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知所謂」的80後政治社會參與

「不知所謂」的80後政治社會參與

近日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鬧得熱烘烘。傳媒、市民、政府既有支持的觀點,又有反對的聲音。提出不同的意見,固然容易。甚至,有人在facebook成立群組攻擊之。然而,分析誰是誰非前,我們宜先把握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的背後的理念。

「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背後的理念是甚麼?」「大眾如何把握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背後的理念?」

本文旨在將年初的往事重提,藉80後青年向曾生示威和「坐街」這些例子,訪問不同的人。了解80後本身和大眾眼中,「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想說明、想意謂的是甚麼?為何示威方式層出不窮? 為何示威方式如此激烈? 至此,我們才可以判斷80後激烈示威方式是否「不知所謂」,還是我們「不知他們所表達、所作的謂何」。

80後社民連青年成員涉嫌襲擊曾蔭權!?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
2011-03-01 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辛亥革命百周年展覽開幕禮發表演說,期間青年社民連成員上前示威,並向曾生扔飯。曾生晚飯時心口隱隱作痛,晚上到瑪麗醫院檢查。檢查後,身體無大礙。

培正中學校監的陳之望博士反對他們表達的手法:「他們襲擊香港最高負責人-特首。難免過了底線。凡事不應該以暴力解決。」在1989年出生,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保險、財務與精算學課程)的陳俊希同學亦反對:「我聽聞報導時,認為該青年行動過激、無謂。因為表發意見可藉遊行、寫信,單憑身體推撞無用。後來,在網絡看到一些說法,可能是保鑣推撞曾蔭權,但始終是該青年身體行動下,間接推撞所致。」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與哲學系的高級講師陳士齊博士則懷疑曾生受襲擊是假的:「一方面,無任何錄影顯示青年成員成功接近他。另一方面,曾生的疼痛很遲才發作。他過了一整天才發覺自己心口疼痛。」

透過蘋果動新聞的影片,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劉國英教授亦質疑80後青年有否襲擊曾蔭權:「在曾特首被襲案中, 80後被指稱「襲擊」,但場面混亂,所謂「襲擊者」可能是保鑣。另一個場合,80後青年衝上台,亦被曾德成阻止,接觸不了曾蔭權。」

80後青年襲擊曾蔭權仍然未有充分證據證明孰真孰假,受訪者們都難以斷言有否「襲擊」。那麼,他們如何把握80後這些激烈的政治社會參與理念? 他們認為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背後的理念是甚麼? 這兩個問題似乎更為重要。

制造社會問題?
陳同學認為如果是示威是理性的,都ok。因為激烈的行動引起不必要的衝突,有點無謂。陳校監則表示:「80後有為大眾,亦有為出風頭者。部分80後訴求是為大眾而發聲,例如住屋問題。同時,由於議員在議會行為影響下,為了突出自己和受到傳媒關注,因此做出一些很激烈的政治行為。」他們都認為示威是重要,但激烈的表達方式則難以接受。

劉教授和陳博士持相同的意見,認為普遍示威遊行基本上是和平的。劉教授提出:「很多時候,國家機器首先行使暴力,才導致示威抗爭者毫無預料地激烈抗爭。而示威抗爭者所謂的「暴力」往往是自衛。在自衛的情況下,「暴力」是無可避免的。這是合法行使暴力。」劉教授援引世界貿易組織部長會議(筆者按:2005年在香港舉行)的南韓農民為例,指出香港作為發達國家,相比起其他西方國家,示威方式和平、小規模得多。

而陳博士認為80後阻街、擲飯等示威抗爭方式影響性有限。民主國家的「遊戲規則」往往如此。當政者受多數支持,少數反對者惟有用抗爭表達訴求。示威未必受大眾支持,但(不示威)的大眾未必遣責示威。陳博士提出:「首先,80後本身並非暴力的發動者,反而是政府。香港政府怕不知示威何時失控。由於政府害怕,故使用暴力。例如: 3月6日的示威,警察暴力清場,清走和平阻街(坐街)人士。其次,80後的示威抗爭方式不算暴力。80後社民連青年成員便用另類示威(擲飯)攻擊,旨在羞辱他,而非實質攻擊。」

幾位受訪者對和平和暴力有不同見解,認為示威遊行或暴力或和平,但同樣肯定80後進行示威遊行,有其背後更深層次的理由和理念。那麼,幾位受訪者認為80後政治社會參與的理由和理念是甚麼?

關心問題社會?
現任政府某部門EO的賀文龍先生認為:「80後大部份在學,處在一個喜歡思考人生,思考社會前途的年齡。於是,他們對社會政治體制的改變作出相應的行動。」

陳校監比較以往的香港社會形態和現在的香港社會形態:「以往只需默默付出就有出頭天,但隨著大學生數目上升,現今社會需要的是知識和努力,彼此間競爭更趨激烈。另一方面,現今就業和置業的機會較難,因此令不少80後申訴不滿。」。

劉教授指出示威抗爭是一種表達訴求的方式:「因為政府既無法保障人民的權益,議會功能又無法彰顯。媒體報導建基於商業利益,亦不能充分反映他們的訴求。毫無辦法下,惟有以不同的方式抗爭。在重大議題上,示威遊行等不同的抗爭方式是需要。合法遊行、示威權利亦理應受到肯定。世界人權宣言已然表達了這肯定。」陳博士與劉教授的觀點略同,認為:「80後關注社會,覺得社會不妥。他們認為民主黨藉「打卡式」和平示威的手法無用。」

積極參與認為社會政治運動的樹仁大學社會學系二年級吳仲達同學認為:「當問及什麼原因驅使年青人參與社會政治運動,我以及身邊朋友都有一個信念-打破資本主義者壟斷社會的遊戲規則。資本主義下,人生目的只是賺錢,淪為一種賺錢工具。不斷鼓吹大眾向上爬,與他人進行競爭,人活得不似一個人。」

「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如何關心問題社會?
「刺激社會討論」正正是「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表達訴求的手法和理念本身。吳同學一再強調過去的政總溜守,和平離場的溫和抗爭手法,對態度依舊的香港政府起不了大作用:「只有突破傳統的訴求方法,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令政府感到壓力,政府才會讓步。」

陳博士指出:「現代社會作為觀賞式社會,阻街旨在讓傳媒影相、報導。無活動、無畫面,無法感動人一起抗爭。因為他們希望喚起同一信念、心志的人抗爭。」如何刺激社會討論?媒體擔任關鍵的角色。

陳博士補充:「80後社民連青年成員用另類示威攻擊。3月6日,示威人士和平阻街(坐街)。80後的示威抗爭方式不算暴力。藉某程度上的暴力,給予政府壓力,這是無可避免的。因為阻街為了吸引傳媒報導,刺激社會討論。」

80後政治社會參與的青年與媒體乃互依的關係,沒有80後激烈的政治社會參與青年,媒體沒有話題。沒有媒體報導,80後政治社會參與青年提出的問題和理念未能散播。

「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出師未捷身先死?
「80後政治社會參與」的方式或暴力或和平,其理念是「刺激社會討論」,引起大眾感動、反對、議論。他們的方式激烈,目的依然是引起討論。他們希望大眾所討論不僅僅是他們激烈的參與方式,而是他們所表達的訴求,但往往被媒體轉移或對錯焦點。

陳校監指出:「傳媒應該負上大部分責任,近年媒體為了提高銷售,故意以一些嘩眾取寵的標題去誇飾事件,目的是引起話題。因此媒體把80後塑造成一個自我形象低落、對社會抱有很多不滿的一群人。但其實激進的80後只是少部分,大部分80後也是一群有理性和獨立思考的年青人,傳媒把80後標籤,難免太以偏蓋全。」

「媒體報導要求新鮮、刺激。親政府的報導不清楚事實,便遣責暴力,既忽略了示威抗爭者憤怒的成因,又忽略了他們本身都是受害者。」劉教授強調示威遊行等不同抗爭方式的必要性,並批判媒體報導忽略了80後的訴求。

賀先生則認為媒體解釋他們的動機,並不是那麼重要指出。因為能夠引導人們思考反省,已經說明示威活動對社會積極正面的影響:「對於80後的一些示威遊行活動,有些媒體將他們的動機解釋為想出名或者被人利用。但是最重要的是80後社會政治參與的結果,給人們帶來了好的處。那麼,這個示威活動就是有意義的。就買樓來說,人們認為大學畢業之後直接買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80後的示威活動興起後,人們開始反思難道畢業後就一定要買樓嗎?不買樓就不是正常的生活嗎? 能夠引導人們思考反省,已經說明示威活動對社會積極正面的影響了。這個時候去探討示威人士是不是想出名或是不是被人利用,沒有太大的意義。」

劉教授同樣認同80後示威活動對社會積極正面的影響:「在反高鐵的議題上,年青人展現其抗爭的創意,以苦行方式表達不滿。我覺得這種抗爭方式很感動,並看見當時不止80後,甚至有其他人加入。故此,我們不應該孤立80後,並非只有80後參與示威抗爭。」

縱使80前或80後的示威抗爭者抱持各種理念,但背後都面對一個共同事實。誠如吳同學在訪問中指出:「在這個地產霸權的社會裡,與資金本家抗爭是一個長期戰,不會是上一代和這一代的事,而是代代長期的抗爭。」

問題反思:
1. 你所把握的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想說明、想意謂的是甚麼?
2. 你知道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想說明、想意謂的是甚麼?
3. 你認為80後的社會參與在「問政府」,還是在「自己爭取」?
4. 80後的政治社會參與」能否喚起你對社會政治參與?
5. 他們成功了嗎?有成功的一天嗎?(遊戲)有完結的一日嗎?

陳校監出生於1957年,有示威抗爭的經驗,曾參與2003年7-1遊行。
劉教授出生於1957年,有示威抗爭的經驗,並曾經在1989年的巴黎組織過示威遊行。
陳博士出生於1957年,有示威抗爭的經驗,曾多次參與示威遊行。
賀先生出生於1982年,有示威抗爭的經驗,曾參與示威遊行。
吳同學出生於1990年,有示威抗爭的經驗,曾多次參與示威遊行。
陳同學出生於1989年,沒有示威抗爭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