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11到11.17,一百六十天,香港人走過一段永誌難忘的奇妙足球旅程。很多香港人,包括我,個個星期看英超看得咬牙切齒,卻從沒用同一種態度,為香港足球吶喊過,激動過,緊張過。
說實在,香港這次「籤運」真的不俗。亞洲區第二圈外圍賽40支球隊,按世界排名分為五級,香港屬最低的第五級(同級包括台灣、老撾、關島、孟加拉、也門等「亞洲魚腩」),形勢原本頗為不妙,結果同組的最高排名對手,不是日本南韓澳洲伊朗阿聯酋烏茲別克,卻是在八支種子隊中排名倒數第二的中國(反而實力應較強卡塔爾,竟是第二級,連沙特也是);第三級是實力理應稍遜於香港的馬爾代夫;第四級最關鍵,原本可能遇上北韓、土庫曼、新加坡等較強對手(新加坡作客迫和日本),偏偏卻抽中之前一個月還是世界排名「包尾」,因贏了第一圈兩仗外圍賽令排名從209暴升至163,抽籤那刻比香港高4位、第一次角逐世盃的不丹(所以說,國際足協的排名其實很戇居,不可盡信)。
連賽程也幫了香港一把,頭兩仗都是主場出戰,還要先對全隊只有一名職業球員的不丹,再鬥馬爾代夫,我不是要抺殺港足眾將的付出或低估他們的鬥志,但至少我們有相信,香港在今次外圍賽,肯定不至鎩羽而歸吧。
首戰不丹,大勝七球,假如把握力再好一點,雙位數狂數對手實在不是夢。上年阿根廷在大球場贏香港7:0,大概美斯不會為此感到興奮莫名,但對一直被看扁的港足,即使對方實力真的差一大截,同一個「7:0」,意義深遠得多,至少能令原本不太關注、甚至不是球迷的香港人,都會拋出一句:「嘩,乜香港隊咁勁呀?!」
次仗對實力較接近的馬爾代夫,再次過關。
還記得那段時間,「團結香港基金」的廣告令人煩擾的日播夜播,香港隊前後僅僅用了六天,已經把香港人團結起來,這些互不相識的人,也許前一年曾在金鐘旺角劍拔弩張如箭在弦炒蝦拆蟹,這天卻在球場酒吧茶記街邊齊聲高呼We Are Hong Kong激動相擁,那個畫面,想起來,實在很超現實。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港隊在深圳面對中國連續90分鐘狂轟猛炸,力保不失,700萬港人深深體會抗戰勝利的喜悅,香港媒體大字標題「香港力拒中國」、「香港守得住」、「香港爭氣」,都是語帶相關。在足球上,想起2004年慘吞國足七蛋的恥辱;在現實生活,回望港人自2012年7月以來被共產黨加倍進逼,每晝每夜遭㩒住嚟打透不過氣,多得一群築起血肉長城的勇猛港腳、明明是韓國人卻開口埋口Die For Hong Kong的魔鬼教練金判坤、還有不知有否被判「反黨賣國」而遭送進焚化爐的門楣和門柱,香港人終於可以在財大氣粗不可一世,以為自己真是新全球霸主,口頭禪是「沒有我們你們早就完蛋」的大陸人面前,盡吐烏氣。
「七蛋恥辱」十一周年,港隊在旺角場再次迎擊中國。球證場笛一鳴,比賽結束,中國隊確定成為同組唯一沒有被香港攻破大門的球隊。現場五千幾香港球迷雀躍萬分,我與幾個朋友在場內不停自拍不住喪笑,別人或許以為港隊已歷史性晉身世界盃決賽周,憧憬著陳肇麒屆時射破紐亞十指關,基藍馬將阿古路完全凍結,還有葉鴻輝撲出基斯坦奴朗拿度離門三碼的頭搥。
Kim Sir 帶領港隊戰將繞場一周,答謝球迷支持,還跟著我們齊喊We Are Hong Kong,男人老狗的我站在看台,把9月時鬥卡塔爾賽後強忍著的淚水,釋放出來。對上一次為香港流淚,是87個催淚彈之後。
從沒想過,香港戰至外圍賽最後一輪,仍保持晉級希望(當然只是數字上可能),更從沒奢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香港隊步上世界盃決賽周舞台。其實,不丹人與馬爾代夫人,同樣沒有這種奢望,但他們對自己球隊的支持、投入、忠誠,跟德國人、巴西人、阿根廷人、英格蘭人、日本人,沒有甚麼分別。
「支唔支持香港隊呀」,是一條香港人不需思考便能回答的問題,精準一點,是一條根本不應該問的問題。然而對某些人來說,這條問題比小三TSA試題,艱難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