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昨晚贏了足總盃,但雲高爾今季的戰績還稱不上是令人滿意。歐冠早早出局,而且兩季花了幾億鎊重整陣容,今季還是打不進前四。戰績尚在其次,雲高爾的最大問題,是令曼聯的比賽太predictable,而這種打法是incompatible with 曼聯的business model。雖然昨晚對水晶宮的熱血反勝令人振奮,但這樣戲劇性的結局在今季其實是鳳毛麟角。今季曼聯的比賽,幾乎是清一色「鳩猜」,徒有控球,缺乏突破,去到對方半場的final third就好像不懂攻進去,也少了球員跑入禁區接應。於是場場比賽都是這公式︰對方(尤其是弱隊)縮後防守-->曼聯猜波,傳左傳右-->被對方搶到波,快速反擊-->失波 or 看迪基亞表演。即使是昨晚的足總盃決賽,大部分時間也是跟從這公式。水晶宮就是靠沙夏的快速反擊,令曼聯後防險象環生。
許多球迷對今季曼聯怨聲載道,其實不是受不了它的差,而是受不了它的悶。
然而,現在曼聯的 business model,正是極依賴球迷。和有油王的車路士和曼城不同,也和有巨額電視轉播費的巴塞和皇馬不同,曼聯的收入,非常依賴亞洲球迷消費。曼聯乘90年代英超轉播全球化浪潮,成為亞洲其中一支最受歡迎的球隊。這個廣闊的球迷基礎,就是曼聯的油田,也是曼聯以負債之身也可以和各大豪門相提並論的資本。但和本土球迷不同,這些球迷和曼聯的接觸,很多時候就是星期六、日的一場波,想看看愛隊如何嬴波,紓緩壓力(我真係覺得亞洲人既工作壓力,和所謂「勝利球迷」的數目是有關的,當然這要留待社會學家研究了)。
如果場波係悶波一場,未睇已經估到哂,我睇黎做乜?
如果成季場場都係咁,我睇黎做乜?
如果下季又係咁猜,我睇黎做乜?
當然不是說曼聯球迷都是這樣 entertainment-oriented,當然也有不少忠心、不為所動的球迷。我在這裡也不是想說甚麼是真球迷,而只從市場角度講現在球風對球會經濟上的負面影響。弱但unpredictable,球迷依然會覺得刺激(看看利物浦在亞洲的影響力就知)。弱但predictable,就是趕客了。曼聯要是繼續用半桶水的控球打法,「死猜爛猜」,難免會流失不少球迷,削弱其亞洲影響力,從而動搖其財務根基,亦令其債務問題重新擺上檯面。對其他隊來說,打得悶,俾球迷鬧下囉,最多拉下 banner。但對曼聯來說,打得悶,是會死的。這可說是曼聯現在的「控球危機」(possession crisis)。
因此,除了戰績,曼聯更需要找回的,是刺激、是話題,令球會的娛樂性不會繼續衰退下去。莫耶斯就是毫無霸氣,令球隊形象死氣沉沉。現在的雲高爾,霸則霸矣,但打法還是 predictable 得沉悶。要解決這危機,雲高爾只能認命改打法,正如他當年14年帶荷蘭打 WC一樣。但看他整季的 stubborn 程度,實在不樂觀。即使贏了足總盃,曼聯也未必願意為了雲高爾而改變他們的 business model。一兩季沒有歐聯席位還可以,但如果傷害到曼聯在亞洲經營已久的market brand,才是大問題。這樣看來,從來不乏話題性的摩連奴,其實很合曼聯現在的business model,這也能明白為什麼曼聯和摩連奴之間一直緋聞不斷了(當然,長遠發展如何就不敢斷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