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保路保素是跨國球會集團的代表人物。
經濟學上,有個詞語叫協同效應,指兩間企業合併後,可以互惠互利,並且互補不足,產生更大的利潤,簡單來說,就是1+1大過2。在球壇上,又有沒有類似協同效應的情況呢?
衛星球會的目的有點相似,大球會與小球會結盟,大球會可將球員借到小球會,球員得上陣機會及磨練,而小球會找到高質素的球員,各得所需,但兩間球會不屬於同一個資本集團,是獨立地營運的。
與其找別人合作,為何不與自己合作?這樣做,是否更方便且有效率呢?你可能有點一頭霧水,不知筆者想說甚麼呢?其實幾個月前,筆者都曾撰文觸及,就是一個老闆控制多間球會的情況。就像其他商業活動一樣,做生意會有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當你打開門做生意,有些成本是固定的,不會隨生意的規模上升,那就是固定成本;至於變動成本,就會隨生意規模變大而增加。生意做得越大,因為固定成本不變,所以可將平均成本壓得越低。因此,商業機構會不斷合併及收購,擴大規模,形成了很多跨國企業。
相比其他行業,足球甚少跨國大集團,但講到最著名的跨國球會老闆,非意大利的保素家族(The Pozzo Family)莫屬。占保路保素(Giampaolo Pozzo)在1986年收購烏甸尼斯。初期,球隊成績低迷,是意甲升降機。93/94球季,占保路的兒子占奴(Gino Pozzo)入主球隊,進行改革,首先整頓球探網絡,令到烏甸尼斯可以在世界各地搜羅便宜且有質素的球員,確保球隊的成績。自此之後,烏軍成績穩步上揚,不但在意甲站穩陣腳,間中會爭到歐洲賽資格。
保素家族並非阿巴莫域治那種視球會為玩具的班主,也非那種將足球當成宣傳國家工具的中東基金,他們視烏甸尼斯為一盤生意,希望從中獲利。烏甸尼斯的賺錢模式與波圖、賓菲加等葡超黑店相似,他們在南美、非洲、東歐發掘球員,之後再高價轉售,例如漢丹諾域、阿歷斯山齊士、伊斯拿及恩拿。因此,烏甸尼斯都可說是意甲黑店,專向強隊賣人賺錢。
保素家族在2009年升級為足球界的跨國企業,他們趁西班牙球隊格蘭納達財政困難,出資收購。當年格蘭納達只是一支平平無奇的西乙B球隊,成績很差,升上西乙的希望都不大,但保素家族發現烏甸尼斯有很多剩餘的資源,不知如何利用,而格蘭納達就為他們帶來一個楔機。
每支大球會,都有很多預備組、青年軍以至冗員,烏甸尼斯也是。太龐大的陣容,不但對球隊成績無用,還會有負面影響,與其每個夏天都在煩惱如何清走或借走他們,倒不如用這班人開拓另一個市場。
山齊士是烏甸尼斯其中一筆得意之作。
當保素家族在2009年7月完成收購後,大批來自烏甸尼斯的援軍由亞平寧半島抵達伊比利亞半,令到格蘭納達壯大起來。在保素家族這位白武士帶領下,10位烏甸尼斯球員以借用身分加盟格蘭納達。在09/10球季,格蘭納達在西乙B第4組奪冠,並透過附加賽升上西乙,這是格蘭納達事隔22年後重返西班牙次級聯賽。
10/11球季,格蘭納達獲得6名烏甸尼斯借將,協助球隊最終以第5名完成,參加升班附加賽,殺上西甲。在烏甸尼斯的支援下,格蘭納達連續兩季升班,但之後呢?保素家族希望格蘭納達成為他們在西班牙的分店,工作主要有3點:首先,確保西甲席位,令他們的貨品可以在頂級聯賽保持曝光;之後,進行低買高賣的球員交易,賺取盈利;還有,為烏甸尼斯練兵。
在第一項工作方面,格蘭納達做得不錯,連續3季在護級成功,11/12球季就最險,以第17位完成,至於近兩季就排第15位。之後,筆者會探討格蘭納達在交易獲利及培訓球員的工作。從整體出發,格蘭納達近兩季在轉會市場都獲得盈利,在上季,他們賺了約230萬鎊,而在今夏的轉會窗,他們的盈利更達1400萬鎊。
施古爾拉今夏離隊,幫球會及保素家族賺了一大筆。
筆者會提兩名球員,分別是施古爾拉(Guilherme Siqueira)及巴謙美(Yacine Brahimi)。施古爾拉今夏加盟馬德里體育會,成為格蘭納達在保素家族入主後最成功的投資。2011年夏天,在保素家族的操作下,免費由烏甸尼斯轉投格蘭納達。經過3個球季的成長,施古爾拉成為西甲其中一名最佳的左閘,最終今季以880萬鎊離隊。
巴謙美在12/13球季由雷恩外借加盟格蘭納達,季尾以220萬鎊身價加盟。經過一季後,巴謙美成為西甲過人王,並於世界盃有出色的表現,今季以570萬鎊身價離隊。主要靠這兩位球員,格蘭納達今季才獲得超過千萬的盈利。
為烏甸尼斯練兵方面,格蘭納達有語言及文化上的優勢!由於南美的文化與西班牙相近,如果保素家族想將南美的足球天才帶到歐洲,格蘭納達明顯比較適合做他們的首站。
除此之外,格蘭納達令到保素家族買南美球員時更加靈活。在這方面,就要介紹一位巴西球員出場,他們是加比爾施華(Gabriel Silva),現時烏甸尼斯的左閘。
加比爾施華在2012年冬天由彭美拉斯加盟烏甸尼斯,但球隊非歐盟球員名額已滿,如何是好?加比爾施華就變成加盟了格蘭納達,直至2012年夏天,他才正式成為烏甸尼斯的球員。
加比爾施華曾經是格蘭納達球員。
另外,筆者翻查了足球網站《轉會市場》,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轉會,例如烏甸尼斯防中亞倫盧利奧(Allan Marques Loureiro)。根據《維基百科》,他在2012年直接由華斯高加盟烏甸尼斯,但在《轉會市場》裡的資料指,由南美買入亞倫的球會是格蘭納達,之後格蘭納達就將亞倫租借給烏甸尼斯,直至2014年夏天,他才正式轉會烏甸尼斯。不過,無論如何,出錢買人的都是保素家族。
保素家族用烏甸尼斯裡的閒置資源,即是副選球員,協助格蘭納達升上西甲,擴展了家族對球圈的影響力,為他轉售球星的生意增加了一個平台。格蘭納達作為一支長期在低組別打滾的球隊,職球員都缺乏頂級聯賽經驗,而烏甸尼斯可補其不足,例如烏甸尼斯或保素家族在轉會市場裡的人脈,可以立刻助格蘭納達增兵。
烏甸尼斯與經理人公司GM FOOT的關係非常好,後者很多客戶都是烏甸尼斯的現役或前球員;最出名的一位是拜仁慕尼黑中堅貝拿迪亞,他就在烏甸尼斯成名,之後轉售予羅馬,再去拜仁的。另外,阿倫尼安及艾度施素高都是GM FOOT的客戶,前者在2009年加盟烏甸尼斯,後者就在2011年,兩人後來都轉投格蘭納達。
艾亞比是格蘭納達的前鋒。
在2012年,格蘭納達以440萬鎊由法國買入前鋒艾亞比(Youssef El Arabi),這名球員也是GM FOOT的客戶。艾亞比加盟後,成為格蘭納達的主力射手。除了GM FOOT外,烏甸尼斯與GALLEA GESTION S.A的人脈關係都幫到格蘭納達,烏軍陣中的希古達斯及迪利奧都是GALLEA GESTION S.A的客戶,而GALLEA GESTION S.A就是幫助格蘭納達簽入巴謙美的經理人。
在格蘭納達的成功經驗後,保素家族在2012年擴展他的版圖,以約1200萬鎊收購了英冠的屈福特。英超是全球商業效益最高的聯賽,轉播收入數以億鎊計,加上英超平台甚至比西甲更好,有助他們低買高賣的事業。
保素家族接班人占奴全力協助屈福特升班。
保素家族將當年協助格蘭納達升班的方法套用在屈福特身上。12/13球季,14名援兵由歐洲大陸馳援英倫半島,12人來自烏甸尼斯,2人來自格蘭納達。此舉震驚英格蘭球壇,賽會之後更要修例,限制球隊不能自同一間球會租借超過5名球員。
不過,你有張良,我有過牆梯,烏甸尼斯索性讓旗下球員自由轉會到屈福特,英格蘭方面的賽會亦無可奈何,無法規管。得到保素家族全力支持,屈福特離升班越來越接近。12/13球季,他們是英冠季軍,但未能勝出附加賽。上季,屈福特失準,只準中游,但他們今季捲土重來,現排聯賽前列,有機會爭升班資格。
近年,阿聯酋的阿布札比財團都有類似的計劃,他們以曼城為中心,加上紐約城、墨爾本城等球會,希望可以建立一個足球王國,但紐約城才剛剛成立,墨爾本城限於澳職,這個「城」字派足球王國尚在襁褓之中。相比之下,紅牛集團就搞得有聲有色,可跟保素家族比較。飲料公司紅牛集團早就部署進攻球壇,包括美職建立的紐約紅牛,在奧地利收購的薩爾斯堡,加上德乙的RB萊比錫。
與保素家族的做法相似,紅牛旗下的球隊資源共享,薩爾斯堡及RB萊比錫的足球總監是同一個人,兩隊之間有轉會交易。當RB萊比錫在低組別時,薩爾斯堡就時常借人給友會。另一方面,當薩爾斯堡有需要時,RB萊比錫都會幫手買人。
在今夏轉會窗,RB萊比錫用500萬歐元由安德列治買了中場般奴,並以200萬歐元由維也納迅速買了沙比薩,他們是球會今夏兩名最重磅的收購,但他們沒有為球隊上過陣,因為兩人隨即被外借至薩爾斯堡。沙比薩與維也納迅速的合約中有買斷條款,金額是200萬歐元,但只可以由國外球會使出。
這個條款的出發點很簡單,防止國內競爭對手搶人,但紅牛集團用RB萊比錫去買人,再將沙比薩外借到薩爾斯堡。這種做法繞過了買斷條款的限制,幫助薩爾斯堡直接從維也納迅速手上搶人。沒辦法,對於球壇來說,跨國公司是一種陌生的生物,很多球會都沒有防備,結果維也納迅速就吃了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由電子產品到食品,由服裝品牌到奢侈品,很多都由跨國巨型企業主持。在資本主義下的市場經濟,資本會不斷集中而壯大,強者越強,富者越富,透過收購及合併去減低成本,增加市場佔有率。在這個足球商業化的時代,像保素家族及紅牛的跨國球會集團近年冒出頭來,雖然未成主流,但參見各行各業,這種控制多間球會的資本會否在未來越來越普及呢?
參考文章:
Multi-club Ownerships: The Future of Football?
Abramovic, Pozzo & Lampard. Are “Sister Teams” Heralding a New Era of Financial D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