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文:fred
明報 麥屋
2005-08-05
世紀‧我們的聲音
網上動力
亞洲---國際---大都會的小蟻民,如何參與民主舉措?有無發言論政空間?今天兩篇文章,其一來自民間網上電台,其二來自網民論政社區---人民採訪員,報道人民心聲,關注人民動態,凝聚人民力量---開拓主流媒體以外的發言平台。
文:麥屋「網‧政‧廿一」幹事 www. ep21. org
互聯網令資訊傳播無遠弗屆,只要懂得一點電腦的使用方法,平民百姓都可以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公布於資訊海洋,表現的方式可以是文字、照片、影片、聲音、美工設計。任憑你寂寂無名,無權無勢,只要你在網上發放的資訊有吸引力,便可以成為眾人焦點。
百花齊放的互聯網世界,早就開拓了主流傳媒以外的空間,讓網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手法去報道身邊的事物,再加上科技的進步,令影音信息更容易上網,於是,「人民報道」不再是夢想,而是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事,多元化的信息不斷在網上發放。
香港的主流傳媒︰報紙、電視、電台,仍然是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主流傳媒受到商業利益和政權的力量影響而「歸邊」,或者自我審查,令民意更難表達,這已經不是新聞。人們很容易想到,以網上的「人民報道」補足主流傳媒的不足,是表達民意的一條出路。
「人民報道」的取材和方式都是多元化的,可以是文字為主的網上報紙,可以是討論區,也可以是影音作品,式樣之多,不能盡錄。
網上直播人民報道
我們三個團體 (網‧政‧廿一、係播網絡電台、香港人民廣播電台 )自去年起,聯合進行過幾次網上電台「人民報道」,包括︰立法會選舉直擊報道、元旦遊行、悼念趙紫陽晚會、6 . 4 燭光晚會、本年7 . 1 遊行及最近的7 . 16燭光晚會。
我們三個團體本來有不同的主要工作,分別是︰網台綜合節目、網台時事節目、網民論政社區。自2003年7 . 1 後,網民對時事更為關注,我們察覺到,網民在接收網上電台及網上討論區的資訊的同時,會參與討論區和使用 MSN、 ICQ等即時通訊軟件,進行互動發言。有的網民則配合着網上討論,把相關的時事影音信息公開分享。由此可見,在關注時事的活動上,多媒體平台受到網民的充分利用。令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愈來愈多網民願意會面,共同策劃推廣工作,開拓網上言論空間。
經過商討,我們三個團體認為可以用網台直播的方式,去報道一些大型集會遊行和投票活動,希望令更多市民了解「人民報道」如何補足主流傳媒。
就拿今年7 . 1 遊行來說,主流電子傳媒只有幾分鐘報道,訪問當中的參加者20秒,已經算是佔了頗多的篇幅。
我們的「人民報道」沒有篇幅不足的問題,可以連續數小時報道7 . 1 遊行,我們訪問了數十名市民,發言時間不限,希望盡量反映參加遊行人士的多元要求。
「人民報道」的原則,就是要發動普通百姓的參與,以他們的角度去進行採訪,這是很有趣的。在7 . 1 遊行當中,我們對不參加遊行的市民、旁觀遊行的內地旅客、遊行途經的商戶都感興趣,他們都是我們的訪問對象。我們不經剪輯的直播,把受訪者的即時反應和交談時的前文後理完全收錄。此外,我們的多名「人民採訪員」和直播節目主持,亦不斷報道遊行情况和相關的資料,希望把那個時空的經驗記錄下來。
我們的「人民報道」直播將一直留在網上,這些都是歷史紀錄。
7 . 16燭光集會live!
我們的聯合直播節目都稱為「live!」,這是從「 912live!」開始的習慣。我們直播7 . 16燭光集會,當然又稱為「live!」。這次集會的主辦單位和我們的準備工作也是十分匆忙,幸好有過多次的「live!」經驗,我們這班網民還可以湊集成軍。
雖說現今數碼科技發達,容易將資訊上網,但始終不是每個網民都掌握架設網絡和維持電腦系統的技術,而且,網絡和電腦系統也不是永遠穩定的,我們每次搞「live!」之前,都要懂得技術的網友花時間去進行測試。
經過「6 . 4 Live!」,我們掌握了無線直播的技術,所以這次「7 . 16燭光集會live!」,我們把直播室搬到遮打花園,這樣便可以邀請參加晚會的市民到來「開咪」,以加強互動性和臨場感。網友們為此開發了一套「土炮」的技術,可惜,有時音質不好,這真是「交了學費」,學乖了,下次改善嘍。
數千市民參加晚會,場地十分擠擁,水泄不通,我們處於遮打花園一隅的「戶外直播室」被人潮包圍。原本我們的「人民採訪員」的工作是遊走於集會各處,邀請市民到「戶外直播室」進行訪問,可是全都不能邁步了,只好手牽手圍着我們的小小「戶外直播室」,請參加者們輕點,不要擠壞它,資訊科技的東東可真是十分「孱弱」的。
我們廿多個「人民採訪員」和工作人員,整晚就這樣站着,跟以往的奔波勞碌的採訪工作完全不一樣,算是最「舒適」的一次直播活動了。
我們的「戶外直播室」有兩個主持,站在周圍的市民都聽到他們的旁述,真是有耳福了,他們有時會聽得露出微笑 (說不定是笑他們講得不好呢 ),先別笑了,我們的「人民採訪員」有時會抓其中的一兩個來訪問的。
晚會完了,人潮散開,一些參加者、名嘴和政界人士都紛紛來「開咪」。
完成了這一次「土法煉鋼」的寶貴經驗,我們一班網民都大叫︰「強大鳥!稱霸鳥!」 (這是網上討論區的開玩笑用語 )為晚會的熱烈氣氛和自己的努力而歡呼,網民真的始終是網民。
發展獨特媒體生態
在「7 . 16燭光集會」中,不斷提及網上直播和開拓網上電台。有人認為現時的網上電台只是靠義務人員維持,技術不足,聽眾不多,難成氣候,除非有聽眾願付款給商營的網上電台,才可以跟大氣電波的電台較勁。
網上電台的前途,還有待探討,但網上電台作為「網上政治活動」 (e - politics )的一部分,必將繼續與網上討論區和影音媒介扣連,亦必定繼續跟網民運動有着密切的關係,發展出一套獨特的「人民媒體」的生態。
今年12月,世貿會議在香港舉行,已經有「網上媒體」表示一定會出動採訪,且看他們如何對主流媒體作出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