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與香港電影
首先必須說明, 本人是一名剛剛二十歲的青年, 身邊的朋友年齡亦相若, 所以在這裡亦膽敢以年青人的身份與立場去談談香港電影吧。
很明顯, 一般香港青年只視電影為眾多娛樂的其中一種, 甚至可以說成是排名較後的一種,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影癡。 現今的香港也實在太多姿多采了, 試想想, 在家中我們可以看電視, 二十四小時不停播, 幸運一點的話更有數不盡的收費頻道, 影像從來也不缺乏。 更可怕的是, 我們年青人還很愛卡拉OK、 漫畫又或者逛街, 健康一點的有時會去打打球, 任何一種的地位都是不可動搖的。 可不要忘了上課、 吃飯和睡覺這三個人生的必要任務。 那麼, 我們還剩多少時間留給電影呢? 好, 就算有, 留給港產片還是荷里活片呢? 啊, 還得先看看銀包裡還剩多少呢。
事實上, 香港的青年仍然很愛電影, 但是到戲院欣賞電影某程度上已經淪為一種社交活動, 重點往往在於與朋友一起消磨時間, 電影本身卻是次要。 更使人沮喪的是, 若你勇敢地公開自己曾經一個人到戲院看戲的話, 必然會成為被取笑的對象。 就這樣, 很多年青人也會選擇在家中看影碟, 剛落畫不到一個月的港產片, 只須五元就可帶回家觀看, 要求高一點的可選十元的DVD, 富有的更可配合5.1家庭影院組合以及十六比九液晶體平面大電視。 還有誰會願意花四十元到戲院看戲?
綜合以上種種, 年青人還是有些微機會到戲院看戲的, 但有機會被選擇的影片就很少了, 最官能刺激有如玩過山車的荷里活特技大片自然是首選。 至於港產片, 近年興起的輕喜劇式愛情片則已愈來愈沒有吸引力。 事實上, 電視上每晚也播著類似的東西。 藝術電影就更可憐, 以王家衛為例, 如果你說自己喜愛王家衛的電影, 年青的朋友們就會質問你是否真的看得懂, 若果你答並不難, 他們就改為質疑你是否真的看得懂, 搞不好更會被扣上自以為是的帽子。 更不要說高達(Jean-Luc Godard)或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等大師的作品了, 我敢說一百個一般年青人中沒有幾個聽說過他們的名字。 由此可見, 大部份年青人對電影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商業大片之上, 而這亦成為電影投資者如此保守的其中一種成因, 又或者是藉口。 總之, 這無疑是一個可悲的惡性循環。
眾所周知, 香港的電影公司一直將主要觀眾與銷售對象對準三十歲以下年青人身上。 但這批人往往亦是受資訊爆炸與消費主義社會影響最大的人, 他們物質生活豐富, 可以選擇的娛樂方式也絕不少, 故此香港電影業要吸引這批人其實是最困難的。
依我所見, 香港電影業界與這批觀眾之間的距離已經愈來愈遠了。 業界慣用的明星效應幾乎完全失效, 看看<喜馬拉亞星>、<韓城攻略>以及<三岔口>等多部有眾多明星支撐的影片全都不見得成功就是較近期的例子。事實上, 現在的明星曝光率過高是其成因。 不論電視、報紙或雜誌, 周圍都是明星們的影像、表演以至言論, 觀眾對明星已接近麻木了, 當然這裡所指的只限本土。 這樣下去的結果是就算明星出現在大銀幕上也變得不外如是, 所謂的明星效應對港產片來說會是名存實亡。
再談談港產片的題材吧, 以近年的情況來說, 輕喜劇式愛情片已慢慢走向滅亡之路, 近幾部此類型影片的票房已遠遠比不上已往<瘦身男女>或<新紮師妹>等影片。不過, 對年青人來說, 這些以愛情為主題的影片其實依舊吸引, 因為愛情始終是年青人所追求以及嚮往的。 票房每況愈下的原因在於欠缺新意, 水火不容的男女主角演變成大團圓結局式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幾乎成了必然, 這樣的情節我們這一代是看得夠多的了。 再者, 早熟的年青人們發現自己難以代入此類電影裡那些嬉皮笑臉到有點歇斯底里的角色之中。 而這些人物又永遠是中產階級, 年青觀眾真的能夠認同那種生活嗎? 當然, 這些人物可以說成是一種理想的投射, 但不停發著相同的美夢最終只會變成惡夢。 況且, 年青人的理想實在不應只得愛情這般可悲吧。
無可否認, 香港電影正須要一次重大的改革, 一次深入的反思與重新定位, 但在目前仍未找到明確方向的當下, 或許業界應該先檢討香港青年與電影的關係, 是否每部影片也適合如此大範圍地指向這個觀眾層? 而電影工作者們又是否足夠了解這些變幻莫測的年青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