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香港近月一些報章,不難發現一個現象:不少香港以至外國的新聞來源和選題,並不是報館本身、也不是路透社、法新社等大型的外國通訊社,而是Youtube和維基百科等近一、兩年迅速發展的互聯網熱點。有報章甚至以報酬徵求讀者以網上資源向它們報料。這種公民記者(Citizen Journalism)的趨勢,在香港、台灣及新加坡等地均陸續成為潮流,引來不少學者及傳媒人所注意。一些人認為,網上資源所造成的公民記者文化,令區內的公民社會更為蓬勃,同時增加了普羅大眾於傳媒的參與能力。但這一股熱潮越吹越烈,對傳媒本身以至社會,又是否一件好事?
主觀批評反成報道主體
Youtube等網上短片上載區,已成了成千上萬的網民的議論區,數月前成為香港最熱門話題的「巴士阿叔」事件,短片的點擊數目竟超過三百萬。不少網民以阿叔「講粗口」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對其口誅筆伐,令他在香港「一鬧成名」,引來傳媒爭相報導。雖然「巴士阿叔」熱潮已過,但這一件鬧劇相信必定能以高票入選今年的「十大新聞」。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與年前的「陳健康事件」比較,這些由網上討論區和短片區所引起的新聞頭條,事件本身並非主體,網民的討論才是報導的重心。「巴士阿叔」、「馬崇波歷克」等一系列的題材成了報紙頭條,網民單方面主觀的道德批評,成為了各傳媒的報導主題,對香港作為多元思想的社會而言並非好事。
這一種以短片、網絡評論帶動的公民記者文化,令香港主流報紙更趨「小報化」(Tabloid)。香港人愛煽情,愛「穿崩」鏡頭,主流報紙、雜誌在刺激銷量之際,短片及網民評論正好為它們提供更方便、更廉價、更多元的來源。以外國新聞為例,報館大可以網上的點擊數目為標準,選取世界各地最熱門的話題列入篇幅報導,毋須再單以外國通訊社或其他第三者提供消息。
傳媒更趨小報化 專業性質被取代
傳媒的存在,是為了對政府及社會作出監察和相應評論,作為所謂的「第四權」。時事評論員及記者等傳媒人,在不同採訪、報導後累積的經驗而作出的選材,對社會而言是有其獨特性和專業性。網上資源所造成的公民記者現象,正漸漸代替了傳媒工作者的專業性質。今天,我們從報章、雜誌所取得的資訊,更具煽情及感性的演繹,新聞價值不大之餘,網民的主觀意志成為了事件的「裁判」,令傳媒本身的理性分析及監察變質,對社會的民智發展而言亦是一大障礙。
與此同時,公民記者的文化,對普羅大眾的私隱,亦產生了不良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提電話成為了時下最方便的拍攝工具,不少Youtube的作品,其實都是手機的短片,大家的一舉一動,動輒成為他人的拍攝題材。一個尷尬場面,很容易使你成為短片區的男女主角,讓成千上萬的人安坐電腦幕前,觀看你妔腆的樣貌。網上短片區及公民記者文化的普及,犧性的正是個人的私隱。
數月前,政府及立法會就執法機關的調查權力,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其實將視線放遠一點,去分析這一股旋風及傳媒對這一風氣的態度,就能發現它的影響其實比前者更為深遠。部份市民要求傳媒有更多的民間參與,民間記者文化的不良影響,正好為大家提供一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