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領匯的啟示

2004年12月19日 領匯的啟示I

想談一談領匯。

有關私營化的問題, 政府於分配土地資源中應有的角色, 容後再談。我想先討論領匯事件對香港社會運動的意義。零三年七一遊行, 被譽為香港社會運動的分水嶺, 社會運動不再擁有負面的標籤。相對來說, 領匯事件讓我擔憂的地方, 是它可能開啟了香港兩極政治之始。

這兒要說一點歷史。現今美國的保守主義浪潮, 始於列根時代對年輕白人男性的成功動員。以這次總統選舉為例, 布殊的支持票大多都是來自所謂的 nascar dad, 也就是四十多歲, 愛看體育節目的白人男人。布殊的政策把他們的職位外判到海外, 把他們的孩子送到戰場, 但他們還是投布殊一票。這是因為布殊成功地轉移視線, 將所有的問題都責怪到開明派的身上。保守派把知識份子稱為象牙塔的精英, 把新移民稱為騙取社會福利的寄生蟲。這種論述對於希望重拾「一家之主」威嚴的年輕白人男性, 是多麼的吸引。於是乎布殊便大量製造同性婚姻等的社會議題, 套取大量的選票。

回到香港, 這次領匯事件危險的地方, 在於為香港政治的兩極化製造了藉口。四十五條關注組, 可以被輕易化為象牙塔的精英; 基層權益關注組, 則是騙取社會福利的寄生蟲; 而那些從進步投向保守的白人男人, 就是我們五十萬的領匯股民。這些標籤在香港一直存在, 但領匯把它們擴大了。萬事俱備, 只要保守派有足夠的政治智慧, 便可領導香港政壇來次保守主義浪潮了。

我不壞疑這次反對領匯上市背後的社會理想。但在整個抗爭過程當中, 開明派一次又一次的失誤, 一方面公關低劣, 一方面又未能引領更深入的議題。這就製造了機會, 給保守派藉口去煽動香港的 nascar dad 的形成, 鼓動他們去懷疑開明派。於是人們開始說, 開明派是在「搞事」, 是眼紅人家可以炒股, 是社會敗類云云。

接下來的, 將不再是政府和市民的對立, 而是市民和市民的對立。專制政府, 也就可以趁機逃之夭夭。街頭運動, 不一定會推動進步政治的。保守派一樣懂得洗樓, 一樣懂得上街。現在我們面對最危險的挑戰, 是一種草根的保守政治在香港滋長。當保守派不再是人大政協, 而是社會中一個可觀的成份, 成為一種從下而上的勢力時, 香港政治便會陷入絕對的彊局。

香港的開明派, 要走出自己和自己議論的圈子, 主動出擊, 搶回議題的主導權。

-------------

2004年12月20日 領匯的啟示 II

這天和印度同學談起領匯。印度同學是民權份子, 對政府私營化的問題尤其熟識。他說, 在印度, 領匯事件的這種抗爭模式很平常。一般當政府推出私營化計劃, 便會有人入稟法院。就算官司打不羸, 也要拖至把整個計劃拖跨為止。傳媒對此也沒有什麼反面意見, 視之為印度社會的一部份。

香港沒有這樣的社會運動土壤。昨日說到領匯事件和可能的保守主義浪潮, 今天的獨立媒體也有相應的討論我是相當擔心進步主義者正在自掘墳墓, 把群眾運動的主導權斷送。我們是否習慣了政府失誤, 為開明派製造選票? 別忘記當人們都把期望放在開明派身上, 而開明派失誤時, 後果將會難以補救。

有說要當真正的「人民英雄」, 就要有當「人民公敵」的勇氣。作為庫西尼治的支持者, 我不敢反對。然而, 群眾運動也要講策略, 才可設定出議題, 鼓動起支持。我們很需要深入分析港人矛盾理想人格的內涵, 然後避開正面對抗, 從而側面改造

同樣是啊婆對政府, 現在的解讀是尋找幕後黑手, 但我們同樣可以說「既然政府是有組織的, 我們的對抗也必需要是有組織的。政府有錢, 有大律司, 要持強凌弱, 我們要一同來幫啊婆。」這樣一來, 整個討論平台就被反轉過來了, 背後的人也不是幕後黑手, 而是民權鬥士了。但為什麼這個論述沒有出現? 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沒有主動地、有意識地把這兩個論述分開, 讓保守派取得了議題的主導權。

群眾運動不同大學上課。上小組導修課的時候, 我們可以用一整個學期的時間, 用課堂用讀本去讓學生們反省他們自以為對的所謂道理。這是一種手段, 是一種祟高的做法。但在群眾運動我們沒有這樣的空間, 因為在一場草根抗爭之中, 時間人力物力全都不在你的一方, 不容許你高高在上地自我感覺良好。既然政府一方可以是有組織, 可以靠公關, 可以駛手段 - 我們也不能不做。但我們一定要做得更高明。

連結

梁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