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鮮有幾仙?

西方科學家認為人的舌頭,
有四個基本的味覺情報科,
就是「甜鹹酸苦」四個字頭。
日本科學家不以為然,
認為舌頭還有一個重要的情報網,
一字記之若「鮮」,
代言人是高湯及調味醬油。
這個神秘的「第五功能」,
是由氨酸鹽及單磷酸核酸這類化合物所激活,
其實中國人常掛在口邊的食海鮮,
當中就已透露玄機,
鮮是鮮活,
鮮魚有鮮味,
是因為魚身上的三磷酸腺,
在魚死後會急速分解為單磷酸核酸,
而這種激活「鮮」這神秘功能的化合物,
魚比其他動身多出N倍,
所以魚要剛剛熟就很有鮮味,
煮得太熟單磷酸核酸就很快和其他分子結合,
鮮就消失了。
而要「鮮」味入魂,
當然是未經文武火洗禮的刺身。
不過,
在食物傳意中,
「鮮」已是入口後的事,
所謂隔籬二叔婆飯香,
人的食慾大部份由氣味引發,
如果捏著鼻子吃東西,
很多味道就缺席了。
所以,
一條剛煮得恰到好處的魚,
那種香味比刺身一定首先吸引你。
一味生食物,
就是少了「香」這重要「廣告」,
為彌補這個「缺憾」,
就要出到「視覺藝術」來撐場了,
這可能就是日本刺身擺碟盡善盡美的「搶客之道」。
有人終生拒吃生食,
這就與原汁原味的「一口鮮」絕緣,
至於那口「鮮」是不是對人生這麼重要?
就看你的業力牽引了,
反正人間香氣滿溢,
在一煲香噴噴的狗肉和充滿禪味的刺身,
話之你甚麼「一口鮮」呀!
遲一步,
都給濟公捷足先登呀!
COOL大哂呀?
清淨大哂呀?
這就是佛跳牆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