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高齡獲獎,可喜可賀。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得獎者的年齡分別為 76、79 及 85 歲,高錕已經是最年輕的一位。事實上,今屆物理學獎的平均得獎年齡創了自 1950 年以來的新高。我這樣說,並非暗示 1949 年更高,而是由於時間所限,不能追溯至 1901 年首屆,故隨意地以 1950 年為限,看看最近六十年諾獎有何趨勢(data)。
至今總共十位華人曾經獲獎,其中六位獲得物理學獎,二位獲得化學獎,達賴喇嘛得和平獎,高行健得文學獎。可見我們比較擅長理科,因此本文也會集中探討理科,圖一至圖三分別顯示了物理學、化學和醫學獎每屆的得獎概況,圓點所在為當年的平均得獎年齡,其大小代表當年的得獎人數。(注意,我用的是「得獎年齡」,而非「等了多久」。對於高錕這個「遲來」的諾獎,或者探討「等了多久」更有意思,這也是我的原意,但是後來發覺,得獎者作出某項「貢獻」的年份,往往是難以客觀斷定的。高錕的情況尚算容易,因為他的成就十分特定和明確。好些諾獎是表揚某某科學家的多年貢獻,類似「終身成就獎」,實在很難說他們從哪時開始「等」,「等了多久」也就無從說起。退而求其次,「得獎年齡」大概是「等了多久」的反映,愈老大概表示等得愈久,個別情況不能作準,但是六十年的資料裡頭,希望看出一些端倪吧。)
不難發現,若果想獨吞一千萬瑞典克朗(一百四十萬美元)的獎金,讀化學是最佳途徑。理科之中,化學獎共享的情況最少;雖然 90 年代中以來,獨吞的年份經已漸趨罕有,但總算仍有機會。反觀另外兩個獎,醫學獎最近一次獨吞,是 1999 年的事;物理學獎更厲害,要回到 1992 年。老實說,千禧年之後,獨吞一個理科諾獎談何容易。考考大家,最近一次三個獎分別由三人獨得,是哪一年?答案:1971 年,即三十八年前,也是 1950 年以來唯一一次。
不用圖表,大家可能都感覺到得獎年齡愈來愈老,圖表証實了這個想法。由於得獎年齡可以非常波動,為方便探討趨勢,我創作了「得獎年齡 10 年移動平均線」,即是替過往十年的所有得獎年齡取個平均值。本文資料從 1950 年開始,故「10 年移動平均線」的起點為 1959 年,三個學科都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得獎年齡愈來愈老是肯定的。作更深入分析之前,讓我打個岔,先談一談「種族歧視」這個「坊間傳聞」。
高錕等久了,有人「本能地」認為諾獎委員會歧視華人。以本文的資料,這個看法絕對站不住腳。讓我們看看過往華人的得獎年齡,先看化學獎。2008 年,錢永健 56 歲;1986 年,李遠哲 50 歲。這兩屆的化學獎都是三人共享,錢與李都是三人之中最年輕的,年齡也遠低於那條 10 年移動平均線。再看物理學獎。1998 年,崔琦 59 歲;1997 年,朱棣文 49 歲;1976 年,丁肇中 40 歲;1957 年,楊振寧 35 歲,李政道 31 歲。全部年齡低於 10 年移動平均線。等久了便是歧視,諾獎委員會的確歧視了高錕,但沒有歧視華人。
返回年齡趨勢,為什麼理科諾獎得主愈來愈老呢?心中立刻泛起兩個假設。(一)後繼無人:創見和重大發現愈來愈少,諾獎委員會要找「舊」的發明或發現來頒獎;(二)知識累積:學問和科技不斷發展,掌握基本知識所需的時間愈來愈長。短短一篇文章當然無法得出滿意答案,我只希望運用手上資料對這些假設進行檢視。
看圖四,我把理科的三條平均線與文學獎和經濟學獎的平均線放在一起(經濟學獎 1969 年才出現,故其平均線 1978 年才開始),五條線明顯分成兩組:理科一組向上、文學和經濟學一組橫行。對這個分組有懷疑的話,請留意這些數字:過去五十年,文學獎平均線的高低點相差 9.7 歲,理科組三條平均線相隔最遠也不過 8.21 歲(1979 年);換句話說,理科組三條平均線的相互偏差,比文學獎一條平均線的波幅還少。文學獎與經濟學獎更加緊密,兩條平均線最多相隔 4.58 歲(1984 年)。五個獨立獎項,得獎年齡竟然如此緊扣,真是不得不驚嘆諾貝爾獎的神奇。
既然同意物理學、化學、醫學為一組,年齡變動大概同步,那「後繼無人論」(第一假設)便不攻自破,很難想像三個科目同時後繼無人吧?不是完全沒可能,但又真是不大有可能。第二個假設(知識累積需時)又解釋不到為什麼經濟學可以橫行,難道經濟學問三十年來無甚長進?經濟學得獎年齡長期處於理科之上,又是否代表經濟學比自然科學更加博大精深?又或者,我們可以反過來看,既然經濟學與文學同組,表示經濟學並非什麼 dismal science,經濟學根本不是 science。
真是愈想愈多問號……
我有一個理論,大家不妨考慮一下。最重要的線索是,為何文學獎長期處於理科之上?文學,大家都知道是各花入各眼,沒有一套公認的優劣標準,對於誰人應該得獎,很難達致廣泛認同;即使諾獎委員找到共識,也必須顧及公眾的觀感,因為他們深知文學這回事,根本難分輕重優劣。在這種共識難求的情況下,選擇年紀較大的得獎者,是自然不過的做法。說得具體一點,兩個作家,一位年過七十,一位初出茅廬,除非理由極度充分,否則你不會選擇後者吧。文學作品,各花入各眼,又有什麼時候能有「極度充分」的理由呢?
我的結論是:共識愈是難求,得獎年齡愈高。這個看法能夠同時解釋為何文學和經濟學從未有人兩次獲獎,而物理學和化學皆試過(和平獎也試過,但由於其帶政治性,與其他諾獎不應相提並論,這裡暫且不談)。又是那一句,除非理由極度充分,否則斷然不會選擇一位前度得獎者再次得獎吧。可見,理科對科研成就的判斷較為一致(至少曾經是這樣),而文學和經濟學則較為莫衷一是。
經濟學家各說各話,我們已經見慣不怪,經濟學得獎年齡與文學相約,也就沒有什麼出奇了。理科方面,對成就和貢獻的判斷,從前明顯容易得多,近年為何較難達成共識,值得細味。是否科目分得太過細緻,學問太過專門?抑或是教育普及、百花齊放的自然後果?
2000 年後,五條平均線纏在一起,若果我的想法正確,物理、化學、醫學三科的得獎年齡應該自此漸趨橫行,因為我不認為任何學科可以比文學和經濟學更加自說自話。事實是否如此,只有讓時間告訴我們。如果十年後我仍然健在,定必為今天提出的「理論」作一回顧。到時,說不定我已經成為「頒獎行為學」這門經濟學最新分支的開山鼻祖,坐定定响度「等」攞諾貝爾經濟學獎了!
(2009 年 10 月 21 日 信報副刊)
有興趣看看我的 data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