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的小朋友真幸福

母親生日當天,全家到一間意大利餐廳慶祝。那算不上是一間高級餐廳,全港九新界都設有分店,數百元一份二人套戲,有酥皮湯、有豬仔骨、有龍蝦沙律,有pizza,有意粉,認真豐富。席間母親發現附近有一小童和家人正吃得津津有味,令她不禁感嘆:現在香港的小朋友真幸福。

長期任職幼稚園教師的母親教導過無數名小朋友,可謂見證著多年來小朋友成長環境的變遷,她認為現今香港的小朋友比從前幸福,絕對有說服力。

是的,現在香港的小朋友真幸福—如果他是李長治的話,因為就算父母並無夫妻之名,隨時變成私生子,他都不愁沒有四百萬,甚至是一千萬去被供養,更何況他的爺爺是全港最大的老闆,全港市民不是為他服務就是給他賺錢,有這個手執香港經濟命脈的爺爺,怕什麼?

就算沒那麼好命水,能成為李家後人,但如果他們是大商家、地產商、發展商、高官或一眾建制派議員的孩子的話,一樣是相當幸福了。因為只要他們是那些資本家和既得利益者的下一代,他們就可以遠離一切民間苦難,一生安枕無憂地生活。首先他們自幼已經可以居住在真正的豪宅,而非那些呎價毫不合理地高、「掛羊頭,賣狗肉」的假豪宅。無論強拍條例是八成還是九成,都跟他們無相干,頂多是關乎他們父母賺錢的難度,而非居身之所會被人收起,拿去重建或起鐵路。

他們讀的當然是名牌貴族學校,有外籍教師教英文,自小便開始學琴棋書畫,樣樣皆曉卻無一能精。他們的書包和其他同學一樣,總會塞得滿滿的,但揹書包的是傭人而不是自己,專車接送更是不在話下。長大後父母會像《歲月神偷》的吳君如和任達華一樣,設法把他們送進拔萃去,或是乾脆直接把他們送往外國去,免得他們要受香港那些混亂的教育政策,不用理會讀的是中中、英中、還是微調到不英不中的學校,也不需要去考認受性成疑的新高中文憑試,更不必怕會成為副學士。而且到外國生活,當個ABC,自然操得一口流利英語,回到香港這個祟洋、「外國的月亮特別圓」的地方,容易被視為高人一等。

回流到香港,自然希望在這個充滿商機的國際城市大展拳腳,跟父母一樣成為成功人士。要成功,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投身商界,因為這是最易賺錢的行業,而香港人愛把身家的多寡看作為成功的指標。最理想的工作地點是中環,在大公司,大財團任一官半職,每天西裝骨骨上班,下班則到蘭桂坊飲酒消遣,跟外國朋友打交道,成為中環價值的一部份。雖然要OT,不過和一般基層打工仔不同,他們OT是賺更多來享樂如到歐洲旅行,而一般基層打工仔則是為了賺取最基本的生活費,他們不用理會最低工資,因為根本無需立法保障。別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小時,可能連到茶餐廳吃午飯的錢也賺不到,他們卻有能力每天到西餐廳鋸扒、到日式餐廳吃刺身。

投身社會後,他們或會發現要維護自身權益,便應多盡公民責任。當然不排除他們會跟那位盡忠職守,一心打好份工的領導人學習,放棄盡公民的責任。別人在支持普選,高呼要求廢除功能組別的時候,他們會說是萬萬不可,因為那豈非在倒自己米?他們會學政府高官,叫大家要冷靜理性,不要激進。他們會諮詢各方意見,不過是「意見接受,做法依舊」。他們會與持不同意見的人坐低慢慢傾,趁機請人吃「河蟹」。

可惜,這樣的人只屬少數,大部份在香港成長的小朋友,在未來等著他們的是各種民生問題、不公平的施政、四方八面的競爭。也許,大概只有那小撮幸運的小朋友能成為真正的「快烙滴好耳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