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fall in love with博物館,小時候很愛去看歷史展覽。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次,是藝術館的木乃伊展。後來長大了,慢慢愛上看當代藝術展覽。畫也好,行為也好,多媒體也好,好像都要比歷史有趣。就算去旅行,我總也不能不去一下當地的藝術館,這一次去到新加坡,便參觀了他們的新加坡藝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 SAM)。
也許是看了《小孩不笨》,一直以來對新加坡的印象都是比較負面,那裡的人好像生活過得很刻板,在高壓的教育系統下,創意似乎很難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到了新加坡,卻發現他們的藝文發展都很不錯。在政府的規劃下,青年人都有好些發揮創意的空間。與台灣跟香港不一樣的是,前兩者是民間主動參與比較多,而後者是政府規劃為主。感覺新加坡都不算是限制很大,只要在政府管理之下,公民都能享有自由。藝文空間在那邊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生存。
Charles Lim的作品Inside Outside的嘗試還蠻激進的,他說新加坡是海島,疆界都在海面,於是他去拍下沿著邊界的浮標,然後在地圖上把新加坡抽出來。他的意思是說,我們覺得疆土是很具體的界線,實際上疆域是想像出來的。一顆顆的浮標接著了我們的想像和現實,顛覆了一般對疆域、界限的理解。
另外一個名為Vertical Submarine (Paper Room)的作品,對喜歡寫作的我有很深刻的共鳴(大家可以看一下附載在部落格的短片)。那是一個裝置藝術,打開衣櫃,走進漫天白底黑字的狹窄通道,越走越黑,走到最後,是一間小小的書房,裡面只有一張書桌,一個打字機。衣櫃就像是書本的封面,打開書頁,細讀著文字,最終走向作者深邃的內心世界。
從SAM走出來,感覺很刺激。那種刺激不是官能上,而是一種愉快的經驗。藝術文化是誰也阻礙不了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不管藝術工作者的作品是甚麼,當中都沒有高低好壞之分,它們都是人們對生活的紀綠和反思。只要你的生命有活過,藝術就會自自然然汨汨流出。遊於藝,不光是身處外地該做的事,更是日常生活點綴的運動。
(註: 本文於同步發表到個人部落格上, 參考連結為: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28.html。展覽相關相片,請見:http://www.facebook.com/gutmingwater/)