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馬拉松先可以封路?定期無車日更happy

馬拉松先可以封路?定期無車日更happy

圖:蘋果日報

在星期日剛過去的馬拉松比賽,健康空氣行動邀得全馬賽事跑手協助,沿路攜同流動監測儀量度空氣污染。比較封路前與封路後的路邊微細懸浮粒子濃度,我們發現封路後銅鑼灣及旺角空氣質素俱獲大幅改善,分別下降六成及超過四成。

螢幕快照 2016-01-19 下午2.00.11
銅鑼灣及旺角路邊污染比較(單位:每立方米微克)

數據結果反映交通安排對空氣質素的重要。對駕駛者是封路,但對很多市民而言,是開放條路。

假日無車,或許會大為減低車主當weekend driver的樂趣,但綜觀全局,社會卻能因此受惠。大型活動封路,對社會容或造成短暫不便,但不失為一個讓市民「學習」無車交通安排的機會,嘗試不同於日常的城市生活;而這些「不同」,或許能為現時的交通困局打開一條出路。

把有關概念推而廣之,便是在假日定期舉辦「行人日」或「無車日」,讓市民都能夠體驗無車城市的樂趣。早前巴黎的無車日,民眾在香榭麗舍大道踏單車、自由奔跑與漫步,無需借助馬拉松封路也可當個城市漫遊者。

空氣質素獲改善,對市民、特別是長者、小童的健康都有益。以至城市形象改善,地鋪生意都會上升。整體而言,「還路於民」對社會利多於弊。假日定期舉辦「行人日」或「無車日」,相信市民會很快適應交通安排。

我們明白,封路牽涉其他特別交通安排,包括改路、相應交通配合等,這些措施對社會部份人是額外成本,包括交通營運商、政府要派出額外人手等;但封路對社會的額外收益又是如何呢?

其一,路邊空氣污染獲大幅改善,對市民健康的正面影響,顯而易見。根據香港大學達理指數,2015年香港因空氣污染付出巨大成本, 2,100多條生命因而提前死亡,還有超過4百億的直接經濟損失。

根據我們這趟調查,渣馬無車數小時,改善空氣污染達六成(銅鑼灣)及四成五(旺角);假如定期於污染高企又人多的地區設立「無車日」,提升的空氣質素將明顯地改善市民健康,大幅降低社會為空氣污染支付的高昂社會成本。

早有不少研究指出,空氣污染極易誘使長期病或隱疾病發。對很多長期病患者、長者、孕婦而言,每日身處高路邊污染的鬧市,猶如搵命博。對健康的一群,身處高污染地區,就算無即時病發之危,但身邊總有家人、同事、親朋戚友因為空氣污染而染上呼吸道、肺病、哮喘,每個情況都可大可小。為空氣污染付上無謂的醫藥費,你又是否覺得值得?

當然,一年一次或半年一次「無車日」或許未見成效,但如果每星期舉辦一個無車日,空氣污染改善絕對立竿見影。為了健康着想,你又會否考慮支持無車日?

其二,城市形象,連帶旅遊業及城市競爭力,都會受惠於更佳之空氣質素。

對很多跨國企業,望向神州,乜都睇唔透,除了政治,空氣污染是另一個主因。簡單道理,就算老闆願意出錢在內地投資,叻人會否肯投效?

相信打工仔的心態,放諸四海皆準:如果辛苦工作賺到的金錢,到頭來統統用來睇醫生,那實在與「打工只為供貴樓」一樣無奈。換句話說,空氣質素絕對是跨國企業薪酬福利package 的一部分。按此推論,一個城市的空氣污染高,公司請人的成本也會較高。

假日無車日,當然是治標又治本之法,是我們倡議經年的以人為本可持續交通管理,是改變塞車圍城的重要一步。

註:2013年2月《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表英國空氣污染研究。當空氣中的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會升至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