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鯉魚門的兩個世界

「我住在鯉魚門二十一年,平日看到許多街坊養了許多貓狗,不覺得有甚麼特別,但現在搬到公屋去,不許養寵物,現在反而覺得… …,現在看到一些店舖門外的貓,我也會很想摸牠們一把。」

七十六歲的曾先生,現住在鯉魚門的公共屋邨獨居,他是鯉魚門寮屋區馬背村的舊街坊,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工邀請他回來,與我們這些參加體驗團的學生分享社區經驗。

曾先生聲音宏亮,不像一位七十多歲的長者,拿著米高峰,一字一句回憶起以前的生活環境,他說,回憶總是美好。

他住在公共屋邨三個月了,還不認識任何鄰居,每次回家,走廊兩旁的單位都關著門,在升降機裡碰上只是點一下頭。

以前住在鯉魚門,家家戶戶經常開著門,令人總是感到鄰居的存在,不只打招呼,別人的作息時間都瞭如指掌,譬如換了休假時間,鄰居便會發現,碰上總會閒話家常,大家好像生活在一個家裡。

我在區內,也曾聽到居民抱怨寮屋區的不是,大概曾先生的懷緬,是一個浪漫化了的過去,映襯淡然無味的現在,他撫摸回去,就像撫摸路邊一只無名的小貓。

曾先生是客家人,由於同鄉及親戚的介紹,二十多年前從中國大陸來到香港,住進鯉魚門這個寮屋區的馬背村,當時花了十四萬買了一個約七百呎的單位,他說,這個價錢在八十年代初可以付一間一房一廳的房子首期,但當時兒子及丈母娘也跟自己同住,所以只好買下面積較大的寮屋。

馬背村原有一百多戶,現在只剩二十來戶,不少居民接受政府安置遷出了;現在問曾先生為何會選擇遷走,他只淡淡地說,公共屋邨一些設施的確較好。

社工問他,如果要再選擇,你會否離開,他沒有正面回答,他只用「無奈」二字來形容,他說,公屋及私人大廈住宅,是城市化,好像是大趨勢,像鯉魚門這樣臨海的寮屋區,到處是平房,有人種花種菜,在香港越來越少,如果不是有這麼多海鮮店,使這裡有旅遊價值,寮屋區早就被政府拆掉了。

曾老先生在分享會後,與我們一起燒烤,看著燒烤包,有點勉為其難,但還是挺高興與一群吵吵鬧鬧的年青人說笑聊天,還主動說了一個笑話;他說,平日獨來獨往,現在有人陪一下也很好。

十時左右,他便告辭回家,離開寮屋區的範圍,回到公共屋邨,路程大概不用十分鐘,但我突然覺得,他的家,在很遠的地方,寮屋區與其身後高大的公共屋邨,彷彿是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