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配角滿天下的無我「完」教主義

user posted image

配角滿天下的無我「完」教主義

奧斯卡剛剛閉幕,
星光熠熠,
中國人眼中的主角當然是李安先生,
斷背山很多人還沒有看,
但李安的主角地位還是在市場高企,
傳媒日日都大事標題,
方興未艾。
我們在不同的時刻都需要不同的主角,
去支撐場面,
去激勵人心。
連不在人世的偉人都流芳百世,
受萬人景仰,
因為我們對「主角」市場甄求不絕。
我們在生命中要有點細藝,
要有眼界的焦點,,
要有人作美妙的示範表演,
令我們對前景仍有期望。
李安畢業後閒置數年,
才被賞識,
真人示範守得雲開見月明。
所以我們都需要主角!
主角凡事都能!
主角是救世主!
主角是心靈的水泡!
而且,
無論最平凡的人,
我們一生人起碼都要當一次主角,
結婚生子生日中六合彩....
都沒有?
你還是當了次主角,
當你是精蟲的時候,
你大大贏過一次!
從過億的對手中脫穎而出!
所以,
即使你一生人從未在其他地方考過第一,
你還是嘗過冠軍寶座,
否則你不會在這裡呼吸。
然後,
有大德高舉佛陀的旗幟,
大事宣揚無我,
可是,
他們口中的無我,
就是吊銷主角,
沒有中心人物,
沒有標籤事例,
沒有焦點集中。
一齣完全配角天下的戲,
每個人都是配角,
每個人都平等,
沒有優勝劣敗,
沒有起承轉合。
這樣一齣戲不用影評人審定,
都肯定是淡出鳥來!
那即是說,
我們追求「淡出鳥來」?
老實說,
佛陀老人家從來都沒有這個意思,
他只叫我們追求生氣勃勃的生活。
生氣勃勃怎可能會淡出鳥來?
可是大德們不理,
堅持他們沒有「主角」的「無我」學說,
佛陀一直強調體相用的微妙任運關係,
但他們的「無我」卻只講求「體」,
卻沒有「相」和「用」。
連主角都沒有,
何來「相」?
一齣戲個個都面目糢糊,
沒有身份角色,
沒有個別故事的發展,
如何「用」?
更可怕這群大德,
佔佛教大部份要席,
於是佛教本身就變成一齣配角滿天下的戲,
佛陀和阿難的功德相等,
希德勒和甘地的地位一樣。
佛教徒人人假謙虛假平等,
表面上演一場全配角的戲,
在後台卻突然主角全湧現,
全部配角變成全部主角,
爭奪奧斯卡聖人獎!
喂!
如果全部主角全部配角叫「無我」,
那真是視佛為白癡!
簡直當世出世間法無到!
真正的「無我」,
不是要個個搶著當配角或主角,
而是有時你是主角,
有時我是主角,
沒有「唯一」的主角!
也沒有「唯一」的我!
沒有「唯一」,
就是「無」,
不是將世間所有矛盾同化,
才可扯平!!
才可「無」!!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不是全空或全色,
是一種並存,
主角與配角並存,
整齣戲才豐富熱熾!
誰當主角?
誰當配角?
因緣和合,
各有前因,
只要輪到你當伴娘時,
你不要死命要當新娘,
那還有甚麼問題?
時時可配,
秒秒求主!
這才是佛教當下精神!
大德們,
個個當配角不是「無我」,
是「無@xyz良」!!!
你想搞垮釋尊當主角的名劇?
還不算喪盡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