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遙遠的海濱長廊

第一次走進西九海濱長廊,很想大叫一聲:「好偏僻!」從油麻地地鐵站一直走呀走、走呀走,走了(或曬了)至少三十分鐘,中途經過天橋和在公路旁用石壆做的「行人路」,終於到了西區海底隧道附近的西九海濱長廊。(如不是友人帶路,我相信我一定會迷路。)奇怪的是,在整整三十分鐘、九曲十三彎的路程,只有一個指示牌,而這個用臨時膠帶做的指示牌,還要在入口處才找到。難道是我善忘,這不是政府在早年大力推廣的西九文娛藝術區?那為什麼它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指示又不足夠呢?

(圖:入口處的指示牌)

誰「丟空」這西九藝術區?

原來政府一直說的西九,現在是一條由豪宅「凱旋門」、「天璽」、「擎天半島」至新油麻地避風塘的U型海濱長廊。雖說從油麻地地鐵站起行要至少三十分鐘,但若你是上述豪宅區的住客,你只需十分鐘便可以來到這個「私人公園」。如果再幸運點的話,你可以從自己的單位直接欣賞這個「私人公園」和「私家海港」的景色,名副其實的「獨家」園境和海境。

撇除交通不便,海濱長廊的環境其實是不錯。沿著維港邊,有一條特別的木板步行道。你可以一邊漫步,一邊欣賞一望無際的維港景色。在步行道旁,有59支由本地藝術家繪畫而成的燈箱,沿途還有沙池、鞦韆和不同種類的花草。站在這裡,你可以俯瞰維港景色,看看晚霞、吹吹海風,甚至釣釣魚、踏踏單車,絕對是拍拖、散步的聖地。但很可惜,這個美麗的地方現在渺無人煙。

在海濱長廊的入口附近,是新油麻地避風塘。這裡人不多,最繁忙的時候是早上七時,因為上班一族要乘交通艇駁大船上班。據碼頭的人說,未填海前碼頭是在文八樓對出的地方。那時碼頭附近有不少有關做船的店舖,氣氛比現在熱鬧得多。雖然我從未到過填海前的碼頭,但眼看現在碼頭的四周,不是草便是鐵絲網,可以想像與昔日店舖林立的碼頭相比,明顯冷清得多。

從避風塘返回木板步行道一直走,沿途只見兩個負責除草、打掃的大嬸和一個釣魚的途人。當我正準備概嘆這裡「鬼影都無隻」時,我發現有五、六個攝影師正在長廊中段的空地,拿著專業的相機對著維港拍照。當時我心想:「這裡位置偏遠,究竟他們有甚麼『門路』找到這裡呢?」其中一名攝影發燒友不以為然的說:「喜歡攝影的,自自然然懂得找地方。」本以為他們來這裡是為了拍攝維港向中環方向的景色,怎料原來他們主要拍攝的是日落和晚霞,維港風景反而是其次。攝影師叔叔更透露正正因為這裡地方夠空曠、看得更闊,所以他今年鎖定海濱長廊成為他影煙花的地點。

在這班攝影師附近,有一對男女正依傍著木欄看海景。細問之下,原來這位太太是由丈夫帶來欣賞風景的。她覺得這裡「好正」,可以令她「好relax」,但她亦坦然要到海濱長廊「無車很不方便」。至於,為什麼這個地方好像很荒涼似的?這位太太認為一方面是香港人不喜歡 "relax";另一方面是政府少宣傳。她覺得雖然這裡名為文娛藝術區,但現在好像沒有什麼藝術作品,她更斷言政府興建文娛藝術區的目的是為了「丟空」!

睡醒了沒有,香港政府?

的確,政府不但沒有宣傳這條西九海濱長廊,而且還故意地隔離這片公共土地。一般市民(好像我)根本難以到達海濱長廊,就算是很願意步行的人,我奉勸他們也最好戴上帽子,因為沿途沒有太多樹蔭。除此之外,我覺得政府現在對於管理海濱長廊的態度好像「愛理不理」。以上述的木板步行道為例:雖然它設計特別,但卻貼滿了「危險注意」的標貼,因為當中有不少是爛木板。有趣的是,我想政府是知道這個問題的,因為只要你細心留意,你便會發現步行道上不少木板是「鴛鴦色」的。這正好證明政府其實有把部分欄的木板更換,但我不明白它為什麼只做一部分,而且還要求求其其的做。我相信以政府的財力,要買一些顏色相同的木材應該不會太難,但它偏偏連這麼小的事都做不到。

雖然海濱長廊的位置是比較偏遠,但我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到那裡走走,因為畢竟那裡是我們共同擁有的公共地方。不過,大家如果要行木板步行道時,請留意地板,因為稍一不慎便很容易跌倒!

(圖:鴛鴦色的木板)

(圖:欄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