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記者:Leo Cheung
i- city舉辦的《流動城市》講座已經進入了第三回合,3月5日當天請來了梁款、李照興與楊倩淇討論在香港步與階層的流動性。三人分別代表了生於香港三個不同重要時期的香港人。
在香港,移動腳步是怎樣的一會事呢?移動腳步和流動階層可以怎樣連繫來呢?
講座以三人的香港流動經驗為討論核心,首先是代表香港50-60 年代出生的梁款,其後是代表七字頭的李照興,還有生於80年代的楊倩淇。
梁款的流動誌
出生於50 年代,成長於60 年代的香港。在60-70 年代的香港,地域移動所指的是搬遷,穿梭於香港至中國內地以至所謂「出洋」的流動。在西環土生土長的他代表了香港的第一代流動中產階級,他的移動腳步行動就是搬家。自言搬家是家常便飯的他說,搬家標誌了他的小時侯家庭為脫貧而憤鬥的血汗史,同時亦印證了腳步與階層的互動性。由太白臺搬上吉直街再搬上屈地街到現在的般咸道,由山搬到山頂,細屋搬大屋,這種「向上」遷移的過程於社會流動層面而言是一種「經驗」,於心態流動層面而言就是一種「個人身份的建立與認同」。然而,九七年的經濟泡沬爆破壞了他們的「好事」,對於這班長期生活於養尊處優狀態的這一代所謂中產階級而言,可謂冷手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成為裙拉褲甩的「落水狗」。
梁款認為他這種「按部就班」式的個人社會移動經驗,同樣都是大部份成長於60-70 年代的香港人的集體經驗。「我愛香港」宣之於口一點也不難為情,畢竟他們和香港一起捱過風風雨雨,紮根於此,成長於此。
李照興的流動誌
梁款形容李照興這一批生於70 年代的香港兒女是幸福的,皆因他們生於一個文化超級市場(cultural supermarket),開荒牛是50 出生的好爸爸好媽媽,令他們一出世就能夠無時無地「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先天優越的文化與經濟成長環境,能夠享受之餘心態更是"take it for granted"。難怪乎李照興開口第一句已經語不驚人不罷休:「我一出世就習慣享受,所以我自小便處心積慮要去體驗捱苦的滋味。」上一代草根階層吃魚蛋粉為的是「慳得就慳」,這一代吃魚蛋粉為的是尋找一種「草根品味」。今日唔知聽日事,短期租約,無大計劃,不相信一生一世的愛情,「只看表面沒有立場」出自李照興口中,是真心抑或反智?認同與否則見仁見智。
沙田瀝源長大的他,出生時家住柴灣,他形容兩者皆是「星城市」。若果尖沙咀旺角中環是香港的命脈,周邊的地區全都是衛星城市。「衛星城市是政府公屋政策(略),為的是要打散城市的流動性」他說。
「89 年,香港人開始擔心九七回歸會為他們帶末來和失去什麼,心態上意識到身份的危機性,」然後作出了生理上的反應,他身邊決定流亡(實指「移民」。李照興喜歡將人和事和物浪漫化) 到海外定居的人多不勝數。
經歷過五年沒有正職,靠做散工(freelance) 維生,教書又上堂,是老師同時也是學生身份,李照興體驗到工作的流動性。互聯網的興起與普及是催化劑,將身份的流動性推至高峰,「自由」這名詞將「流動性」浪漫化,「自由創作人」這身份更是令人趨之若鶩。
楊倩淇的流動誌
「我出生於香港80 年代,流動經驗不多。」
「去到外國就有好強的意識自己是香港人,但回到香港就又覺得自己甚麼也不是。」
梁款認同出生於這一代的香港人本土的流動經驗不多的事實,但相對地流動到海外的經驗卻是三代之最。「我像你現在廿多歲的時候,到過三次澳門,但一次也未踏足過日本,你就已經到過三次。」他用了「飄」取代了「流動」形容這一代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60 年代是移,然後定;70 年代是定中求移;80 年代是飄。」梁款對三代人有關流動性經驗作出了這樣的總結。
講座亦有在「香港流動性與中國開放的關係」這議題上展開討論:中國城市發展趨向一致性的同時,香港性(hongkongness) 還存在嗎?香港元素滲進了內地,中國元素也陸續滲入香港,「我城」是否從此徒具軀殼呢?容後再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