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英格蘭足球衰落探究——路線之爭

近日曼聯拋售自家青訓產品、大手購入外援,讓球圈重彈舊調:英格蘭的球員沒有出頭機會。有許多人歸因全球化下資本的擴張和波士文條例,讓球會更易雇用外勞;更有人直指英倫足球衰落的關鍵就是外援入侵,所以應該採用「本土優先」政策,大力抑制外援數目。輸入外勞導致本土球員欠出頭機會,這只是表象;實則本土球員在技術水平上能否與外援並駕齊驅?

英格蘭足球的不濟,除了球員的實力問題,還在於把他們訓練出來的足球哲學:英格蘭脫離蘇格蘭式的技術足球,以長傳急攻作為單一的手段。及至希素慘案和商業化聯賽誕生,把英格蘭足球逼至死胡同。

一切不妨由英格蘭足球哲學的路線之爭說起。

長傳急攻的崛起與路線分歧

英格蘭足球從發源伊始,相對而言就不是很重視技術含量。英格蘭人最初把足球看成純粹的鍛煉身體素質的運動,速度、力量、拼搏是他們更崇尚的元素(相比而言蘇格蘭人倒是更加重視技術和傳控球的基本功,他們的風格從一開始就和英格蘭人有區別,事實上日後中歐、南美的足球興起在很大程度上都感謝蘇格蘭風格的足球輸出,蘇格蘭人Jimmy Hogan更是被稱為中歐足球之父)。到四五十年代的時候,英格蘭人其實對於世界其他國家的技術含量和「漂亮足球」還是比較羡慕的,但是又拉不下老臉(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本著對於外國人的鄙夷態度並不認可這種足球),在宣傳上繼續堅持著對自身風格的推崇,而當時英格蘭國家隊主場不敗的戰績是他們為堅持自己風格辯護最好的理由。

1953年匈牙利造訪英格蘭的那場6比3被認為是英格蘭足球史上最重要的幾場比賽之一,其意義就在於擊碎了英格蘭人基於自我催眠意識上的榮耀感。一部分英格蘭人,例如Matt Busby、Arthur Rowe堅定了走技術化改革的道路,前者的曼聯在空難之前成為能與皇馬一較高下的新興力量,而後者的熱刺當時推行的push & run層層遞進的戰術(有些人把它翻譯成波形戰術或者傳球走位戰術)創造了熱刺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後來Rowe的弟子Bill Nicholson蕭規曹隨,為熱刺創造了更大的成就);但是有一些人繼續堅持走傳統路線,強調身體素質,反對過於複雜的進攻組織,講究以最快的時間把球打到對方核心區域,一次進攻不應超過3腳傳球,用射門數字的累積來換取入球的策略,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狼隊的主帥Stan Culis,而他的這種堅持在1954年獲得了一個貌似強有力的證據:他率領的狼隊在1954年冬天的一場友誼賽中戰勝了匈牙利的Honvéd,而後者當場比賽首發陣容擁有多達七名匈牙利國家隊主力成員,其中就包括了普斯卡斯、Czibor、Kovaks、Bozsik這樣的名將,而匈牙利在此之前被稱為超級無敵國家隊,三年來僅在世界盃決賽中惜敗於西德——被公認為當時最強的球隊。這場比賽的勝利讓英格蘭媒體再次高潮,他們不僅重新燃起了對於傳統風格的崇尚感,更大言不慚地叫囂「狼隊是世界冠軍」[1]。

英格蘭人在技術道路上的分歧從此時開始顯現,而Culis一派的實用主義足球哲學成為了FA的選項,當時FA中有一位名叫Charles Reep的技術顧問,這個人是一個理論足球的癡迷者,平生最愛分析比賽資料。在他的分析下,Culis的那種足球哲學成了王道,他本人更是得出了每9腳射門取得一個進球的概率結論,從而支持了Culis的那種要求長傳急攻、不重視組織的理論根據。就連英格蘭世界盃冠軍主帥藍西爵士本身,都是一個實用主義者,而他創造出的442(4132)本質上就是為了強化防守。不過這個時期這種選擇尚未完全體現出其弊端,因為Busby和Nicholson一派的國家隊層面影響更深,他們的子弟兵如技術化的卜比摩亞是國家隊隊長,而卜比•查爾頓是球隊的進攻靈魂。

傳控打法的流行與短暫勝利

在這種影響下,技術型球員的培養在英格蘭並沒有斷絕,在70年代中後期球會層面更加強不少,因為當時英格蘭最強球會利物浦選擇了這條道路。

作為一名非常推崇歐陸足球的蘇格蘭教練,Bill Shankly從1973年開始大力推行本隊的技術化改革,例如在後衛線上啟用自由人,在前場啟用技術型靈活前鋒,以及推行控球傳球的戰術;而他的戰友Bob Paisley比起前者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Shankly本人不是一名戰術運用的達人,他更關注宏觀層面;而Paisley當初是他的助手,主要負責的就是戰術的實際訓練工作,他也是英格蘭人中推崇技術型打法的代表人物。這一時期英格蘭技術型球員的傑出人物毫無疑問就是奇雲基瑾;而諾定咸森林接過了利物浦的大旗,繼續統治歐洲。這一時期英格蘭的青訓在很大程度上也偏向於技術化,日後為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英格蘭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球員,例如加斯居尼、班尼斯、荷度和華度。

但是在國家隊層面,情況就大大不同。70年代英格蘭曾一度在國家隊層面試驗技術化改革,但其結果並不好:英格蘭連續缺席了74年和78年兩次世界盃。保守的FA此時已然惱羞成怒,重新選擇了傳統道路,其代表人物是FA當時的一位技術顧問曉士,前文提到的Charles Reep,以及在80年代初帶領屈福特成就了一番事業的泰萊(此人後來成為英格蘭主帥,成功率領英格蘭缺席94年世界盃)。

也正是這一時期,英格蘭人在青訓培養體制上開始開歷史的倒車,不再重視阿積士式的基本功和技術的培養[2],轉而推崇傳統的身體素質和慣性思維。希素慘案後的5年禁賽期,讓英格蘭人遠離了世界足球的主流,其中最大的損失,就在於當世界各國都紛紛開始重視球員多樣化培養的時候,英格蘭人繼續堅持著球員單一化培養的老路:後衛就是後衛,中鋒就是中鋒。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現在。

展望

摩連奴最初登陸英格蘭時,被英格蘭人的青訓給嚇怕了——「我簡直無法相信英格蘭人居然不教育自己的年輕球員成為多功能的人才。對他們來說,熟悉一個位置,只踢一個位置就夠了。對他們來說前鋒就是前鋒,僅此而已。」這一點說明了曼聯球員踢不出三後衛陣式的尷尬,而且進攻時的跑位和分工仍然脫不了442陣式的窠臼。

要解決問題,未來英格蘭足總必須考慮多引進一些外籍的基層教練,慢慢重建起重視技術和基本功的青訓整體風尚,多培養幾個李奧費迪南、謝拉特這樣的球員才是正道(李奧費迪南出道于傳統上比較重視年輕球員技術水準的韋斯咸,而謝拉特出道於利物浦,這兩名球員堪稱目前英格蘭球員中技術、基本功和多功能化的典範,絕非巧合)。下一篇再談希素慘案對英格蘭足球的影響。

註釋:
[1] 當場比賽的現實情況——當時匈牙利的這幫巨星們由於世界盃上的失利,歸國之後一直處在媒體和球迷的聲討聲中,始終難以專心於比賽和訓練,此其一;本場比賽在英格蘭進行,12月份的英格蘭和12月份的匈牙利在氣候上差別較大而且陰雨連綿,部分球員出征時還有傷在身,此其二;Culis為了遏制匈牙利人的腳下優勢,比賽之前往場地灑水整整三小時,硬是把好端端的球場變成了薯仔田,此其三(不過英格蘭媒體的這次叫囂倒是推動了足球比賽組織的發展,正是這場比賽後英格蘭人驕傲自大的態度,激發了歐洲大陸上一些有識之士組織舉辦了歐洲冠軍杯)。
[2] 諷刺的是,荷蘭全能足球的始祖人物、阿積士的傳奇教練Jack Reynolds,其實是一位英格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