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郎咸平:新自由主義學派批判

[舊文重貼]

按:前幾天貼過郎咸平幾篇論香港政治,反對 ‘商人治港’ 的文章,以及他如何論證香港的大學,要進行美式的國際化改革。不過,當下正在大陸成為新聞風眼人物的郎咸平,其知名度卻主要來自他作為為國內中小股民仗義執言的代言人形象。而刻下他正在捲入一場大論戰當中,源起於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香港過去幾個月為領匯主市搞得滿城風雨。國內也為類似問題引來爭論,作為爭論中的關鍵人物,郎咸平更一連寫就五篇文章,對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作批判,刊於東方日報及太陽報,值得重溫。

[原題黑體]
----------------------------------------------

新自由主義學派影響中國 2004-12-09

我2004 年8 月28 日在北京召開記者會時,針對「新自由主義學派」提出了批判的觀點。我認為,主導中國產權改革20 年的主導思想就是新自由主義學派,而這個思維在中國是不適用的,造成了今天中國大陸的社會不安與動盪。

我的看法在今年的11 月9 日得到了《光明日報》的支持,在其理論版文章中,幾位名家用了整個版面來批判新自由主義學派,題目為「警惕新自由主義思潮」。我將贊同我觀點的學說作一個綜合,這幾位專家學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編審何秉孟,中央編譯局副局長、研究員李其慶,北京大學教授吳樹青,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易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胡代光,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原所長、研究員蘇振興,中國俄羅斯東歐經濟研究會秘書長、教授田春生和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斌。

為了強化中國的改革,我們必須提出一個能夠指導中國改革的新思維,而新自由主義學派的利弊得失,應該得到歷史的公正評價。

新自由主義無論在經濟領域還是在政治領域勢力極大,號稱當今世界主流。它是在亞當‧斯密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新理論體系。

新自由主義學派崛起

20 世紀20 年代以後經過哈耶克、弗里德曼、布坎南、拉弗、費爾德斯坦、科斯等人的努力,以及美國政府的大力推行而形成強大的新自由主義陣營。狹義上是指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為代表的倫敦學派,廣義上還包括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以盧卡斯為代表的理性預期學派、以布坎南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和以拉弗、費爾德斯坦為代表的供給學派等。中國人熟悉的以科斯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派也可歸入其中。

哈耶克(197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新自由主義開山鼻祖。他明確主張自由化,強調自由市場、自由經營,而且堅持認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他反對任何形式的經濟計畫和社會主義,認為壟斷、計畫、國家干預始終與無效率相聯繫。他認為,即使是貨幣發行權也應交給私人銀行,而不能讓政府壟斷。

現代貨幣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國的芝加哥大學教授弗里德曼(199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認為,貨幣是支配產量、就業和物價變量的唯一重要因素,貨幣政策只要求貨幣數量穩定地、有節制地增加,即支持長期的貨幣規則或目標。除此之外,不需要政府干預私人經濟,應讓市場機制完全地充分地發揮作用。

新制度學派引入中國

理性預期學派的代表人物盧卡斯(199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經濟人理性和人的行為理性預期假設為前提和立論基礎,用貨幣周期模型論證和說明經濟波動的原因,並得出凱恩斯主義政策無效,因而無需政府干預經濟的結論。他首創新增長理論,把經濟運行的源泉和動力歸結為人力資本的內生積累與增長。

科斯(199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新制度經濟學派在中國的影響甚大,從20 世紀80 年代起,科斯等人的學說引入中國,對中國經濟理論特別是對產權理論和企業理論產生較大影響。他們強調所有權(產權)的重要性,主張清晰地界定私有產權、降低交易費用。

總之,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主張「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場化;政治取向傾向於否定公有制,否定社會主義,否定國家干預;在戰略和政策方面倡導以超級大國為主導的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即全球資本主義化。

從新自由主義演變過程看,它根源於古典經濟學,創立於20 世紀20 年代,30 年代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大危機,使得新自由主義思潮被遏制。尤其是在哈耶克與凱恩斯的較量中,主張需求管理、宏觀調控和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最終佔上風。新自由主義遂被冷落。

反國家干預高度提升

但從70 年代開始,由於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滯脹,無法由凱恩斯學說來解釋,也無法用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來解決,新自由主義得以抬頭。新自由主義把反對國家干預上升到新的系統化和理論化高度,是「對凱恩斯革命」的反革命。80 年代以後新自由主義開始由理論、學術而政治化、國家意識形態化、範式化。

1990 年在華盛頓召開的討論80 年代中後期以來拉美經濟調整和改革的研討會上,形成了「華盛頓共識」,共識包括十個方面﹕1 ,加強財政紀律,壓縮財政赤字,降低通貨膨脹率,穩定宏觀經濟形勢;2 ,把政府開支的重點轉向經濟效益高的領域和有利於改善收入分配的領域(如文教衞生和基礎設施);3 ,開展稅制改革,降低邊際稅率,擴大稅基;4 ,實施利率市場化;5 ,採用一種具有競爭力的匯率制度;6 ,實施貿易自由化,開放市場;7 ,放鬆對外資的限制;8 ,對國有企業實施私有化;9 ,放鬆政府的管制;10 ,保護私人財產權。華盛頓共識的政策主張是以新自由主義理論為基礎,強調市場機制的功能和作用,鼓吹國有企業私有化、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場化,放鬆對外資的監管和政府的管理等。

(新自由主義學派批判之一)
---------------------------------------------

多國實踐新自由主義不靈 2004-12-10

對於任何學說,我們都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正確還是錯誤。要視其前提假設和制度背景而定。新自由主義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尤其是美國社會,也許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弊端叢生拉美拋棄

這個學說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的確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國的經濟增長和國家實力的壯大(實際美國強大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新自由主義學說,我在後面將有所提及)。但是,當把這套理論推廣至世界其他地方時,我們就不能武斷地肯定它一定是好東西。

拉美地區、俄羅斯、東亞和東歐等國家和地區,都曾經試圖推行新自由主義的路線,但從結果看並不理想,甚至還遭遇災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拉美地區出現債務危機之後,就按照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要求,實行國有企業的私有化。雖然短期內遏抑了通貨膨脹,但由於私有化和政府調控力量的削弱,失業和收入分配不公問題益發嚴重。

後來1994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9 年的巴西貨幣危機和2001 年的阿根廷債務危機等,都與推行自由主義有關。其中阿根廷的金融自由化比較典型,其重要內容是推行大型國有銀行的私有化,允許外資收購本國國有、私營銀行。結果是外資銀行逐步控制了阿根廷的金融系統,阿根廷喪失了很多的金融主權,政府金融調控的能力也逐步喪失。

1998 年拉美國家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舉行美洲國家首腦會議,提出「聖地亞哥共識」,拋棄新自由主義。

休克療法俄國亂局

俄羅斯的例子對於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由於在改革之前,俄羅斯和中國同屬高度中央集權的計畫經濟,所以俄羅斯採納新自由主義的後果對於中國是最好的教材。

俄羅斯於1992 年初推出了所謂三位一體(自由化、私有化和穩定化)的「休克療法」式經濟轉軌方案。「休克療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市場自由化、國有企業私有化、經濟穩定化,並把「西方化或全盤西化」作為戰略和政策主導思想,引入和效法美國模式,向西方國家全面開放國內市場。

實施「休克療法」,使俄羅斯在經濟轉型的十年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經濟危機和政局混亂,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俄羅斯1989 年前GDP 是中國的兩倍,十年後是中國的三分之一。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走了新自由主義市場化、私有化的道路,尤其是把公有制企業賣給權貴,使俄羅斯出現了一批暴發戶。東亞的菲律賓、泰國等也是採納了高度開放金融市場等新自由主義的政策,結果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

中國嘗試未信可贏

中國改革開放廿五年以來,新自由主義的思潮不斷抬頭。在改革前期,關於產權改革(實質是產權部分私有化)、國退民進的做法能夠大行其道,主要是由於我們的民眾和政府過去深受僵硬的經濟體制之苦,渴望改變這種狀況。新自由主義的一些主張具有很大的誘惑性。力主國有企業、政府全面退出經濟舞台,倡導民主政治、自由經濟、民營經濟等更可以向美國靠攏的經濟體系,推崇小政府角色,提倡個人主義,這些觀點與我們以往的觀念是如此不同,以至於我們很自然希望作一嘗試。

美國的強大更讓很多人相信,只要走新自由主義的路子,一舉改變我們過去經濟上的困頓,使國有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國家就一定會走向強大。

民營經濟並非救星

但我們有甚麼理由相信,走新自由主義的道路一定會走向繁榮而不是苦難呢?美國與俄羅斯、中國的狀況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一個私有化為基礎的社會之後,沒有從公有制向私有制轉變的這個經歷。

美國不會教給俄羅斯、中國、東歐和東亞國家如何轉型的經驗,所以它的制度的成功怎麼能成為一個轉型國家倣效的樣本呢?

因此,我不同意中國國退民進的方向,不同意改革就是一定要國有企業退出市場,也不相信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救星,更不認為民主制度必然導致國家的強盛。

總之一句話,我不認為新自由主義的觀點放諸四海皆準。我認同的中國經濟格局應該是,大型企業以經過改制後的國有企業為主,民營企業承擔作為中小型企業的社會就業功能;政府應該集權,發揮大政府功能。

(新自由主義學派批判之二)
---------------------------------------------

「產權神話」正遮蔽良知 2004-12-14

新自由主義倡導的產權改革,造成「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性」與「買賣雙方自定價格的交易」。

在馬克思時代,當時的生產資料是由私人資本家所控制,就僅僅只是因為私人資本家剝削了勞動剩餘價值,因此產生了長達百年的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以後,生產資料屬於國家,屬於全體老百姓。

自定價格 產權私有

但中國當前的新自由主義的方向,卻是在重新製造資本家。

各位從我在本欄的案例裏面(包括TCL 、海爾及格林柯爾)可以看到,這次的產權改革有兩大特點:一是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性,二是買賣雙方自定價格的交易。所謂的自定價格有甚麼問題?我認為這個問題大了。

我最近看到一些批評我的文章,說國有資產移轉是買賣雙方自願的。這個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

我們總誤認為國有資產是國資委的,或者是國有企業的。錯了!國有企業是屬於老百姓的。也就是說別人的房子100 塊錢,結果我們兩個吵,說5 塊錢賣給我們吧?這種把財產主體(也就是老百姓)拋開的私下定價方式,就是目前產權改革的主流。而且由於法律沒有規範,形成這一切在現行法律架構下,竟然都是合法的。

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辦法是,不管是買賣雙方如何制定價格,這個價格未來必定是要公開、透明、競價以及有良好信譽的核數師背書才可以。不能由買賣雙方作決定,因為財產不屬於買賣雙方,而是屬於全國老百姓的。

再現剝削 勢招動盪

如果透過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性和自定價格,把屬於老百姓的資產廉價的轉到資本家的手中,不管透過其麼方法,MBO (國企老總收購自己的公司)也好,甚麼都好,都會把生產資料再度轉到企業家手中,如果再加上對於勞動者的剩餘勞動力的剝削,結果會是怎樣呢?那就是另外一場社會動盪的開始。

這裏再次提出俄羅斯的做法。新自由主義給俄羅斯的藥方,實際是把大量的公有財產以低廉的價格轉移到那些權貴的手中,導致社會分配的不公平,民眾生活的急速惡化。民眾名義上雖然成了股東,卻根本沒有參與的權力和機會,感到自己非但沒有成為「主人」,倒是淪為「僱工」,經常受到拖欠工資和失業的威脅,眾多俄羅斯人因生活艱難而將私有化證券或股票低價出賣。

普京鐵腕 撥亂反正

普京上台後,不得不對權貴進行懲處以維持社會安定。他發誓,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普京強調「我們的優先方向是保護市場,使其免受達官顯貴和犯罪分子的非法侵入」、「所有經營主體應該一律平等」、「誠實的工作應該比偷竊得到更大的收益」。

普京還堅定地表示,政府懲治金融寡頭的行動,實際是對過往新自由主義的一種否定和矯正。

中國的問題似乎還沒有俄羅斯這樣嚴重,但是它卻在以一種更加堂而皇之的方式進行。MBO 就是典型的利用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性,由經營者自定價格將國家資產轉移到個人手中的手段。如果對此不能有清醒的認識,那麼俄羅斯的局面,也許會降臨中國。

民營化與自由經濟並不能解決中國問題,分兩個層次看:其一,變動產權未必靈驗。

整個產權改革的誤區是甚麼?我們總認為民營化、自由經濟就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也就是認為產權的問題是唯一的問題,不管碰到銀行改革出現問題、產業出現問題、國企出現問題,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上市。但變動產權真的就如此靈驗嗎?

產權神話 未經實證

中國引進的新自由主義觀點,通過教育體系而逐步滲透到大眾思想,使「改革的根本問題在於改變產權」視為金科玉律,很少人會質疑它。

但是,產權理論到目前還是一種理論分析,缺乏實證支持(實際現在整個學術界也沒有找到產權起主導作用的證據支持),更忽視了其隱含的前提假設,並不符合中國現實。

正像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所指出,「經濟學中沒有一個神話像『產權神話』那樣在人們心目中根深柢固。這一神話的危害在於,誤導了許多轉型中國家把注意力集中在產權問題上,而不去關注在更大範圍內的一系列問題。」

如果改變產權結構就能夠解決問題的話,那為甚麼美國還有這麼多破產的公司,美國為甚麼製造業這麼衰退?更甚者美國製造業是整體的崩潰,為甚麼?是產權問題嗎?根本不是。

(新自由主義學派批判之三)
-----------------------------------------------

富強有賴大政府強法制2004-12-15

民營化與自由經濟並不能解決中國問題,另一層次是:政府建立強力法制維護產權秩序。

在中國,產權不是沒有問題,產權並非不重要,國企不是沒有問題,但是當大家把所有的矛盾都放到產權上、寄希望於產權時,就變得非常危險。

承襲美制 未必富強

企業民營化能解決問題嗎?我舉個例子,由於對美國經濟有一種幻想,認為像新自由學派談論的,只要實行自由經濟、民營經濟甚至民主制度,就像美國一樣的富強。但有個國家是美國的殖民地,承襲美國所有制度,包括民主制度、自由民營經濟等等,而且這個國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亞洲超級強權,它的名字叫做菲律賓。可是經過四十年的運作,官商勾結席捲了全國財富,現在菲律賓女人要到國外做女傭、保母。為甚麼繼承美國所有制度,卻不能像美國那樣富強。難道不說明些問題嗎?

大家以為美國是靠民營經濟強大的嗎?美國如此強大,靠的是美國大政府由哈里森總統直到羅斯福總統所創建的法制社會,給所有參與者,包括企業、消費者、買股票及賣股票的人,一個嚴格的遊戲規則讓你不能夠隨意擠佔別人的財產—這才是中國真正需要借鑑的。

建立法制 政府要強

建立法制化的社會,維護產權秩序,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做到。中國也在走法制化的道路,但是法制化的建立,只有通過強有力的政府才能實現。譬如,企業家最佩服的企業恐怕就是蓋茨的微軟,當微軟主席蓋茨常常是前總統克林頓座上客時,有如此權力的人脈,還是被美國司法部控告。用甚麼控告呢?用反托拉斯法案,也就是ANTI-TRUST LAW。

甚麼叫TRUST?TRUST就是信託基金。美國的信託基金基本是大家族控制。甚麼是反托拉斯法呢?反托拉斯法本質上就是反大家族法。因此,美國的股市在羅斯福時代是甚麼思維?是以高市盈率讓大家族能夠變現自己的股票,讓所有上市公司變成大眾持股公司。

就算繼承了美國的制度,如果沒有美國政府那樣的強力運作,同樣的制度就會產生加拿大形式的股權結構。加拿大87%的上市公司都是大家族控股,主要是因為加拿大政府沒法像美國政府一樣,讓大家族退出經濟舞台。

美國證監 權力至上

美國大眾持股的公司是全世界的特例,就只有美國和英國的上市公司形態,是以大眾持股為主體,其他國家的上市公司基本是大家族控股。美國政府扮演甚麼角色呢?扮演看門狗的角色。大家族退出經濟舞台,就由中小股民控制股票。為了保障中小股民利益,美國證監會是全球最嚴格的執法機關,而中國證監會沒有司法權力,不能調動上市公司以外的資源。

美國證監在羅斯福主導下有兩項特色:第一,它的調查權力是沒有界限的,它可能調查任何人和任何物,包括美國總統;第二,美國證監可以發傳票,對於美國證監的傳票是不能抗拒的,不接傳票者,聯邦法院可以在證監會要求下執行或逮捕。而且對於證監會傳票的質疑,通常都會被美國聯邦法院否決。

法制環境 中國所缺

正因為美國憲法賦予美國證監至高無上的權力,才能保證上市公司的非掠奪性,也就是說,沒有嚴格的監管不會有一個好的股市。

中國監管法例多不多?非常多。但是中國證監會缺甚麼?缺乏執行。舉例而言,美國證監會對於內幕交易的打擊,是排在所有市場失當行為的首位。嚴重的內幕交易將可以透過司法部提起刑事訴訟,如垃圾債券大王米爾肯的內幕交易,一審竟然判刑高達3年。

美國政府就是通過嚴格的法律,讓你不敢在股市上犯罪。但是中國對於內幕交易的處罰最重也不過是50萬元罰款。中國股市到今天的地步,不是缺錢。缺甚麼?缺中小股民對上市公司的信心,而這個信心必定來自於政府造就嚴刑峻法的法制化環境。

新自由主義學派所努力追求的,竟然是自由經濟、民營經濟以及民主制度。不靠政府建立法制化而盲目引進美國制度的思維,只會更快地將中國帶入菲律賓式困境。以世界歷史來看,沒有政府的參與絕對無法建立法制化。

羅斯福總統的大政府主義建立了美國的法制化。那麼其他國家呢?第一步推進大陸法系法制化的是誰——法國的拿破崙,第二部大陸法系法典是誰建立的——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日本的法制基礎是在哪個時代建立的?日本明治天皇。

簡單的歷史事實清楚說明,只有大政府才能建立法制化社會,而只有在法制化社會建立起來以後,中產階級才能順利茁壯成長,政府職能才能縮減。在法制化社會還沒建立完成以前,新自由主義學派建議的縮小政府職能的思維,只會更快地將中國帶入如同菲律賓的慘狀。

(新自由主義學派批判之四)

----------------------------------------------------
    
全民紀律是強國之本 2004-12-16

十八、十九世紀的超級強國是英國,二十、二十一世紀的超級強國是美國,美英這兩個國家都是普通法系的國家。為甚麼普通法系的國家能夠造就世界強權,到底普通法系是個甚麼樣的精神,我們能夠從中學到甚麼經驗?

普通法系最後形成普通法系的紀律,普通法系的紀律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卻把每個人都牢牢地拴住。舉個例子講,剛到美國時,我開門後就直接走過去,然後把門向後一甩,不管後面有沒有人要過。我感觸最深的是,「老美」一般都會把門扶着讓我過去,而我過去了以後還是把門向後一甩,不太管後面的人。但是當我甩過十幾次門以後,就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也開始扶着門讓後邊的人過了。

法例入心紀律可畏

再舉例而言,美國每年夏、冬令的日光節能時間,需要調快或調慢一個小時。美國媒體頂多前一晚在報上不太顯眼的地方,刊登一個小方塊而已,但是第二天全國動員,幾乎無人遲到或早到一個小時,這種紀律是可畏的。

此外,美國有三個時區,美國人坐飛機自然而然的會調整時間,根本不需要告訴他們怎麼做,因為普通法系的精神深入人心,每一個國民都流着普通法系的血,也就靠着這個普通法的紀律在運行。

這個普通法的紀律成就了大英帝國,也成就了美利堅帝國。英國人口不多,在十九世紀卻雄視全世界,它哪來這麼大的力量?為甚麼一個民族會這麼快凝聚一起,為國家的目標而同心同德。這就是普通法紀律所塑造出的民族精粹。

抄來法例 未引精神

那麼大陸法系是怎麼形成的呢?中國基本上是把大陸法系法例抄進來了,但大陸法系的精神面卻沒有抄進來。首先我想提出,是誰頒布了第一個大陸法系法典?是法國的拿破崙。拿破崙是軍人出身,他是個軍事天才、治國天才、政治天才、法學天才。拿破崙理解英國的強盛,基本上靠着普通法系所形成的紀律。但他也知道普通法的紀律,是法國人學不會的,因為他們沒有流着普通法系的血,那怎麼辦?如何跟英國抗衡呢?他想到了一個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的法系,他建立法例讓老百姓遵循有法可依的紀律。舉例而言,法律規定開車走右邊,你不好好走,我就處罰你,你流的血雖然是散漫的血,但我用外部環境制約你。當時法例規定得非常嚴格而且具體,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這就是法國人當時的一種風格。

目的是甚麼?就是創造一套紀律。因此拿破崙創造大陸法系的目的,就是為了替法國建立起一套大陸法系的紀律。拿破崙的偉大,就是他能看出來普通法的紀律是強國的根本,因而建立一個大陸法系的紀律與之抗衡。

行政命令 塑造紀律

那麼第二部大陸法系法典是誰寫的?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他也看到一樣的問題,所以他以拿破崙一樣的思維,創造了德國大陸法典,創造出德國特有的紀律。法國人的紀律在拿破崙時代發揮得淋漓盡致,全民皆兵,橫掃歐洲,經濟建設也在一聲令下而發展。沒有人敢違背法例,也沒有人願意違背法例。

在普通法系的國家,紀律是自然形成的,是學不會的。但是大陸法系國家卻可以靠行政命令,靠長官的意志而全民皆兵、全民建設,促成經濟發展。德國的俾斯麥為甚麼叫做鐵血宰相呢?就是他對工業建設(鐵)、軍事建設(血)是極端重視的。為甚麼建設可以順利推行呢?就是因為德國大陸法系法典形成了德國人全民動員的紀律。

亞洲哪個國家是最有紀律的?就是日本。日本特有的紀律從幕府時代就產生了。不需多說,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飛躍發展,稱雄全球、欺侮中華,是中國人最痛苦的回憶。

長治久安 紀律為要

我們想想,世界過去三百年的歷史不就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所改寫的嗎?他們是世界主要的強權。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是貧窮、愚昧、落後。那麼這五個國家的特點在哪裏呢?雖然他們有三個不同的法系,一個大陸法系,一個普通法系,一個日本獨有的法系,但是有一個共同點——紀律。

中國今天想長治久安,要的不是人治而是紀律。我們怎麼把紀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未來成功的關鍵。由於普通法系的紀律是學不來的,因此中國需要建立一個大陸法系的紀律。也就是說,大陸法系帶給我們的不是法例,而是由大陸法系的法例建立起來的一套紀律。

我們現在已經慢慢了解到紀律的重要了。例如北京的出租司機一向是橫衝直撞的,管不勝管。但目前北京市政府引入十二點政策,例如闖紅燈扣四分,十二點扣完後必須重新申請駕照,太麻煩,因此出租車就不敢再橫衝直撞了。這就是靠着法例建立的秩序。

(新自由主義學派批判之五‧完)

郎咸平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北京長江商學院財務學講座教授
東方日報/太陽報

郎咸平:商人不能治港

郎咸平:港府「官商集團」造成經濟的困境

郎咸平:普通法造成港官無能 中共中央學習「強國興衰史」有感

北大革新為港敲響警鐘 北大教改值得本港借鏡

相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