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花園街大火後食環署小販管理隊每出動超過十幾人巡查。
文:郭思慧;攝:葉寶琳
按:花園街大火之後,讓社會聚焦在排檔的管理上,政府延續取締小販的大方向,新諮詢文件更會進一步減少小販數目。小販這個過百年歷史的行業,我們卻甚少聽到他們的聲音,此系列讓讀者對這群地產霸權的前線捍衛者認識更多。
再次踏足花園街,這次的目的與過往有點不一樣。不再是在人海中穿插,擁進密集的商店內買平價的衣飾。而是走近那一群平時被人忽略的花園街小販的世界,了解他們多一些。這次,我認識了數位小販,他們大多都在花園街打滾了三、四十年,見證著花園街由原來隨處「擺地攤」,像街市般賣魚賣肉,慢慢發展成今日有規劃的小販排擋。我較為深入地認識了當中兩位小販,分別是蘭姐和楊太。
蘭姐在花園街賣兒童衣飾,檔前整齊地堆砌著不同款式,不同碼數的童裝內褲;檔內和檔旁則掛著一套套的小朋友衣服。她賣的衣服都是平民路線,款式大眾。由於檔口的本身設計不大,加上擔心火燭造成損失,所以不敢儲存過多存貨在檔內。每天,蘭姐都會把一包包的兒童內褲收拾起來,放進倉內,再然後每天如是地把貨物又重新排列一次。單是每天「開檔」和「拆檔」,已經耗掉蘭姐幾個小時的時間。
另一位小販楊太,她賣的主要是以家庭用品為主,有碗碟、咕臣套等等。據楊太說,她售賣的貨品會隨著市場的需求而調節。例如以往她都是依靠賣碗碟為主的。不過她有點感慨地說,現在的都市人,尤其年輕一代,動輒外出吃飯,較少留在家吃飯,因此對碗碟的需求也少了很多。楊太講述以前一家大小留家吃飯的日子時,腦海彷彿閃過不少片段,使楊太流露了欣喜的笑容。眼見碗碟的需求愈來愈少,生意愈漸差落。楊太唯有抱著「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的態度,決定改行轉賣咕臣套。現時,檔內都擺放著濃厚中國特色的咕臣套。這在農曆新年期間,真的特別旺場;亦吸引不少外國人光顧。不過,楊太指出,新年後將會是另一個淡季,他們又要動動腦筋滲入其他新貨品,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你們是怎樣入行的呢?」
蘭姐和楊太的入行的經歷也頗相似,都是繼承自上一代的本業。蘭姐本來是從事製衣業的,後來結婚育兒在家,休養了一段時間。本來從事小販的家婆又賣剩下了一些「貨尾」,蘭姐初時只是打算幫忙她「清掉貨尾」。不過,後來製衣業日漸萎縮,於是蘭姐索性就繼續從事已經開始了的小販行業,這樣一做,就做了接近三十多年。楊太的父母本來也是做小販,楊太十二歲便跟隨父母出來「擺檔」,她指當時擺檔是要「走鬼」的。「走鬼」是指那些沒到法定工作年齡的童工,都要在政府人員巡查時躲避檢控,大伙兒離開工作岡位,到附近的暗角暫避。楊太後來繼承了父母的職業,做了小販四十多年。再後來,連楊生也退休了,兩口子便開始一齊「擺檔」。
「希望子女繼承你們的檔口嗎?」
當問到蘭姐和楊太會否想讓子女也繼承小販這一行時,她們都異口同聲說不會強求,會讓子女自己選擇自己的職業。蘭姐指出:做小販過的是平淡的生活。她形容自己是社會上最基層的一群。如果真的以小販這一個職業到銀行借貸,亦會因為無穩定收入證明,而不獲批准。蘭姐稱,子女年輕時全都並不太支持她做小販,因為覺得這一行在社會的地位不高;而且小販的工作辛苦,日曬雨淋,所以都傾向勸籲她不要再做。但蘭姐認為:雖然這一行沒什麼算得上是好的,但總算能夠養活她一家大小,已感知足常樂了。
至於楊太,其實卻挺喜歡這行業,她說做小販相對地比其他行業自由。而且,她說自己自少便是做這一行的,她就只對這一行熟悉,要她轉做第二個行業,她也不會適應得來。從她的口吻可以聽出,她對這個熟悉的工作,實在是頗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的。不過,楊太並不寄望子女會繼承她的工作。她指,小販這一行其實都是一個頗沉悶的工作。如果有客人光顧,時間還算過得快一點,但有時可以三、四小時也沒有人光顧,真是令人有點悶得發慌。她說年輕一代都受不了這種沉悶。
在與蘭姐和楊太交談之際,不時都有客人光顧,她們都會以殷勤的態度對待客人。楊太更採取一貫的「客人至上」的態度。即使咕臣套本來是一對一對的包裝,但只要客人要求,她都樂意讓客人任意配搭。有客人買開瓜子器時,想先試用才付錢,楊太也不假思索地,拆開包裝任由客人試用。這種街邊小檔的特色就是十分有人情味,不像一般的商店般事事按「規矩」辦事。因為小販們都知道,只有與客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客人才會再次光顧。因此,蘭姐和楊太都有不少「熟客仔」。蘭姐賣的是兒童衣服,有些熟客會多年光顧。直至他們的小朋友都已經長大後,熟客們經過時,仍會與她打個招呼。這份情誼在現今的社會,真的是賣少見少了。
小販與小販之間也不太存在互相競爭的壓力,而是互相扶持的一份情誼。花園街一帶的的小販大多都擺檔了二、三十年,相互之間均十分相熟了。當楊太要到對面大廈的貨倉取貨給客人時,她都會毫不猶豫地離開自己的攤檔。當問及她擔不擔心貨物會被偷取時,她笑稱,與鄰近的小販早有共識,若有事要離開攤檔,鄰近的小販會自動互相照應,幫忙看守,這已是一種大家之間的默契。楊太續稱,多年以來一直都售賣家庭用品,沒有轉賣其他,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因為早已經有其他小販在賣其他貨品了。根據牌照訂明,小販貨品其實只要是乾貨,便可以出售。但楊太坦言,既然手套已經有人賣了,衣服又已經有人賣了,無必要和其他小販「打對頭」。小販之間從互相幫助,互相遷就及互敬互重中,早已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情誼。
「做小販辛苦嗎? 」
兩人都異口同聲表示做小販也頗辛苦的,尤其在夏天。楊太說,夏天一般都三十幾度,正午時又人多,空氣又不流通,留在檔裡簡直熱不可耐。即使在檔內裝上電風扇仍十分悶熱。一旦遇上下雨天,又要立刻用膠紙遮蔽貨品。小販們表示,在大火發生之前,他們還可以依靠檔上的鐵板,曬時遮太陽,雨時擋風雨。不過,隨著花園街接二連三發生大火,花園街的排檔要重新裝潢,檔上的鐵板將會被拆去。小販們預料,在之後的夏天,她們一定會倍更辛苦了。沒有了檔上的鐵板,小販們亦擔心一旦樓上的住戶高空擲物,便會造成無罔之災。過往已經發生過途人被利器、重物擲傷的意外。蘭姐與另外一檔的小販,就合資買了一把太陽傘,擺放在兩個攤檔之間,以防高空擲物。不過,他們表示自己也不太清楚這會否被食環署視為違規。楊太未有擺放太陽傘,正是因為擔心會被指違規。但她在沒有任何遮擋之下工作也感到十分無奈。她表示為了要做生意,即使環境危險也沒有其他法子了。
另外一個十分困擾一眾小販的,便是政府規定,展示貨物的鐵架(俗稱「車仔」)每天不准留過夜,即對小販們所謂的「朝行晚拆」。政府擔心,小販會把貨物留於「車仔」內,一旦起火,易燃的貨物會助長火勢。但很多小販表示,其實他們早已不會貨品留過夜了,因為一旦遇上火警,貨品被燒,損失的最終也是他們自己。現在實行「朝行晚拆」的政策,要花更多時間「開檔」和「拆檔」,已經不在話下。最困難的是,小販們每朝每晚都要把「車仔」從貨倉搬來搬去。楊太指,還好她的貨倉只是對面街的大廈,但有些小販,卻要從街頭搬往街尾的貨倉。又由於貨倉位於舊式大廈內,通常都沒有電梯設施,小販們要每日把「車仔」搬上搬落,實在十分辛苦。他們表示,明白政府憂慮火警發生的危險。但是,他們認為只要清走「車仔」內所有易燃物品,包括鐵架上的木板,其實已經可以減低火勢漫延的風險,寄望政府可以彈性安排有關的造施。
與花園街的小販短短接觸幾小時,令人覺得小販這個行業,是一個與周邊的環境和人十分互動的一個行業。小販們既要和周圍不同人磨合,又要適應四季轉變、市場的需求和時代變遷。這些地道、特色的街檔,在這個商業化的社會下仍一代又一代地生存下來,自然總有當中引人入勝的優勝之處。其實,花園街的攤檔是十分值得保留及保育。住在花園街一帶的居民、小販以至市民大眾其實都十分關注花園街的防火安全問題,推出新的政策確實也有其需要。只是,在政府建議引入新政策時,適宜遺擇人性化、彈性化及合理地考慮小販的經營需要及生存空間。與此同時,我亦盼望這別具特色的街道可以永久存留,保留香港的風貌。
文章短版刊於二月十一日明報世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