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提出改建馬鞍山市中心公共交通總站,將傳統並排式巴士站,改為中央部分泊車、行人通道邊設「鋸齒形」車站上客,以達「人車分隔」;方案同時提出增設可容納60人的巴士候車室,內設空調及免費充電服務。運輸署改善早前建議提交新方案,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周四(25日)通過「原則上支持」改建計劃,惟憂慮候車室內排隊秩序混亂,以及加裝冷氣對空氣質素的影響;多位議員促署方盡快研究改善其他沙田過海巴士線,以分流現時總站中最繁忙之681號線的客量。
改建以人車安全分隔及提供舒適候車環境為目標,方案將傳統並排式巴士站佈局,改成多個貼近行人通道的鋸齒形設計停車灣,令乘客不必橫越巴士停車灣與行車道。交匯處入口則設巴士落客區,與候車及上車之停車灣分隔開;中央部分則將改為停泊處,相信可容納最少10架巴士。該交通總站與馬鞍山鐵路站相連,現有15條巴士線,每日有超過9,000人次使用;運輸署表示,該站為試點,若成功或推行至其他交通交匯處。
如順利獲得撥款,預計2019年開始施工,2021年完成。工程分四階段進行,首三階段87D、87K車站需遷出交匯處,暫擬搬至西沙路。
【2019年2月更新】運輸署回覆本報指,現正就工程進行前期設計工作,將耗資2,900萬。署方指,工程的費用來自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現正按既定程序安排內部審批。
運輸署於會上展示之新方案構想圖,標示出未來巴士線上客位;87D、87K需於工程期間遷往西沙路
運輸署曾於今年8月底提出改建方案,惟議程臨時抽起,以改善細節。新方案要點如下:
1. 增長681巴士停車灣
考慮到681號巴士繁忙,停車灣特別增長,容許兩班車同時上落客。
2. 重置單車泊位
原方案未有提及工程將如何處理現時停泊在總站內的約200架單車,運輸署表示將於單車路旁重置泊位。
3. 候車室減小一半,與站長室分開
候車室由原設計容納130人減至約60人,包括座位及站立位置,減少對行人空間的影響。候車室內設空調、免費充電服務,以及提供巴士班次、交通消息及天氣資訊之顯示屏。
候車室將設於85X、286M共用之停車灣前,室內分為兩個候車艙,乘客從行人路入內排隊,待車到站時再向停車灣離開車室,登上巴士。運輸署解釋,兩車皆以該站為總站,故可先於落客區落車,到開出時間方駛至停車灣,加上班次較疏(10-20分鐘一班),相信足以承受客流量。
站長室與候車室分開,設於行人通道另一角落,佔地至少36平方米,並加設洗手間。
區議員促改善「9字頭」巴士線 分流681客量
多位區議員均提到,雖然新方案中681的停車灣增長,惟要應付681龐大的乘客流量仍然勉強,故有必要先改善如981P等「9字頭」巴士線的服務,以助分流。
運輸署表示,計劃11月開始增加部分「9字頭」巴士線,分流681客量;又表示會考慮將286C路線延至烏溪沙。
民主黨程張迎憂慮候車室內排隊秩序混亂,又指出大部分巴士皆不是以此交匯處為終點站,於室內等車到的方式不「討好」。
民主黨李永成也同樣擔心各線候車人群會「堆哂入去」,同時也關注於通宵車時段,該候車室將如何管理。他強調,該處為交通要道,施工期間的改道安排不容有失。
被質疑影響空氣質素 建築署:交匯處外散熱
民主黨丁仕元質疑「咁大規模改動」是否有真正需求,並憂慮候車室的空調將增加交匯處內的碳排放,無助改善市民候車環境的原意。陳國強亦表示,現時交匯處空氣已非常不流通,改善抽氣系統或更有用。
建築署表示會選用最環保的冷氣機,以減低碳排放。署方解釋,候車室冷氣機將如「分體機」般散熱,熱氣及其他氣體將於交匯處外排放,並有抽氣保持交匯處內的空氣流通,也會把鮮風引入候車室。
87D、87K車站將遷至西沙路。多位區議員指出,擬設的87D、87K臨時站附近有小巴站、單車泊位等,理順排隊秩序不容易。其中,馬鞍山市中心當區區議員李子榮提議遷往富輝花園附近。李子榮表示,原則上贊成人車分隔,但希望署方提供更多數據,確保空氣質素。
署方回應指,臨時安排會待設計有定案後,與巴士公司再作研究,以減低影響。
區議會一致通過丁仕元提出的臨時動議,指原則上贊成改建,但提出幾項條件,包括先評估候車室對行人空間的影響,並確保空氣污染排放符合環保署最新標準,以及研究分流681,改善980X、981P、982X、985等路線,包括擴展為全日服務、延伸至灣仔等。
獨媒記者:梁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