芬及工聯會。工聯會的王國興高調指出,工聯會從沒說反對,只是提出一些要求,如諮詢不足、要求改善一些地區如元朗的場館、解決康文署的合約工及外判工問題等。他表示,政府已積極回應,包括延長諮詢期、落實重建元朗大球場,獲康文署承諾增加公務員數目等,因此工聯會會支持申辦亞運。
李永達:港協暨奧委會黑箱作業
甘乃威在是次會議之前,已提交一份議案,要求政府擱置申亞,雖然這份議案沒有法定效力,但政府都沒有輕視,難得一見的霆震霆議員都在座。筆者都有幸聽到霍震霆發言,在會議尾聲,李永達指,負責申辦的港協暨奧會一直黑箱作業,甚至聞說霍公子霍啟剛將會接手,他說奧委會何時變成了北韓,變為世襲制。霍震霆舉手回應,竟說「體育呢樣野,大家都會想家人參與。」在議案投票時,霍震霆亦沒有避嫌,舉手反對。最終議案在泛民及民建聯支持下獲通過。第二個議案是要求成立60億的基金,值得一讚的是陳淑莊,因為她不同意議案中基金只撥作精英運動員之用,忽視了基層運動員,她舉手發言澄清公民黨支持體育及支持運動員的立場後,便離座而去不參與投票。
本網會繼續跟進報導。
亞運相關報導:
亞運系列
申亞「義務」的背後
體育、平等與資本主義:為「申亞」討論作一點補充
香港體育關注組:辦亞運 助體育?
精英運動員的福祉在何方?主辦亞運還是合理的選拔機制?
一位廣州媒體人對亞運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