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肥力] 為了提醒自己。始終覺得,自1998年以降,歷年的七一遊行,提醒了我們「真正當家作主」後,怎樣的去當家作主:想像社會可以是怎樣的,同時說出來。2003年的,從小「民間」(民間/社運團體)變成大「民間」(十二至十四人裡有一——也恕我不濟,強劃大小「民間」)的七一遊行,我感受最深但沒很多人說清楚的啟示是,我們不但可以在遊戲規則容許的範圍裡爭取,也可以,復應該在爭取改變遊戲規則,特別是影響各人權益的遊戲規則。記憶力強,但這兩點有時會被隱去。
為了奪回街道。深信道路不只是來往或交易的場所,它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廣場,讓我們聚集、交流、發聲。
為了賦與意義。七一遊行的主題不應只由主辦機構定義,參與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主張和意願,不必強求彼此一統——特別是,在司徒華主動提出反日不忘正視自家歷史之後,不同背景和訴求的港內外人士趁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來港示威之前,我們不妨反思一下單一和純粹的行動主題從何而來,為何存在和必要。
為了強健身心。走約三公里半的柏油路,加上夏天的午後陽光,對身體總有點益處,雖然空氣不甚清新。
為了表達訴求。因為支持普選議會,因為希望民眾有更大的政經自主權,因為不願再見性傾向或種族或政治立場成為就業、求學的障礙,或影響身心安全,因為不相信同行等於背書
某種立場,因為不滿基層和婦女等議題在近日的紛紛攘攘裡再一度被抹去,因為氣惱於四方八面的扭曲技倆,我,今年七一,還要上街。
延伸閱讀
Sidekick: 2005七一大遊行
范克廉:天氣預報
司南:七一,遊嗎?
totoro:香港哭了
鄧小樺:嘉年華之形態
梁啟智:七一大遊行
民間人權陣線
明光社有關七‧一遊行的最新聲明
小樽:卑鄙的技倆香格里拉:請大家聯署支持!
徵稿:點解七一要/唔要上街
一年(唔) 容易又七一,今年是七一三周年了。有人說,七一是回歸後本地公民社會起動的契機;有人說,七一公民起動間接是董建華帶起的,沒有「建華亂港」,又怎會激發 五十萬公民自發上街遊行?但亦有人說,董退曾晉,面對可以預見的强勢政府、「西九龍曾氏皇朝」,本地公民社會將何去何從?今年七一,還(會)有人上街嗎?
今年七一,不管你決定仲要上街,還是唔再上街,請來投稿獨立媒體,講講你七一要/唔要上街的理由;回顧過去,審視現狀,展望未來。
倒數七一,公民社會梗預埋你!
來稿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