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 無整體策略 忽視擠塞源頭

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 無整體策略 忽視擠塞源頭

(獨媒特約報導)運輸及房屋局日前公佈《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就巴士、小巴、的士等公共交通提出改善服務建議。不過《報告》並無就「鐵路為主」及各項公共交通如何協調的大政策提出檢討,亦無解決路面交通擠塞的建議。

《報告》主要針對公共交通提出建議,包括引入中型巴士服務新界鄉郊、不設企位的優質巴士、延長巴士專線及增加巴士轉乘站等。《報告》重申正根據交通諮詢委員會早前在《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的建議,推出包括增加泊位、打擊違泊、電子道路收費及控制私家車增長等措施。

now新聞台《時事全方位》節目今早討論,各嘉賓均認為《報告》不全面,必須就整體的交通政策全盤檢討。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明對《報告》感失望,認為只將政府的各項措施「炒埋一碟」,他認為《研究》中政府並無太大的角色,當局亦主動推行各積極的措施鼓勵路面公共交通工具,例如降低巴士行駛政府擁有隧道的收費、容許的士自組車隊聯營等。

劉國勳又提到城市規劃問題,指工作職位集中於九龍及港島,容易造成擠塞,「點加班次都無用」,他亦認同當局無視道路擠塞問題,對巴士及小巴公司推動改變「諸多阻撓」,例如不容許小巴增至20座、巴士公司推行月票。

螢幕快照 2017-06-09 上午9.37.01

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龍子維認為《報告》無觸及市民的痛處,便是上班族每日面對的擠塞問題,《報告》中亦任何減少擠塞的指標如車速等,只是「炒雜薈」。

公共運輸研究組鄭衍祺更以「可恥」形容《報告》,他指車廂增設 Wifi 是九巴在新專營權下提出,而非政府推動。他又指不設企位的「優質巴士」是舊政策,在七八十年代已曾推行,目前亦有俗稱「村巴」的非專營巴士提供,如今卻推動專營巴士公司經營。鄭衍祺又提到當局完全無提出修訂加班及減班的指引,根據指引如巴士載客率低於85%(約15至20名乘客站立)便可以減班,令乘客舒適度下降。他又提到當局引入「中型巴士」建議,無正面面對鄉郊屋苑發展分散,但又不批准新「村巴」線的矛盾。

龍子維指繁忙地區道路,私家車往往佔逾一半,外國推行巴士專線不會如香港般只劃出一兩條行車線,以台中 BRT 為例,巴士專線是一條很長的馬路,行車速度可以很高。

螢幕快照 2017-06-09 上午9.59.04

聽眾吳先生批評《報告》無提及如何控制私家車數量,私家車連年上升,「架巴士幾優質都係會塞係馬路」,他批評當局控制巴士、小巴及的士數量,但完全無控制私家車數量。聽眾程小姐亦批評巴士專線只有「幾條路仔」,根本無法保障公共交通乘客。

在科技應用上,《報告》僅停留在增設 Wifi 層面,鄭衍祺批評當局推動「大數據」緩慢,到站預報在1999年開始計劃,至近年才在九巴全面落實,港島區則至今未能受惠,而巴士班次的數據亦不開放予公眾。

劉國勳批評《報告》缺乏政府角色,亦無解決最重要的「惡性循環」:新界人口愈來愈多,巴士服務不足,市民選擇購買私家車,令路面更加擠塞。龍子維雖歡迎《報告》提出的環保連接系統,但認為啟德的高架單軌主要目的是吸引遊客,認為電車更可取,亦須設立與環境及空氣污染相關的政策指標。鄭衍祺則批評當局以割裂的行政思維管理不同公共交通工具,但各項公共交通工具根本是環環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