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辭職,社會忽然趨於平靜。在曾蔭權宣布參加特首補選之前,每日的頭條新聞竟然是車禍和兇殺案,跟之前的平機會事件、維港巨星匯、西九爭論、紅灣半島及維港填海,給人透不過氣的感覺,簡直有天壤之別。沒有董建華的日子,好像有點令人失落!
不過,社會的忽然平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團體和民間社會推動社會議題(agenda setting)的能力不強,影響社會討論的成績不彰。香港是開放社會,政府不能壟斷社會議題,報章的社論、專欄,甚至一封讀者來函,都有可能影響民意。這是香港社會可愛的地方。
但是,要推動社會議題,就必需有適當的公眾形象和具體的資料掌握作為基礎,再加上天時(時間)地利(社會位置和身份),才能夠成事。香港政治團體對於天時地利的掌握是經驗豐富的。但是,在公眾形象和資料掌握方面,卻並不突出。
說到底,目前的政治團體都是等待政府出錯,然後群起攻之,向政府施壓,製造聲勢。一旦政府反應遲鈍,政治團體就更加有機可乘,化身成為民意代言人,突出自己的公眾形象。但是,這是一種非常被動的策略。一旦政府沒有明顯的施政失誤,又或是在出現失誤之後迅速回應和補救,政治團體就黔驢技窮。自從曾蔭權成為署理特首之後,施政失誤似乎減少了。就算一旦出現問題,例如東九龍大塞車,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市民道歉,解釋,而且交代補救的措施。看來,這令政治團體有點無計可施。
港大醫學院命名風波
政治團體和民間社會不單缺乏推動社會議題的能力,論述的能力亦有待加強。例如最近香港首富李嘉誠向港大醫學院捐款十億,港大建議將醫學院的名稱加上李嘉誠的名字,遭到港大醫學院舊生聯名反對。最近輿論的發展似乎愈來愈對港大醫學院舊生反對的聲音有所保留。這種情況頗為出人意表。按理,近年社會出現一股厭商的情緒,不少市民憂慮社會出現官商勾結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社會形象不佳的商人插手「崇高」的大學教育的時候,引來質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事件本身並非黑白分明。大學接受社會捐助是世界性趨勢,在受助院校的名稱上加入捐款者名稱,又是已有的做法。大學既然保證學術自由不會受到捐款者的干預,反對的理據就變得薄弱。有舊生指摘港大校長「財迷心竅」,實在是有點自鳴清高,被人譏為「道德萬歲」,和「以滿口道德語言來討論實務」,並非過分。
另一個例子是社福界反對政府強制單親綜援受助人尋找工作。我理解社福界所提出的不少制行細節的問題,例如受助人能否找到政府所要求的時薪四十多元的工作。亦有人質疑,如果綜援受助人出外工作,需要托兒服務,政府是否已經提供足夠的配套措施。但是,政府要求子女年滿六歲的單親綜援家長出外尋找工作,是建基於香港實行強制教育,年滿六歲的小孩已經入讀小學。家長可在子女上學時出外工作。所以,以配套不足為理由反對政府,並不充分。
強制綜援單親工作起爭議
近年社會出現不少對綜援制度是否過於慷慨的質疑,同時不少人強調自力更生的精神,擔心綜援養懶人的情況。對於這些質疑,我個人並不完全認同。但是,社福界應考慮更積極地回應。事實上,一個四人家庭可以得到八千多元的綜援金,實在比很多堅持出外工作所賺取的更多。我們當然可以說,這是市場薪酬過低,而非綜援過高。但是,現實的情況是,社會既不能在短時間在提高市場薪酬水平的話,若繼續堅持目前的綜援水平,就會打擊綜援受助人出外尋找工作的意欲。
社福界又認為強制單親綜援受助人出外工作,是否定照顧家庭的價值。這似乎是轉移了話題。綜合援助金不是家庭服務金,不能混為一談。如果說,社會應為肯定照顧家庭的價值而發放綜援,那麽,政府應該向全港的母親發放,而非少部分人。但是,市民真的要政府用稅款來肯定家庭的價值嗎?說到底,政府強制單親綜援受助人尋找工作,是實踐責任福利(workfare)的原則。但到目前為止,社會對責任福利的討論不多,社福界應該考慮積極介入討論。
政治團體和民間社會要推動社會議題,引導社會討論,並不容易,因為政府擁有壓倒性的資訊和公關優勢。但是,民間社會也有自己的優勢。在一般情況下,當政治團體批評政府的時候,市民通常都會傾向站在它們的一邊,因為市民都有鋤強扶弱的心態,而且都認同政府施政必須接受監察的基本原則。但是,政治團體和民間社會有需要強化推動社會議題和論述的能力。否則,一旦強勢的政府真的建立起來,民間社會的沉默將不一定只是忽然和短暫的。
陳和順 新思維網絡
信報財經新聞 200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